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参附汤配伍机制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方剂的灵魂是配伍。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阐明配伍规律、作用机理,有助于揭示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具有回阳、益气、固脱之功效的传统复方参附汤为研究对象,建立冠状动脉结扎和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分析参附汤配伍前后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参附汤“多成分-多基因-多靶点”治疗疾病的配伍作用机制;从药代动力学角度,研究人参皂苷Rg1与附子中3类生物碱配伍前后,附子生物碱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初步阐释人参、附子两者配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取健康SD大鼠分别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阿霉素诱导法建立两种心力衰竭模型。采用小动物超声心动图评价各组大鼠心功能;取心脏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ACE、REN、ALD、ANP的含量,探究参附汤配伍前后对心衰大鼠的保护作用。2.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参附汤化学成分,根据OB≥30%,DL≥0.18,以及文献报道,筛选主要活性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成分靶点;运用Drug Bank、TTD、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心衰相关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DAVID线上工具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探讨人参-附子配伍的内在机制;使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高通量分子对接,以及SPR技术验证化合物与目标蛋白之间的亲和力。3.建立大鼠血浆中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乌头原碱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人参皂苷Rg1对三个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影响。结果:1.两种心衰模型中,模型组大鼠LVEDD、LVESD、LVEDV和LVESV值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01),EF和FS值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01),血清中ACE、REN、ALD、AN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01);且模型鼠心肌细胞紊乱,变性,坏死灶明显,心肌纤维染色不均,间质胶原纤维大量沉积。药物干预后,附子组和参附汤组大鼠心肌细胞明显改善,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心功能和血清ACE、REN、ALD、ANP含量均不同程度改善。两种模型中,附子和参附汤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作用效果较好。2.筛选出41个活性成分,其中人参21个、附子20个,预测到成分靶点739个;通过Drugbank、TTD、Genecards筛选出14530个与心衰相关疾病靶点,韦恩图显示64个共同成分-疾病靶点,其中46个是附子作用靶点,54个是人参作用靶点;人参-附子配伍之后,可通过协同增效发挥治疗心力衰竭作用,其相关信号通路增多,通路上的蛋白靶点增多,核心蛋白的度值增加,生物功能活性也相应增加;分子对接和SPR技术可用于验证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3.人参皂苷Rg1与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后,苯甲酰乌头原碱的Cmax和AUC(0-t)显著增加(P<0.01或P<0.05),CL/F显著降低(P<0.05);人参皂苷Rg1与乌头碱合用后,乌头碱的Cmax、AUC(0-t)和t1/2显著降低(P<0.05),CL/F增加(P<0.01);而人参皂苷Rg1和乌头原碱联合给药后,乌头原碱的t1/2,Cmax和AUC(0-t)基本不变。结论:参附汤配伍之后治疗心衰的作用增强,通过增加心衰大鼠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以及降低大鼠血清ACE、REN、ALD、ANP的水平来改善心衰大鼠症状和心功能。结合网络药理学,得出成分与靶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网络关系,人参-附子配伍之后,可通过协同增效发挥治疗心力衰竭作用,其相关信号通路增多,通路上的蛋白靶点增多,生物功能活性增加,更好的发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这从整体角度诠释了参附汤配伍作用机制。人参皂苷Rg1分别与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配伍后,人参皂苷Rg1能增强苯甲酰乌头原碱的吸收,促进乌头碱的代谢,但对乌头原碱的吸收影响不显著。研究工作初步阐释了人参、附子两者配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中药提取物中广泛存在纳米粒,但这些纳米粒对中药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药动学的协同作用尤其协同机制尚不清楚。由于自身较差的溶解性和显著的首关消除,黄连主要活性成分小檗碱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至不足1%。但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当以黄连提取物给予小鼠后,小檗碱的体内暴露水平较等剂量单体小檗碱给药组高15倍以上。黄连提取物中其他成分的协同作用可能是小檗碱药动学改善的原因。本课题组在黄连提取物中发现了大量主
学位
