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角下湖北故事构建与传播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815117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是文化交流最有效的载体之一。通过妙趣横生的语言,故事将抽象的精神内涵形象化,将晦涩的文化符号通俗化,在注意力稀缺的今天,故事是纷繁杂乱的信息海洋中吸引目光最有效最持久的工具。叙事能力也直接关系到文化影响力的强弱。文化传播以文化积淀为基础。湖北故事是传播荆楚文化最生动的表达。本文从叙事学视角探讨湖北故事的构建,选题较新,有助于拓展荆楚文化传播研究视角。同时,讲好湖北故事也有利于提升湖北文化软实力,有利于阐发湖北精神,增强湖北人民文化认同,有利于提升荆楚文化及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战略的提出,借鉴叙事学理论,研究文化传播的文章数量逐渐增多。故事是话语的内容。没有具体的故事文本,空谈表达形式如同无源之水。话语是故事的讲述手法,没有统一的话语表达体系,没有贴近实际新颖的传播渠道,无法形成合力,更无法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尽管讲故事的方式不断在变,但“故事本体”却不能离开其传承的文化土壤而存在。没有故事样本的选择与构建,庞杂的文化资源如同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
  本文围绕湖北故事“有什么、如何说、如何选、如何讲”四大问题,沿着“叙事图景——叙事话语——叙事样本——叙事传播”的分析路径,从时空角度提炼总结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湖北故事,从“文化符号、文本表达和文化仪式”三个方面探讨湖北故事的话语表达,得出湖北故事的样本构建要遵从普遍性和合理性原则,要体现荆楚文化“敢为人先”的核心精神内涵,并构建包括“自然、历史、红色、当代、人文”五个维度的湖北故事类型与母题。最后,围绕“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三个方面,从宏观层面探讨湖北故事的传播策略,通过社会各阶层的好人故事,古代圣贤大儒的历史故事,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的发展故事,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实现文化强省建设目标。
其他文献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杨衒之的作品,它在中古汉语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本文采用“穷尽考察,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洛阳伽蓝记》一书中的量词进行静态描写和动态分析,总结量词在该书中的使用发展情况;本文还对该书的数量表示法的类型进行归纳,统计其使用频率,找出数量表示法在该书的一些特点,从而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南北朝量词的整体面貌,并为汉语量词发展史的系统研究提供较为具体的材料。
学位
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想。其主要观点是文学研究不能只以作品为中心,而应该把读者也作为对象,也就是说要重视作品的信息的反馈系统。而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翻译研究也不同于传统的翻译研究,它将文本意义重新定义。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的,那么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译语读者接受和理解。至此读者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开始凸显。在如今倡导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大环境下,越来
学位
本文基于态度系统,运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杨宪益夫妇1980年版《祝福》英译本中态度资源的翻译技巧,以期对中国文学作品中态度资源的翻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态度指表达各种情感和价值评价的词汇语法资源,是语篇中表达评价意义的核心资源。译介学者一直关注态度资源的翻译,态度意义如何成功地从源语文本转换到目的语文本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现有态度资源的翻译研究尚未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翻译技巧,不
学位
杨宪益、戴乃迭译的《窦娥冤》与时钟雯译的《窦娥冤》是有影响的两个《窦娥冤》英译本,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在海外传播的范例。本文以翻译传播过程理论为指导,以上述英译本为例,围绕翻译传播过程的四个阶段:翻译传播发起阶段、翻译阶段、传输阶段、接受阶段,对比分析了《窦娥冤》两个英译本这四个阶段呈现出的差异,从而得出中国典籍作品翻译传播的一些启示。通过《窦娥冤》杨宪益、戴乃迭以及时钟雯译本在翻译传播过程四
学位
本文选取了白之所译的中国古典戏剧代表作《牡丹亭》及其首个英文全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角度入手,并结合中国古典戏剧表演的特点,对其中的可表演性因素做深入分析,旨在探索可表演性原则在中国古典戏剧英译中的新内涵。  《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丰碑,在中国文学领域乃至昆曲舞台都享有极高的地位。其首个英文全译本由美国汉学家白之完成,白之的译文十分强调可表演性。  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在于解码
学位
人们在反复体验事物、事件和关系后,产生了事物、事件和关系经验,经验通过概念化,即用形式单位进行表征后,成为了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概念本质上是语符化的,存于人们的大脑之中。这些用以表征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的形式单位就是概念形式表征。基于概念化手段,概念形式表征又可分为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相比概念直陈形式表征,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对概念结构的扭曲程度更高,象似性更弱,语用功能更丰富,更能反映出语
学位
像其他流散群体一样,阿拉伯裔美籍作家也高度关注他们及其同胞所面临的身份困境。本文探讨了五位穆斯林阿拉伯裔美籍女性作家的作品:戴安娜·阿布·贾芭的《新月》(2003),艾丽西亚·伊里亚的《头巾》(2005),莫贾·卡夫的《戴橘红色围巾的女孩》(2006),莱拉·哈拉比的《曾在应许之地》(2007)和兰达·贾拉尔的《回家地图》(2008)。这些小说展现了众多饱受身份困惑之苦的流散人物。除了运用几个注明
学位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女作家左拉·尼尔·赫斯顿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虽然赫斯顿投身于20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的大潮中,但是,因为这部作品没有顺应当时激进的政治文学作品的大流,她的这部代表作品当时并没有得到很高的评价。历史甚至曾经一度将赫斯顿和她的作品遗忘。直到20世纪70年代,爱丽丝·沃克发起“寻找左拉”的号召,赫斯顿和她的作品才在美国文学界获得应有的重要地位。黑人女性主义重视黑人女
新闻出版业是一个拥有文化属性、商业属性、技术属性的产业,瑞典是世界上新闻出版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发展模式颇具特色,特别是在兼顾上述三重属性方面做到了较好地平衡与兼顾。其新闻出版业从理论建构、法制建设和行业自律方面都较好地做到了与国家社会形态的互动与适应,因而研究瑞典的新闻出版业,对我国当前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瑞典新闻出版业发展经验,旨在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高,随之也需要一个表达自我意识和自身欲望的平台,张艾嘉身为新时代女性的代言人,她将镜头聚焦现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叙述女性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时代环境中面临的爱情婚姻困境与生活压力。通过她的影像,我们可以看到广大女性生活的缩影,在电影中她遵循现实规律,冷静客观的讲述故事,让观者融入情境之中,使电影充满现实主义的艺术魅力。本文以电影叙事学理论为基础,以张艾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