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着把课程改革方案具体化到实际中的作用,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之一。但是通过对课程改革和教师适应性文献的梳理、分析和归纳,发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并不那么积极,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适应和改变面临着困难。
在研究内容上,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了解绍兴市越城区高中教师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情况,发现问题,找出对策。研究结果如下:首先,调查显示,绍兴市越城区高中教师基本适应本次课程改革:教师普遍认同课程改革,教师观念出现转变,教师基本能适应课程实施方式和新的评价方式,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增强。其次,调查也反映,教师实施新课程存在以下问题:一些教师课改态度消极,教师观念没有实质性转变,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淡薄,课堂教学难以充分体现新课程精神,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保守等。再次,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发现目前制约教师课程实施的因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现行考试评价制度的影响,教师培训不到位,领导观念落后,教师业务能力不足,教师工作压力剧增,配套制度缺失,新课程理念不完善等。最后,提出对策:改进课程评价体系,为教师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探索新型培训方式,为教师课程实施提供有效支持,构建有效教学范式,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争取家长理解支持,为教师课程实施赢得良好外部环境。
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等研究形式,旨在从理论和现象两个角度说明目前绍兴市越城区高中教师课程改革中的适应情况。
文章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绍兴市越城区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主要阐述了研究价值、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在对教师与课程改革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与视角。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及案例等方式揭示目前绍兴市越城区高中教师课程改革中的适应情况。第四部分通过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整理、分析,提出目前教师适应情况、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第五部分提出推动新课程实施的对策,在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帮助教师寻找良好适应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