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电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s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电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发电工业的建设速度仍然跟不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长期以来,电力行业一直由政府垄断经营,被称为“电老虎”,投资效率低下。2002年2月开始,国家启动电力体制改革,在发电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目前发电企业已成为电力市场的竞争主体。  随着电力行业市场结构的转变,发电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发电企业体现出绩效水平的差异。我国发电行业面对基本相同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不同发电企业之间的绩效水平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发电企业自身拥有竞争能力的差异。而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发电企业竞争能力则主要体现为企业对各自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的不同选择。  通过分析我国发电行业的战略特征表明,在其他条件基本相似的情况下,影响发电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是经营规模(即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同一类型的发电厂(不论是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站、核电站还是风力发电站等),机组装机容量越大,机组技术水平越高,单位发电成本就越低,发电厂盈利水平就越高。这一设备容量与效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发电企业(不论是单个发电厂,还是投资建设经营多家发电厂的发电公司)都表现得十分显著。  发电企业投资建设发电项目时,确定经营规模是发电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发电厂及其投资者的盈利水平和发展能力。由于存在发电厂经营规模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发电设备技术制造水平允许和机组安全系数有足够保证的情况下,发电企业在建设发电项目时总是倾向于建设大容量发电机组,即尽可能扩大建设规模以扩大今后的经营规模。但是,发电企业经营规模的战略选择和决策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是一个发电企业与其他发电企业之间,发电企业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之间、以及发电公司自身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博弈的结果。  本研究试图在理论综述、行业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确定影响发电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同时利用所收集的发电行业和企业数据,分析和研究各因素对发电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的影响关系。经营规模战略选择是发电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探索中国发电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关系,对指导我国发电企业区域布局、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十分重要,也很有必要。  目前,针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已经开始由一般性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向分类型、分行业、分区域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拓展和深入。在细分类型和行业之间进行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加清晰地发现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种关键因素及其特征,更加清楚地判断行业内各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发电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对发电企业战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应该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国发电行业内的企业为样本,对我国发电企业战略选择中经营规模战略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和理论论证。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企业战略分析、战略匹配与选择、战略实施与评价的方方面面。本研究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企业战略管理中有关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领域研究的有益补充,研究成果是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具体应用和丰富,对企业其他细分领域(如企业产品战略选择、市场布局战略选择、人力资源战略选择)的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电力行业过去长期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又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企业战略管理研究薄弱。近年来的电力改革改变了电力行业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程度加剧,电力企业不断寻找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企业战略管理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发电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越来越重视本行业、本企业的战略选择问题。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战略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电力企业的决策效率和经营效益。  本文针对我国发电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的实证研究,既考虑到了电力生产的特征(包括不同类型的电力生产特征),又考虑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一般要求,适合于发电企业战略选择过程中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和研判,对我国发电企业制订战略规划和选择战略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实际参考价值。本研究为电力监管部门提高行业特征和市场环境分析水平有一定意义,并对其把握不同电力市场容量、不同发电资源和不同地区电价水平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掌握不同资产规模和装机规模的发电企业的战略特征等规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对国家和地方电力相关主管部门提高发电建设项目核准决策的科学水平,继续实施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行业优化配置,改善和提高发电行业的整体效益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文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共分为七章。第1、2章为第一部分内容。第1章做为引言,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铺垫。第2章是理论综述部分,首先阐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接着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资源基础理论和制度理论的相关内容、研究进展和主要观点。在理论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作者还阐述了自己对相关理论的视角和观点,并尝试性地提出并解释了一些理论概念。  主体部分为第3至6章。第3章介绍我国发电行业概况和战略特征,该章描述了我国发电行业的企业组成、电力行业体制改革历史和最新数据;对发电行业的市场特征、投资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对样本来源以及市场因素、资源因素和制度政策因素等变量的引入,作出必要分析、交代和铺垫。第4章为本文的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部分,总结归纳了对发电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及其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的关键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并建立了研究模型。第5章为研究方案设计与数据获取部分,明确对影响发电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的各个关键因素所代表的变量(自变量)和代表经营规模的变量(因变量),并确定相关控制变量。同时说明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各变量的测量作出的具体规定;对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第6章为数据分析及讨论部分,对各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检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陈述分析所发现的结果;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视角解释获得支持和未获得支持的研究假设。第7章为研究结果的意义与展望部分,简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以及局限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今后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研究文献著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发电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了发电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我国大型发电企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回答了“是什么因素影响发电企业战略选择及其结果”的问题,并就相关因素对战略选择的影响机理作出解释。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构建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影响因素模型,并选择发电企业这种典型资源型企业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验证。本文从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入手,关注经营规模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企业战略选择理论的细分领域进行了有益尝试。通过对发电企业这种典型资源型企业经营规模战略选择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将战略管理理论与行业实际问题相结合,拓展了战略管理理论在具体行业的应用范畴。  (2)多理论视角分析资源型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突破了前人研究中对资源型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单独考虑资源因素的局限,从资源因素、企业能力因素、制度因素入手,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地研究特定资源型企业战略选择问题。  (3)从分析发电企业成本构成等方面出发,从经济利润观的战略视角分析和阐释了发电企业规模经济性、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  (4)进一步拓展和明确了资源和能力的概念、关系及其在企业战略选择与决策中的作用。  (5)在企业战略选择影响因素模型中引入外部制度与内部制度的概念,并验证其在企业战略选择与决策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国内最后一次的电信业重组正式实施,重组后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全业务电信运营商,正式拉开了全业务竞争的序幕,同时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
本文研究关注的是LT农业流通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管理。LT农业企业在农产品紧缺、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创办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企业,食品安全既是其基本的社会责任,也关系重大。历
以江西省11个中营养型湖泊和7个轻度富营养型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类湖泊底泥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特征、磷形态及其来源的差异性等方面进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全球正面临着一次使电力系统效益最大化的历史机遇,智能电网理念的逐步萌芽形成,使其成为重塑全球电力系统、提高能源效率的最佳捷径,也
正确分析和认识形势,是深刻领会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思想基础。五个多月前,当我们取得平息反革命暴乱斗争的胜利时,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曾经预言,中国将爆发全面的政治危机和
经常性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经常性财务管理的内在运动规律,科学地提出并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经常性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反映了财务管理的基本规律,体现了
借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我国的民营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01年11月加入WTO后,民营企业更是得以在国际市场参与更加广阔的竞争。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
随着近些年来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在一些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及沿海地区房地产项目前期策划阶段的意识、重视程度和水平均高于内地,且正朝着规范化、
胃上部癌(PGC)是指癌中心位于胃近端1/3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临床症状出现较晚,生物学行为差,发现时很多病例已经处于临床晚期,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本文拟采用
现代社会,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创新的重视与鼓励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创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