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kny6194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对锂离子二次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增加,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其低的能量密度难以满足当今动力电池的高容量要求。其中,使用元素硫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硫(Li-S)电池由于其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mAh g-1)和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而受到广泛关注。因此,Li-S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之一。然而,Li-S电池的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主要源于硫的电子绝缘性,充放电过程中硫的体积变化以及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造成了电池的实际容量低且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论文构建了基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硫正极,利用物理限域和化学吸附双重作用固定多硫化物,以提高Li-S电池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石墨烯负载钴-镍金属氧化物作为硫载体材料在1 C下的初始放电容量为746 mAh g-1,循环30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489 mAh g-1。然而通过静态吸收实验可知道石墨烯负载钴-镍金属氧化物对多硫化物有吸附作用,但只能吸附部分的多硫化物。2、将硫脲作为氮源和硫源与钴盐和镍盐加入到氧化石墨烯中合成了钴-镍硫化物和N共掺杂的石墨烯(CNS/N-rGO)材料,且钴-镍硫化物的纳米颗粒尺寸为4-7 nm。将其作为硫主体在1 C倍率下的初始放电容量为766 mAh g-1,循环500圈后容量降至526 mAh g-1,每圈的容量衰减率仅为0.063%。CNS/N-rGO/S正极具有稳定的循环性能归功于N掺杂提高了石墨烯的导电性,且N和CNS纳米颗粒可以为多硫化物的吸附提供更多的吸附活性位点。3、为了进一步提高Li-S电池的倍率性能,将制备的CNS/N-rGO复合材料作为中间层,发现添加中间层可以改善电池在高倍率下的循环性能。具有CNS/N-rGO中间层的电池在8 C的高倍率下仍保持有610 mAh g-1的容量。同时将电池以2 C的高倍率进行循环350周仍有600 mAh g-1容量保持。这归功于CNS/N-rGO中间层对多硫化物的双重吸附作用,碳骨架的物理限域作用及N和CNS颗粒的强化学吸附作用来锚定多硫化物,二者协同作用减轻了多硫化物的穿梭。
其他文献
利用天津科润公司建立并优化了的黄瓜种子纯度鉴定技术体系,筛选黄瓜新品种津优35号特异分子标记。试验选用80多对SSR引物中,有2对引物(85号和212号)在杂交种和亲本间表现多态性,
福寿鱼是尼罗罗非鱼(♂)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杂种第一代。本试验结果说明,在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方法一致的情况下。按常规比例与家鱼混养。福寿鱼的体长分别比尼罗罗非鱼
了解武汉市中学生的心理应激因素的来源、影响范围和程度。方法 :采用等级计分问卷表的方法对武汉市城区和郊区的 2 0 5名初一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武汉市初一学生的心理应
近年来城市SUV的销量相比轿车销量有明显优势,这种优势不仅来源于其宽敞的乘坐空间和强大的载人载货能力,更来源其悬架系统所提供的优秀的驾驶体验。有研究表明,应用于汽车后
本文介绍了新产品扩散BASS模型的参数估算方法,并对这些参数估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用BASS模型预测创新扩散,需要对三个参数进行估计:外部影响系数(P)、内部影响系数(q)、市场潜力(m)。
《庄子》一书的部分篇目之间存在经传结构,一般认为:内篇为经,外篇、杂篇为传。《齐物论》和《秋水》就是经传结构的代表,《秋水》是为阐释《齐物论》而作。由《齐物论》到《
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的讨论式教学是近40年来在世界各国高等院校日益受到重视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
会议
<正> 在日本汉学研究中,中国文学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向受到重视,一些颇有成就的著名汉学家如青木正儿、小川环树以及我们下面将要评述到的小尾郊一等都曾对此专门研究,发表了
<正>牙齿错颌畸形不仅影响颌面发育,咀嚼功能外,还影响容貌处观,因而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遇到9例错颌畸形的患者在正规口腔专科医院正畸后,感到口腔内有
在当今革命性的能源市场中,由于传统能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的严重污染,超级电容器作为最具优势的新一代储能器件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超级电容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极材料,因此正负极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电化学性能的好坏。与此同时,第一过渡系金属Fe/Co/Ni氧化物及其氢氧化物由于其较高的理论容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仍然存在导电性差、可逆性差等问题,导致其实际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