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渗析法海洋盐差能发电过程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ongx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迫使我们开发和利用环境友好和可再生的新能源。盐差能是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之间或者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位差能,是以化学能形态存在的海洋能。反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盐差能发电的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本文研究了反电渗析海洋盐差能发电过程,建立了该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考察了不同的操作参数例如流速、进料浓度和隔板厚度对其发电性能的影响。利用建立的反电渗析器模型,模拟了海水和河水进料的反电渗析(reverse electrodialysis,RED)过程中进料流速、隔板厚度、最优长度等设计参数对反电渗析器的功率密度和能量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流速的变化会影响膜两侧的离子的传质过程,会对浓室和淡室中的溶液浓度分布产生影响,较大流速使得膜和溶液交界处的离子浓度保持基本不变,流速升高,RED系统输出的功率密度升高,而泵的动力消耗也在升高,当流速在100 mm/s时RED的净输出功率有最大值,减小隔板厚度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反电渗析过程的功率密度和能量效率,增加RED装置的长度会获得的较高的能量效率,但是平均功率密度有所降低。研究了反渗透海水淡化副产的浓海水和海水一起用于反电渗析发电过程,研究了淡水回收率、分级操作、离子交换膜的选用对反电渗析器发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高浓度的海水进料可以提高反电渗析器的输出功率,分级进料可以将RED的能量效率由25.83%提高到53.57%,低电阻和高选择透过性的离子交换膜有利于提高反电渗析器的功率密度。
其他文献
微通道内多相流的流动规律是微化工技术得以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学者们对微通道内多相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T型、Y型、十字形微通道,而聚焦型微通道内多相流动的报道较少。研
二硫化钼由于其优异的润滑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但二硫化钼极易在被润滑的金属零件表面起层、剥落,因而在金属表面处理二硫化钼的方法也就成为了近年来固体润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的目的在于寻找更为简单经济,且可制备出较厚润滑膜的方法,初步探究采用热分解法在金属表面合成二硫化钼润滑膜的方法。首先通过酸化硫化钠与钼酸钠作为反应试剂制备三硫化钼,然后将制备出的三硫化钼均匀涂敷在铝、不锈钢、白口铁、黄铜
全世界现有高原鳅属鱼类共123种,我国有105种。本属鱼类是条鳅亚科中最大的一个类群,也是十分特殊的一个类群。本文选择大宁河贝氏高原鳅为对象,进行相关繁殖生物学和血液学
近年来,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DD)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老龄化人口中。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发生的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因此迄今尚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