目的:肥胖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肥胖往往会伴随着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肝脏脂肪变性,糖脂代谢紊乱等症状,长期发展会引起各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从而影响个人及社会的健康和经济发展。目前被FDA批准用于临床的减肥药物不仅疗效差,而且副作用大。研究表明下丘脑是人体调控摄食和能量代谢的中心,其弓状核、室旁核等神经元核团中均含有调控摄食和能量的神经元。因此,我们
学位
目的:PPAPs类天然产物在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表现出良好活性,而这类化合物有绝对构型确定和分离提取困难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类化合物的构型和来源问题,本文提出用合成的方法确定这类PPAPs类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建立一种适用性广的方法学快速合成这一类带有手性侧链的B型PAPPs类化合物;合成出一系列这些PPAPs类天然产物及类似物,测定生物活性,探究其构效关系,同时为寻找结构更简化、活性更好的先导化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从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衍生物中筛选具有BRD4蛋白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探究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部分和抗肿瘤部分的药效作用。方法:利用TR-FRET法筛选出BRD4抑制剂;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利用q PCR和Western blot研究化合物对肝癌细胞内和媒介中载脂蛋白A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法分析化合物D9、D66与BRD4蛋白结合模式;利用LDLR-/-小鼠构建动脉粥样
学位
过敏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发生过度反应,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叫做过敏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花粉症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极高,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患上这种疾病,而太平洋地区患病率甚至高达50%。目前临床上关于抗过敏的药物普遍具有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复发率高的缺陷,因而新型药物的开发就显得迫切需要。文献资料表明中药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突
学位
目的:本课题以中药黄芪中抗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黄芪总皂苷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在基于软材物性参数与生物黏附微丸黏附性能的相关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区别与常规筛选最优处方的黏附处方筛选方法,同时基于生物黏附微丸的黏附特性角度为提高黄芪总皂苷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能力提供一种有效的剂型选择。方法:1.建立黄芪总皂苷原料药中总皂苷的比色法含量测定方法,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及HP
学位
目的: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桑叶多糖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探索结构特征明确的桑叶多糖是否是中药桑叶在胰岛β细胞凋亡保护和肠道菌群改善中发挥作用的功效关联活性物质,研究将为桑叶多糖的创新药物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桑叶粗多糖的提取: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桑叶水提粗多糖。桑叶水提后的残渣在冰浴下用5%Na OH浸提,然后再用以95%乙醇沉淀,然后烘干沉淀物得桑叶碱提粗多糖。2.水提桑叶粗多糖的分离纯化:从桑叶
学位
目的:为扩大疏风解毒胶囊的用药人群,本课题按《已上市中药变更研究指导原则》将胶囊剂变更为颗粒剂,开展小儿疏风解毒颗粒制剂学研究,主要解决柴翘挥发油不稳定及药物具有严重不良气味的问题。方法:1.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柴翘挥发油中β-蒎烯的含量、建立挥发油气相特征图谱,并以β-蒎烯含量变化及气相特征图谱的相似度为评价指标,考察挥发油在4℃及25℃条件下的稳定性;2.以多孔材料为载体,采用多孔吸附技术
学位
目的:为了解决临床上亚砷酸注射液体内清除快、毒性大、依从性差的缺点,构建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修饰的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脂质体(Tf-ATO-LP)。考察Tf-ATO-LP的理化性质、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活性、靶向性,评价其安全性。再联合维甲酸脂质体(All-trans ret
学位
目的:仿制海洋贻贝黏附性原理,合成邻苯二酚改性壳聚糖(CMC),以其为原料制备仿贻贝水凝胶,并与三七花总皂苷(PNF)相结合制备两种不同的载药仿贻贝水凝胶,同时考察几种水凝胶对小鼠皮肤伤口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伤口敷料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以席夫碱还原反应为原理,合成邻苯二酚改性壳聚糖,利用FTIR,~1HNMR,UV-Vi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改性壳聚糖的抗菌效能。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