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苷元在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uesen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豆苷元在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ConA诱导的肝损伤是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经典模型,本研究探讨大豆苷元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对肝细胞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称取体重22~24g的雄性C57BL/6J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A)构建小鼠自免肝模型。实验小鼠分为四组:对照组(Ctrl),尾静脉注射与ConA等剂量的生理盐水;Daid组,腹腔注射大豆苷元(200mg/kg/d),连续打三天;ConA组,尾静脉注射ConA(15mg/kg);ConA+Daid组,腹腔注射大豆苷元(200mg/kg/d),连续打药三天后尾静脉注射ConA(15mg/kg)。首先,按照25mg/kg ConA剂量构建致死性免疫性肝炎模型,观察并记录ConA组和ConA+Daid组72小时后的生存率。然后,按照15mg/kg剂量建立可逆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12小时后收集小鼠血清标本,分别检测ALT、AST和TNF-α、IL-1β、IL-6水平以反映肝功能及炎性因子表达情况;获取各组小鼠肝脏,肉眼观察肝脏的颜色及大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并进行Suzuki评分,Cleaved caspase-3和TUNEL染色观察肝细胞凋亡;获取肝组织冰冻切片进行DHE染色及SOD、GPX和MDA活性检测观察肝脏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提取肝组织RNA,检测肝内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 m RNA表达水平;提取肝组织蛋白,Western blot检测Akt/GSK-3β/Nrf2信号通路及下游HO-1、NOQ1蛋白的表达情况;提取肝脏单个核细胞和脾脏淋巴细胞,分别标记CD3、CD4和D69,流式检测各组中CD4+T细胞浸润及活化情况;2、体外实验将AML-12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大豆苷元作用下给予ConA刺激12小时后,分别用CCK-8和流式检测AML-12细胞的活力及凋亡情况。结果:1、体内实验在致死剂量下,ConA组小鼠注射ConA后6小时开始死亡,72小时内存活率仅40%,而ConA+Daid组注射ConA后72小时内存活率为100%,与ConA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给小鼠尾静脉注射非致死剂量ConA后,12小时后获取小鼠血清、肝脏标本。结果发现,对照组及Daid组肝脏表面光滑,颜色红润;ConA组小鼠肝组织呈黑红色,肿胀变大,肝脏表面有散在出血点;而ConA+Daid组肝脏表面光滑柔软,颜色淡红,未见明显肿胀。各组小鼠血清检测,对照组和Daid组肝酶在正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ConA组ALT、AST水平明显升高,而ConA+Daid组小鼠ALT、AST水平较ConA组明显下降(P<0.001)。肝脏H&E可见正常对照组及Daid组肝细胞形态正常,小叶结构清晰;ConA组小鼠肝组织大片状坏死灶,肝细胞核碎裂或消失,肝小叶结构紊乱,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ConA+Daid组小鼠肝脏无明显坏死,小叶结构大致清晰,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脏Suzuki评分差异明显(P<0.01)。同时,肝组织Cleaved caspase-3免疫荧光染色及TUNEL染色提示ConA组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多,而ConA+Daid组肝细胞凋亡明显降低(P<0.001)。q RT-PCR检测ConA组小鼠肝内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 m RNA表达明显升高,而ConA+Daid组小鼠肝内上述炎性因子水平较ConA组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or P<0.01)。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含量,与ConA组相比,ConA+Daid组炎症因子的含量也明显降低,与q RT-PCR结果基本一致。氧化应激损伤指标检测,肝脏DHE染色显示,ConA组ROS含量明显高于ConA+Daid组(P<0.01),并且ConA组肝脏中SOD(P<0.05)、GPX(P<0.05)活性与ConA+Daid组相比也明显降低。不仅如此,ConA+Daid组肝脏中MDA(P<0.01)活性较ConA组也明显降低。我们进一步提取肝脏组织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ConA组相比,ConA+Daid组中Nu-Nrf2(P<0.05)、HO-1(P<0.01)、NOQ1(P<0.01)以及p-Akt(P<0.01)、p-GSK-3β(P<0.01)水平均明显增高。肝脏单个核细胞和脾脏淋巴细胞流式结果提示,大豆苷元并不能抑制ConA刺激引起的CD4+T细胞的激活。2、体外实验大豆苷元能减轻ConA诱导的AML-12细胞凋亡(P<0.01),并且这种保护效应能被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削弱。结论:1、大豆苷元能减轻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自身免疫性肝炎肝损伤;2、大豆苷元能减轻ConA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及肝细胞凋亡;3、大豆苷元对ConA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Akt/GSK-3β/Nrf2信号通路来实现的。第二部分:大豆苷元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大豆苷元是一种大豆异黄酮,研究表明大豆苷元在脑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然而,大豆苷元预处理是否也能减少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豆苷元在肝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称取体重22~24g的雄性C57BL/6J小鼠,构建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2℃缺血1小时,再灌注6小时)。