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及以上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与检测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smoreaa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艾滋病流行以来,MSM一直是感染艾滋病的“重点人群”。50岁及以上MSM通常被认为是HIV感染的低风险人群,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人均期寿命的延长,人群生理和心理寿命显著提高,许多50岁及以上MSM仍处于性活跃阶段且存在多种危险性行为,导致其感染HIV的风险增加。已有证据表明MSM的HIV新感染病例中50岁及以上年龄组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HIV检测服务是艾滋病预防控制服务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检测不仅可以筛查出病毒携带者,阻止艾滋病的扩散传播,还能促使个体尽快明确自身感染状态,及时寻求治疗和护理服务。然而我国50岁及以上MSM中HIV检测比例仍然处在较低水平,不仅导致了HIV的进一步传播流行,而该人群也因HIV晚发现、晚治疗、身体免疫系统的退化以及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等加剧了 AIDS的疾病进展和死亡率。[目的]我国关于50岁及以上MSM中HIV相关研究仍然比较局限。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了解50岁及以上MSM中HIV感染与检测现状,并探讨可能的相关因素,为掌握该人群HIV流行特征和促进检测服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设计,调查工具为基于网络的自填式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利用Blued社交软件向目标人群发送招募信息。招募信息包括本次调查的背景和问卷链接。感兴趣的用户打开链接后,如果点击“同意并开始作答”选项继续填写问卷,如果选择“不同意”选项则直接退出调查。正式调查开始前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研究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和社会心理学特征、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以及HIV检测情况等。采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和整理数据库,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变量使用构成比进行描述,定量变量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相关因素分析中,单因素比较使用χ2检验或T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1259例。调查者中62.0%曾进行过HIV检测。HIV检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离异或丧偶者比在婚者进行HIV检测的可能性高1.47倍(95%CI:1.09~2.00);披露过性倾向者比未披露者进行HIV检测的可能性高1.92倍(95%CI:1.46~2.53);过去1年有多个性伴者比没有或仅有1个性伴者进行HIV检测的可能性高1.76倍(95%CI:1.36~2.28);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者比不知晓者进行HIV检测的可能性高1.79倍(95%CI:1.36~2.34);感染过STIs者比未感染过STIs者进行HIV检测的可能性高2.37倍(95%CI:1.75~3.21);自我效能越高者其进行HIV检测的可能性越高(OR=1.05,95%CI:1.02~1.08)。本次调查共714人自我报告了 HIV检测结果,自报HIV感染率为17.6%。HIV感染风险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婚和离异/丧偶者比在婚者感染HIV的可能性分别高 2.12 倍(95%CI:1.01~4.44)和 2.20 倍(95%CI:1.40~3.44);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不知晓者感染HIV的风险是知晓者的1.87倍(95%CI:1.17~3.00);有STIs感染史者感染HIV的风险是无STIs感染史者的3.19倍(95%CI:2.09~4.87)。[结论]50岁及以上MSM中HIV检测率较低,自报HIV感染率较高,且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水平较低、一定比例MSM存在STIs感染史以及离异或丧偶等特点。本研究发现用HBM模型识别我国50岁及以上MSM人群中HIV检测相关影响因素是可行的。50岁及以上MSM中HIV检测水平低主要与该人群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缺乏、HIV检测效能低以及多性伴、性倾向披露水平低和伴随STIs感染史等其他修正因素有关。在今后的HIV防控工作中应多处发力,借助社交软件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包括警示性教育、安全性行为教育、知情交友策略等在内的知识宣讲;加强传统HIV防治队伍与社区组织的合作,加大艾滋病性病检测力度;注意识别筛查感染风险更高的亚人群并开展针对性预防干预工作等。
其他文献
细菌耐药问题是目前全球面对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革兰氏阴性菌耐药问题尤为严重。外膜是革兰氏阴性菌特有的结构,也是细菌固有耐药的重要原因。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 proteins,OMPs)是外膜上的一类重要的蛋白,对于外膜的形成和稳定起到关键的作用。OMPs在外膜上大多以β-桶状折叠结构存在,这种折叠结构是其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OMPs在细胞质中合成后,通过多个因子的作用转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环境及多基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如今,遗传学手段已然成为阐明EH疾病机理及实现个体化治疗研究所必须的重要的工具之一。当前对复杂疾病遗传成因存在两种不同方面的假说。假说一认为群体中常见的高频变异起微小作用引起疾病,即常见疾病-常见变异(Common Disease-Common Variation,CD-CV)的假说。假说二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心肺复苏发展史现代心腹复苏(CPR)强调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以及电除颤。西方已经对CPR进行深入研究及广泛培训。目前中国对于CPR的研究较少,国内普及率不高。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医圣张仲景就已经在《金匮要略》中详细记载了救自缢死患者的全部流程。例如,张仲景提出“不仅要救形,更要救神”,这与现代医学中所强调的心肺复苏时要关注脑复苏一致。本文旨在回顾中国古代心肺复苏发展史,
第一部分:强效HIV融合抑制剂在恒河猴模型的治疗效果及病毒储存库研究基于多个药物联用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虽然可以有效地抑制HIV复制,但不能彻底根除病毒,HIV感染者需终生服药,易导致药物蓄积的毒副作用并产生耐药。因此,病毒储存库是HIV治愈的最大挑战,实现停药后“HIV的长期缓解”,即治疗后控制,是近年来艾滋病治愈领域的重要目标。然而,目前对病毒储存库的形成机制和特征,以及影响停药后病毒反弹的
学位
研究目的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的健康。当前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保乳手术及乳房切除术。由于保乳手术的美观外形及安全性等优势,保乳手术已成为发达国家女性早期乳腺癌首选的手术方式,而我国保乳手术的开展水平较低。本研究旨在从医患双方角度分析影响我国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式选择的相关因素,为有效引导患者的循证决策、促进我国早期乳腺癌的诊疗水平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
本论文包含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探究Prmt1在小鼠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该部分工作是与医科院基础所张业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调节蛋白质功能的重要方式,参与了机体内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过程。精氨酸甲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功能主要由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PRMT)家族完成,该家族包含9个成员:PRMT1-
目的:采用新型 CRISPR-PITCH(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Precise Integration into target chromosome)系统构建稳定表达内源性CSDE1-EGFP的B16黑色素瘤细胞系。流式细胞分选仪根据EGFP的荧光强度分选出低表达含E1的冷休克域(Cold shock d
集团公司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对于集团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当前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中我们就将针对集团企业财务信息管理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为我国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提供一些有效参考。
引言: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呼吸内科常见的异源性疾病,可由不同基础疾病导致,大多数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中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甚至生物制剂的治疗。在免疫功能受损状态下,该类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是引起病情进展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的常见原因。为此,本研究开展如下:第一部分基础间质性肺疾病对于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目的]比较HIV阴性耶氏肺孢子菌肺炎(HIV--PJP)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