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丝绸之路”共建中的治理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boy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以开放的与合作的精神来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和自由贸易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从互联网时代迅速迈入了数字网络时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反映时代特征的“数字丝绸之路”倡议应运而生。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参与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网上丝绸之路”日益形成。本文在回顾“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基础上,以治理理论、政府角色理论为基础,结合现有“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相关研究,提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撑体系和治理机制,以解释“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中不同主体参与共治的运行逻辑,弥补了已有研究缺乏系统分析框架和运行逻辑的缺陷。“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撑体系应当包括服务平台与多元主体联盟。其中,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数字服务平台和像是国际会议、论坛等的短期平台;多元主体联盟主要包括国内政府、企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治理机制主要分为价值共创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价值共享机制,其中,价值共享是价值共创的落脚点,利益协调机制贯穿价值共创和价值共享始终。与此同时,基于支撑体系和治理机制,将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出口情况作为案例,探析“数字丝绸之路”倡议对其影响机制。研究得出“数字丝绸之路”倡议通过服务平台的构建、多元主体的协同、价值共创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使得跨境电商出口实现一定的价值共享。但是在价值共创与利益协调阶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政策时滞、政策操作性不强、外部环境的恶化等,使得价值无法共享或是价值共享的效率低下,价值共享存在问题又会影响价值的创造和利益的协调,从而削弱“数字丝绸之路”倡议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或是阻碍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发展。针对“数字丝绸之路”倡议存在的问题,提出首先要完善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信息开放力度;其次要营造高效政务环境,提高政策适应性;再次要设计分类的多边合作模式,积极应对外部环境问题;最后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系建设,提高制度保障。
其他文献
20年代初,人们将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作为治疗病原微生物的特效药,但是由于最初研究并不透彻,造成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得患者和病原微生物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目前人类和病原微生物的斗争越来越复杂,研究出更理想的抗菌材料迫在眉睫。本研究主要进行了青蒿素纳米铜的制备,改善了两者单独应用时,存在的易聚集、生物利用度低、溶解性差等缺点,使其具备较青蒿素和纳米铜单物质更优的抗菌性能。本试验采用多种广泛应用于纳米材
企业负债经营是把双刃剑,合理的负债可以利用财务杠杆原理让企业获得收益,过高的负债则会引起资金链断裂、巨额债务难以偿还的问题。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在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正面作用的同时降低负债风险,成为一个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了 43年的老牌纺织企业,作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近年来也出现了负债持续增长、利润接连下滑的经营状况,随之产生了一些较为突出的负债
在线购物系统是商家利用网络向客户销售商品,通过互联网与物流网络把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通过建立在线购物系统,把线下的商品资源转换为线上的数字资源,利用互联网把商品销
某高校在很长时间内采用的是人工模式对物资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在前期内很好的解决了学校物资管理的需要,然而随着近几年学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学校内各方面的物资管理工作也
近年来,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各大商业银行都将其看作重要的利润来源,对理财业务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N银行自成立以来,大力推动自身理财业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也积
聚乙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对于聚乙烯结晶行为的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半结晶性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演变。聚乙烯的结晶行为受内部缠结作用和范德华力对分子链扩散和规整排列的影响,但外部温度场、力场、外场施加时间和外加物质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更大。这其中每一种因素对于聚乙烯的结晶行为都有很大影响,而现实加工过程中又是诸多影响因素同时存在,因此研究聚乙烯在加工过程中的结晶行为对于指导其加工过程具有
在2018年12月,《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国家严格控制了作业量来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但是与真正意义上的“减负”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朝鲜族小学学生来说,汉语相对于本民族朝鲜语来说是第二语言。《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规定,汉语课程致力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汉语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汉
渤海是七至十世纪时期活跃在东北亚地区的“海东盛国”,在其存国的200余年间,创造了辉煌的“海东文化”。在现已发现的渤海遗存中,蕴含了多种文化因素成分,其中渤海墓葬一直是学术界研究渤海文化因素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积累,有关渤海墓葬研究的学术认知日趋完善。本文以渤海“瓦构”墓葬为研究对象,以其出土的瓦件为学术切入点,开展渤海墓葬的文化因素分析。本文主体内容有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一,学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光释光测年技术已成功被应用于第四纪沉积物年龄的测定,通过测量埋藏在地下的沉积物所积累的释光信号即可获得沉积物的沉积年龄。因此,矿物释光信号在造山带的抬升和剥露过程以及强震造山过程中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释光热年代学技术已可重建由于构造抬升和地表剥蚀过程引起的岩石温度变化历史,进而得到岩体的冷却速率和侵蚀速率。然而,释光热年代学的前提条件是高温条件下矿物晶体陷阱俘获电子的过程与实
硅橡胶(SR)本身的热导率只有0.2W/(m·K),不能直接用作电动汽车(EVs)电池热管理(BTM)的冷却材料,需要向SR基体中添加导热填料提高SR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本文以六方氮化硼(h-BN)为主要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