实验小鼠分为四组:(1)假手术组(Sham组):仅剪开腹腔后再行缝合,不做缺血造模处理;(2)模型组(H/R组):给予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模处理;(3)保护组(H/R+Daid):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模处理前,连续三天每天予以腹腔注射大豆苷元(200mg/kg/d)。(4)重组HMGB1组(H/R+Daid+r HMGB1组):连续三天每天予以腹腔注射大豆苷元(200mg/kg/d),然后行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模,开放的同时给予重组HMGB1(20ug/只)。再灌注6小时后收集各小组小鼠血清,检测ALT和AST水平观察肝功能变化。收集再灌注6小时后小鼠肝脏组织标本,固定后行TUNEL染色观察肝细胞凋亡,H&E和MP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收集再灌注6小时后肝脏标本,冻存于-80℃冰箱中,提取肝脏组织RNA,q RTPCR检测肝内TNF-α、IL-1β、IL-6等炎性因子及Bax、Bcl-2凋亡基因的转录水平。获取再灌注0、1小时后肝脏标本及再灌注6小时小鼠血清标本,分别行HMGB1免疫组化染色、胞浆蛋白Western blot及血清ELISA检测再灌注0、1小时及再灌注6小时后,肝脏和外周HMGB1的释放情况。提取再灌注6小时后肝脏组织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情况。2、体外实验将AML-12小鼠肝脏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在大豆苷元作用下给予Cocl2(300u M)刺激24小时后,分别用流式检测AML-12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和胞浆蛋白Western blot检测HMGB1释放情况。结果:1、体内实验再灌注6小时后,H/R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较Sham组明显上升,而H/R+Daid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较H/R组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肝脏标本H&E染色显示,H/R组小鼠肝脏组织出现大面积缺血坏死灶,肝细胞肿胀或变性,并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小叶结构紊乱;H/R+Daid组仅见少量肝细胞空泡样变性,但无明显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Suzuki’s评分(P<0.01)用于评估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TUNEL染色结果显示H/R+Daid组肝细胞凋亡较H/R组明显减少,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与H/R组相比,H/R+Daid组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明显下调,而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明显上调(P<0.05),这些结果也提示大豆苷元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凋亡。另外,q RT-PCR及肝脏MPO染色显示,H/R组肝脏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均较Sham组升高,给予大豆苷元预处理能明显降低小鼠肝脏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NF-α,P<0.01;IL-1β,P<0.001;IL-6,P<0.05)。小鼠肝脏再灌注0、1小时的免疫组化及胞浆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豆苷元能够明显减少小鼠肝脏缺血引起的HMGB1核浆迁移情况(P<0.01)。同时,血清ELISA结果也显示,大豆苷元预处理能减少再灌注阶段HMGB1向外周的释放(P<0.01)。此外,我们检测了再灌注6小时后小鼠肝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H/R组相比,H/R+Daid组中TLR4、MyD88、p-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05)。为了进一步验证大豆苷元是否通过抑制HMGB1释放来发挥保护作用,我们在再灌注的同时给予重组HMGB1,结果发现,给予外源性重组HMGB1后,大豆苷元对肝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2、体外实验大豆苷元能明显减轻Cocl2引起的AML-12细胞凋亡(P<0.01)及HMGB1核浆迁移(P<0.05)。结论:1、大豆苷元能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2、大豆苷元能减少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肝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的释放;3、大豆苷元能减少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HMGB1释放,调节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从而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症状多样且隐蔽,该期PD患者脑网络的变化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未用药的早期PD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分别从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体检中心招募未用药的早期PD患者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记录PD组和对照组的一般人口资料后,通过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
