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区域制造业的发展凸现出新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然而它们基本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所以,我们关于区域制造业升级的研究必须转变思路,不能简单地引进或支持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是注重企业能力的提升,通过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来实现整体升级。本文选取全球价值链这一崭新的理论视角,探讨我国区域制造业怎样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挑战,在国际制造业分工新格局下采取何种发展路径,来实现嵌入全球价值链后的持续升级,带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借鉴了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等原理,采用理论演绎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方法,对融入全球经济的我国区域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长三角汽车制造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及区域制造业升级的相关理论,重新界定了产业升级的范畴: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并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审视了国际制造业分工的新格局。其次,对比分析了生产者驱动型、购买者驱动型和混合驱动型全球价值链的价值流向特点,以及三种动力机制下的制造业升级轨迹;总结分析了市场型、网络型(含模块型)、准层级型和层级型治理模式下制造业升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制造业升级的理论路径。然后研究了西班牙制鞋业、韩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中国台湾PC制造业升级的实现路径,得到了若干可资借鉴的经验。再次,深入探讨了我国区域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问题,认为应该在区分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的前提下,按照区域制造业的行业特征来选择升级的实现路径,可分为三类情形:具有购买者驱动特征的传统制造行业的升级路径,具有购买者驱动特征的现代制造行业的升级路径,具有生产者驱动特征的制造行业的升级路径。最后,对长三角汽车制造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长三角汽车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其功能升级被跨国汽车制造商锁定;探讨了长三角汽车制造业升级路径的不同阶段,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家、区域政府以及企业的集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