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调控对稻田土壤氮素布及利用的影响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三大元素之首,目前我国过量的氮肥投入已造成氮肥的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秸秆还田能有效改善土壤,在秸秆还田的条件下合理的氮磷肥配施能改善土壤养分平衡状态,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损失,缓解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压力。因此,在不降低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前提下,减少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尤为重要。本文2017至2018年在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农园通过定位施肥试验,在秸秆还田的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置4个氮肥施用水平:N0(不施氮肥)、N1(90 kg·hm-2)、N2(150 kg·hm-2)、N3(270 kg·hm-2),4个磷肥施用水平:P0(不施磷肥)、P1(15kg·hm-2)、P2(30 kg·hm-2)、P3(60 kg·hm-2),分析水稻种植前后氮素储量变化、0~1 m土层土壤氮素垂直分布特征及德优4727氮肥利用率,探索秸秆还田下适宜当地水稻栽培及环境友好的氮磷配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施氮利于耕层土壤氮素积累,两年试验中水稻收获后较种植前0~40 cm土层全氮储量分别增加4.63×10-3kg·hm-2、48.24×10-3kg·hm-2,施肥和灌溉能促进硝态氮向下淋溶,收获后较种植前储量分别降低46.46 kg·hm-2、206.43kg·hm-2,铵态氮易富集在土壤表面,连续水旱轮作会造成表层铵态氮的流失,铵态氮储量2017年增加163.30 kg·hm-2,2018年降低102.33 kg·hm-2。2、磷肥投入较低时,增施氮肥对深层土壤全氮含量影响不显著,深层土壤(60~100cm)全氮含量在P0和P1条件下N3处理较N0处理分别降低0.19 mg·g-1、0.05mg·g-1但无显著差异;磷肥投入增多时,深层土壤全氮含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P2和P3条件下,深层土壤(60~100 cm)全氮含量在N3处理下较N0处理分别增加0.16 mg·g-1、0.21 mg·g-1且差异显著。增施氮肥会增加硝态氮在深层土壤的淋溶,增加硝态氮在深层土层的积累,N3P2处理深层土壤(60~100 cm)硝态氮含量比N0P2处理高1.55μg·g-1,N3P3处理比N0P3处理高1.81μg·g-1。适当施用磷肥促进水稻对氮的吸收,降低深层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在N2条件下最显著,P3处理下较P0处理降幅达83.94%。3、两年水稻产量对不同施氮量的响应趋势一致,均表现为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连续施氮可能会降低氮肥的增产作用。与N0P0相比,N1P0处理下2018年产量增幅较2017年增加10.41%,其余处理下产量增幅下降8.09%~25.99%。水稻对磷的响应小于氮肥,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极显著影响杂交水稻产量,2017年表现为磷肥显著影响杂交水稻产量,2018年表现为磷肥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4、不同磷肥施用条件下,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表现不同,N1P0处理下最高,为0.94kg·kg-1;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农学利用率随氮肥施用量增多先增高后降低;氮肥偏生产力随氮肥施用量增加显著降低,P0、P1、P2、P3条件下均在N1处理下最高,分别为82.89 kg·kg-1、71.89 kg·kg-1、78.85 kg·kg-1、77.30 kg·kg-1。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磷肥施用量为30 kg·hm-2条件下,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能维持较高水平,同时土壤氮素淋失量较低,因此,该施肥方案适宜当地土壤肥力相似且秸秆还田条件下农业生产且对环境友好。
其他文献
“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征程,农业企业作为实施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是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然而,当下国内外疫情和诸多因素桎梏了农业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为了发挥农业企业在四川乡村振兴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夯实农业企业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产业根基,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的明确要求。本
学位
四川是国家生猪生产重点省份,同时也是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川猪产业正在向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和防疫制度化趋势发展。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和非洲猪瘟疫情等影响,四川生猪养殖散户大幅减少。与此同时,养殖规模化的比例逐步提高,对人才的总量与结构都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当前,四川省从生猪生产大省向强省跨越过程中还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其中人才保障与川猪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较为突出。因此
学位
国家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坚持走资源利用高效,环境友好的科技道路。面对经济作物生态种植要求与国际生姜市场发展机遇,传统种植技术制约了生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探究生姜传统种植与亲土种植的效益差异,验证亲土种植技术对黄土镇生姜种植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通过实地调研,对黄土镇生姜种植业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亲土种植技术实证研究,将亲土种植技术和传统种植技术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对比分
学位
自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一荤一素一菇”合理的膳食结构之后,食用菌在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食用菌产业作为高效特色农业之一,不仅生产周期短,且利润丰厚;同时食用菌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食用菌产业作为金堂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该产业已经成为金堂县农业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现阶段,金堂县食用菌产业为当地
学位
肉鸡养殖生产中抗生素替代方案的研究,已经成为行业热点,中草药或植物提取物是重要替抗方向之一。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博落回(MC)与绿原酸(CGA)对AA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为博落回与绿原酸在肉鸡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试验一博落回与绿原酸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试验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博落回与绿原酸的抑菌活性,再用棋盘稀释法测定二者的联合抑菌活
学位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事关农业绿色发展,事关城乡居民的水缸子、米袋子和菜篮子。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恶化已加剧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风险,可能影响居民的高质量生活水平,建立成熟有效的环境规制体系已成为了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国各区域的农业生产地理特征、资源禀赋等方面具有较大区别,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进一步讨论环境规制的特征及效果将有助于完善环境规制体系,推动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本研究以2
学位
在赢得脱贫攻坚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四川民族地区是我国最后一批摆脱贫困的地区,探究其经济增长动力,寻求经济增长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意义非凡。本文在梳理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经济增长环境及经济增长水平,发现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整体呈增长趋势,但经济
学位
“十四五”规划中已对城市群发展战略做出明确规划,为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创造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充分发展和利用城市间协调联动产生的城市群经济效应。打造成渝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是引领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增长空间格局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重庆、成都作为经济圈的绝对中心,需要实现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加强城市间联动,稳固外围互济发展,但圈内中小城市发展
学位
壳聚糖具有较强的抑菌性,作为防腐剂在食品保鲜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此外,壳聚糖还具有吸附性、成膜性和生物降解性等功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开展。本研究针对海水中铀资源丰富但提取难度大的问题,基于壳聚糖优秀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将其制备成吸附性能高、抗菌能力强的新型壳聚糖基复合材料,以期实现壳聚糖的跨领域应用,同时为海水提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论文以壳聚糖和杨梅单宁两种生物资源为原料,通过改性制备了CS
学位
实践已经证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是各级党委政府推进“三农”工作的主抓手,又是推动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驾马车”中具有独特地位,对助农持续稳定增收,加速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多年来,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实现了量质并举的飞跃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农业发展、繁荣了农村经济,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面临动能不足的困境,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深度发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