学位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最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可增加多种孕产妇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严重影响母婴健康。GDM可持续影响后代的远期健康,是后代糖代谢异常和肥胖等儿童期或成年期疾病的高危因素。这种跨代效应在雌性后代表现尤为显著,其雌性后代在儿童期和成年期发生糖代谢紊乱的风险更高。但是,关于GDM雌性后代从出生到成年及妊娠期和产后葡萄糖
学位
目的足细胞的损伤和丢失是导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膜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高度分化的肾小球上皮细胞,其修复和再生能力有限,因而足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改变往往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白蛋白随尿液从肾小球基底膜漏出,加重肾小球的硬化程度,促进DN的进展。MAD2B(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like
学位
第一部分 冠状动脉畸形对大动脉调转术早期及中期预后影响的研究[目的]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是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的常规根治性手术。冠状动脉移栽是ASO的关键步骤。目前,冠状动脉畸形对ASO预后的影响存在较大争议,尤其缺乏对错过最佳手术年龄的TGA患儿群体的中期随访研
学位
第一部分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蛋白Piezo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模式目的:探究参与骨折修复的细胞类型以及Piezo蛋白在各类细胞及骨痂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收集不同愈合时期的小鼠骨痂组织样本,利用10×单细胞测序技术检测其中的细胞类型,并分析Piezo基因在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收集临床样本和小鼠骨痂组织,对组织样本进行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分析,研究Piezo蛋白在骨痂组
学位
目的:1.在单细胞水平描绘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2.研究T细胞敲除Birc5减轻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细胞机制和分子机制,为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探索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1.构建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经数据过滤、样本间批次效应校正、无监督聚类、降维、可视化和细胞类型注释后,对感兴趣的细胞亚群进行差异基因分析、通路富集分析和拟时序分析。2.获取公共数
学位
平衡记分卡是战略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工具,能使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科学有效。目前,我国对强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逐渐重视,并且使用平衡记分卡符合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所以要发挥平衡记分卡的作用,建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以此达到对政府预算有关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及高效管理,推动政府绩效得到显著提升。
期刊
财政支出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实现社会公平与利益,其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实现的社会效益一直都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绩效评价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资金使用的约束和规范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预算绩效管理是以政府支出的实际结果为评价标准的现代化预算管理制度,是现代化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调权责和效率的并重,扭转了财政资金只注重投入而不重视产出、只注重过程而不重视结果的效
期刊
目的:文献指出从1930年至今,肺癌发病率逐年增长,肺癌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最新报道的全球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21%。截至2020年,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仅次于乳腺癌;而且肺癌患者的死亡率为所有恶性肿瘤之首。目前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辅以放化疗、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虽然治疗方法在不断更进,但肺癌患者预后未能得到良好改善。临床上迫切需要有效的新型肺癌治疗策略。目前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
学位
第一部分:睡眠剥夺引起猕猴肠道微生态紊乱的机制研究目的:探究睡眠剥夺引起猕猴肠道微生态紊乱的潜在机制。方法:我们采用昼夜颠倒、强光、噪音持续刺激的方法构建猕猴睡眠剥夺模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猕猴外周血GABA、应激激素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使用16S核糖体DNA测序技术检测猕猴肠道菌群的相对含量;使用非靶向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猕猴肠道代谢物的相对含量;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