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宁蒗县贫困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现象,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地理自然生态条件差异以及人类个体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贫困问题是当今的世界性的课题。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中国的贫困主要在农村,而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是中国自然条件最为恶劣、少数民族最为集中,贫困发生最为广泛的地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强烈的、独特的区域性个性,表现为高原山区的特点、少数民族的特点和边远地带的特点。本文就选择西部地区的宁蒗县作为研究对象,宁蒗县贫困地区的贫困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制约形成的一种综合现象,是历史的积累。针对宁蒗县贫困人口居住分散、地理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经济较为落后的状况,实施特殊民族政策以帮助其脱贫,宁蒗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种种原因,宁蒗县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地区,贫困问题仍然格外严重,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绝对贫困人口多、面广、程度深、返贫率高。对宁蒗县贫困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有利于实施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因此,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找出制约我国西部农村的贫困因素,对宁蒗县反贫困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可以探索出农村反贫困的有效途径。本文梳理了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理论,从贫困的内涵、分类和测定方法入手,对贫困与反贫困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认为宁蒗县的反贫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民族团结与发展的推动力。在分析宁蒗县地区农村反贫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农村贫困状况、特殊性和反贫困历程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制约宁蒗县反贫困的因素。针对制约因素和在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宁蒗县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建议,认为宁蒗县地区农村应当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应采取多元化的反贫困模式,提出了反贫困方式的创新: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坚持他救支持与自救自力更生相结合;阐述了主要脱贫途径选择:一是确定反贫的目标,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二是制定具有宁蒗特色的反贫困规划;三是加强反贫资金监管;四是发展具有宁蒗特色的扶贫道路。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学说问世以来,对其研究日益广泛深入。根据国外最新最前沿的第一手资料,论文归纳了目前国外对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介绍了国外关于循环经济的经济理论
近现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极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对土地的需求日益旺盛。然而由于土地本身的特殊性,此种旺盛的需求无法通过市场或其他有效途径得到满足,国家
放弃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于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所作出的放弃继承被继承人遗产权利的意思表示。我国现有继承法对放弃继承权的有关规定过于抽象和原则,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晚明佛门学诗风尚兴起,僧人与文士的交游在崇尚文艺活动的吴中地区空前频繁。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许多能文擅诗的僧人,他们习读内外典籍,以诗文赠酬,有了明显的文士化倾向。
阎连科是当今中国文坛的一个独特存在。放眼望去,你很难再找到一个与他一样前后期作品风格迥异的作家。他早期的创作完全可以用现实主义来解读,而从《年月日》、《坚硬如水》
苏轼作为北宋中期的重要文学家,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宗主,又尝在哲宗时期担纲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重要职位,并且在元祐三年权知贡举,其对当时文坛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十分巨大的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其基本特点是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这三个系统相互协调发展。我国现阶
针对复杂的道路工况及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点聚类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首先结合车道线边缘的梯度分布和灰度分布提取边缘特征点;然后依据车道线特征点的连续性
社会流动维度,在地域上呈现出横向变化,在社会分层上呈现出纵向变化。一般而言,地域上的横向变化大,呈现出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强。社会分层纵向变化中向上的变化,呈现出积极的
从富民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建设现状入手,对富民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建设现状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即从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