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锶薄膜的阻变性能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491371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挥发性存储器(NVM)应该具有以下特性,如高密度、低成本、快速的读、写访问、低功耗、高耐疲劳性和长的保持性。硅基闪存(Flash)器件由于高密度和低制备成本,成为目前性能最为优良的非易失存储器,然而闪存却具有很低的耐疲劳性和读写速度以及高的读取电压。铁电存储器和磁阻存储器仅用于少量特殊领域,属于利基型存储器。主要是因为铁电存储器和传统的磁阻存储器在器件可微缩性方面表现欠佳,根本无法达到目前Flash水平的存储密度。为了解决现有非挥发性存储器所面临的问题,人们提出并探讨了许多替代技术概念。其中,基于电致阻值反转的非挥发存储器备受关注,这一类存储器通常总称为阻变存储器(resistance switching random access memory),简写作RRAM。钙钛矿金属氧化物,由于A、B容易被其他原子取代后,改善薄膜的性质,引起了科学家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SrTiO3薄膜及对其La、V掺杂的电阻开关特性。在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近几年来阻变存储器的研究进展,及阻变机制与电流机制。并在章节最后说明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在第二章介绍了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薄膜的原理和实验器材、流程,并详细讨论了配制前驱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得出最佳的实验方案。第三章我们利用溶胶-凝胶(sol-gel)法结合高温退火的方法在Pt/Ti/SiO2/Si基底上制备了钛酸锶薄膜。我们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分别对其表面形貌、薄膜厚度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电学性质用吉士利4200测量。设置低的限制电流(Icc),产生双极开关行为,增大限制电流到0.1 mA,实现软击穿,出现单极开关行为。双极转换行为机制可能是介面效应,而单极转换机制为体效应,可以解释为导电细丝理论。双极漏电流机制主要是肖特基机制,而单极低阻态漏电流为欧姆传导,高阻态则为空间限制电流效应(SCLC)。第四章我们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Pt/Ti/SiO2/Si基片上分别制备出La3+和V5+掺杂钛酸锶薄膜。Sr0.99La0.01TiO3在低电压和低限制电流表现出双极开关性质,高电压和高限制电流下表现出了单极开关性质,而且可以实现单双极的相互转换。SrTi0.99V0.01O3在低电压下双极行为的高低阻比值可达4个数量级,远高于未掺杂的薄膜。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74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延续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2.1~6GHz频带范围内,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无线通信标准,如TD-SCDMA、WiFi、Bluetooth和WiMAX等。为了满足各种应用需求,多频多模移动终端成为
金属有机骨架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在荧光传感、气体存储和有机小分子的吸附分离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已成为化学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在本论文工作中,我
目的:研究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采取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抽取自我院在2017/6/1-2019/6/1期间纳入的48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通过抛硬币的方法
目的:针对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将在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我院确诊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临床样本资料用于本次临床回顾性研究样本,所有
遗传算法的出现为复杂优化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它具有智能性、通用性、稳健性和全局搜索能力,遗传算法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的优化问题
目的:研究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对临床疗效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所收治的120例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近年来,随着太赫兹(THz)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频大功率的太赫兹信号源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应用于太赫兹领域的半导体固态信号源以负阻器件为主,比如耿氏二极管(Gunn D
目的:研讨疾病的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开展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n=50)予以常规护理指导,健康教育实施组(n=50)在常规
本论文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色谱分析法和TE(透射电镜)等技术研究了在亚致死浓度下,混合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Cu、Pb在鲫鱼组织中的吸收、积累的影响和分布规律,同时,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混合重金属离子的暴露对鲫鱼产生的生理毒性效应和基因毒性作用以及对鲫鱼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通过所获结果,明确了亚致死浓度混合重金属离子污染对水生生物鲫鱼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