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与遗传图谱构建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3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进行亲本的选配以创造出较大的遗传差异和利用有效的方式进行选择是茶叶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二个核心环节,是遗传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开展遗传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研究对于减少茶树育种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选择准确性,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已有相关报道。本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了茶树AFLP技术体系,应用该标记技术对乌龙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对AFLP标记与ISSR标记在评价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可靠性进行了比较。同时,应用ISSR标记对我国栽培型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并对ISSR和RAPD标记在茶树回交1代中的分离模式进行了探索,初步构建出福鼎大白茶的部分连锁遗传图。主要结果如下: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茶树银染法AFLP技术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AFLP技术体系重复性好、背景低、条带清晰可读。试验结果显示,要获得背景低、清晰的条带必须注意三个环节:一是保证基因组DNA提取质量及其完整性;其次是保证酶切消化完全;三是电泳及染色过程中对环境温度的控制。 以银染法AFLP分子标记技术用5对引物组合对来自福建武夷山市、安溪县、台湾省和广东潮安县45份乌龙茶品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对引物扩增出208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92.03%;种质资源间遗传多样性较高,达0.311。按照地理分布分组分析表明,组内遗传多样性以武夷山最高,其次为安溪乌龙茶品种资源,以台湾的乌龙茶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最小。构建的种间进化树和组间进化树表明,可将45份乌龙茶品种划分为二大类型,福建类型和广东潮安类型;结合组间相似系数,认为乌龙茶品种的演化与其加工工艺的演化路径是一致的,也是由武夷山向安溪再向台湾传播。 对59份中国栽培型茶树种质资源应用14个ISSR引物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9个品种资源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77,最小为0.11,遗传多样性为0.376。构建的遗传进化树显示59份种质资源可被分为2大类:(1)福建乌龙茶类型;(2)红绿茶与广东乌龙茶类型。以地理分布分组分析显示,组间遗传距离以闽浙赣与闽台乌龙茶间最大,达0.273,闽浙赣和皖湘鄂之间最小,为0.051。组内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来自云贵川3省的品种资源间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来自粤桂的品种资源,闽浙赣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布特征和遗传演化方向上的趋势。组间聚类分析表明,闽台乌龙茶种质资源与其它茶树种质资源间遗传相似性较低,可被单独划分为一类。显示闽台乌龙茶种质资源具有独特的演化方式,广东乌龙茶与闽台乌龙茶资源具有不同的起源。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知识、训练技能过程,它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当师生关系较为融洽时,双方才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学生学习起来才
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主要从以下几种入手:一
英语课堂教学是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活动,它对于发挥和弘扬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体性英语课堂教学由四个活性因素组成:情景—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将本科专业"对外汉语"和"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进行整合,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内容也相应地有了较大的改变,表现
本文针对初中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和“重文轻言”现象,提出从创设情境和赏析课文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教育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主要是培养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劳动技能型人才。这类技术人才要做到“精”和“尖”,就应该在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高效课堂如何开展?在进行了洋思模式,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乐昌的271模式,衡水的六加一模式等等一系列的模仿教学之后,尽管课改还未成功,但对此有了一定
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实验的操作,在物理课上任你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个实验给学生的印象直观,纵是一个现象你让学生千看万看,也不及让他们认认真真的做一次实验的印象来的深刻。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