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穴位敷贴对肝细胞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厚朴穴位敷贴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为临床进一步探索厚朴穴位敷贴促进HCC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1、研究对象及干预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住院治疗,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HCC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本研究为优效性试验,经优效性试验计算公式计算得总样本量为99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HCC患者随机分为厚朴穴位敷贴组、口服益生菌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33例。厚朴穴位敷贴组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肝切除术后第1天至第4天使用厚朴穴位敷贴,每日1次,每次干预时间为9:00 pm-9:00 am;口服益生菌组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肝切除术后第1天至第4天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日3次,每次4片;常规对照组实行肝胆外科术后常规护理方法。2、标本采集及主要菌种检测方法肝切除手术前与手术后第5天分别留取粪便标本。使用粪便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离心柱型)(天根,DP328-02)先提取粪便标本的总DNA,然后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Applied Biosystems 7500)上使用TB Green TM Premix Ex Taq TMⅡ(Tli RNase H Plus)(TaKaRa,RR820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PCR扩增的菌种包括主要的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主要的条件致病菌肠杆菌。引物的特异性通过扩增产物的融解曲线来确定,当扩增产物的融解曲线呈单峰表明引物具有特异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结果和质粒标准品DNA拷贝数构建标准曲线。最后,HCC患者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的拷贝数通过标准曲线来计算。3、观察指标术前和术后干预后主要菌种的变化:主要的有益菌:双歧杆菌;主要的条件致病菌:肠杆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腹胀程度及腹胀评分、恶心呕吐和腹泻,将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按均数值分为均数。术后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变化的幅度。4、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如年龄、Ishak评分:炎症评分和纤维化评分、白蛋白等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如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和等级资料如巴塞罗那分期、中国分期、术后腹胀程度使用频数(构成比)表示。3组HCC患者之间的比较: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行x列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使用多样本比较秩和检验。两两比较:计量资料使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Scheffe可信区间法,可信区间结果不包含0表示P0.05)。表明厚朴穴位敷贴和口服益生菌均能有效促进HCC患者术后双歧杆菌的恢复,2种方法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相似。3、3组HCC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相对于常规对照组,厚朴穴位敷贴组、口服益生菌组HCC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早,术后排气时间均数组HCC患者手术后双歧杆菌的丰度显著低于术前(P0.05),提示HCC患者术后早期排气与术后双歧杆菌的恢复有关。6、3组HCC患者术后PA变化幅度的情况厚朴穴位敷贴组和口服益生菌组HCC患者术后PA降低的幅度低于常规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1、厚朴穴位敷贴有效促进HCC患者术后双歧杆菌的恢复,发挥有益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2、厚朴穴位敷贴有效促进HCC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途径与有益菌调节肠道菌群有关,为临床进一步探索中药穴位敷贴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3、厚朴穴位敷贴简便廉验,是发挥中医外治特色、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的举措,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凝血参数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凝血功能与脓毒症相关AK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脓毒症相关AK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为期28天的临床随访,动态记录凝血指标的变化,根据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存活者根据肾脏预后分为肾
研究背景及目的:肺部真菌感染者,特别是表现为肺孤立性结节、肿块的肺部真菌感染者难以与肺癌患者相鉴别,易误诊为肺癌,临床上常利用同时显示病灶形态和功能代谢水平的18F-FDG PET/CT检查来辅助鉴别诊断。本文旨在总结肺部真菌感染18F-FDG PET/CT的表现,并比较真菌肺部受累及肺癌两组18F-FDG PET/CT及临床特点,探讨其在肺部真菌感染与肺癌中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
目的:通过质谱流式技术构建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免疫景观,为研究HBV相关性肝癌肿瘤微环境及其精准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视角。方法:(1)收集2018-2019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样本进行组织RNA提取并测序,通过ssGSEA分析和体细胞突变分析对HBV相关性肝癌进行免疫分型及突变分组。(2)对收集到的肝癌样本进行进行解离,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并通过质谱流式技术对肝癌组织进行2
目的:分析特发性羊水过多的母儿妊娠结局。实验检测EPHB4在特发性羊水过多孕妇及羊水量正常孕妇羊膜、绒毛膜中的表达情况,探究并分析EPHB4与特发性羊水过多的相关性,初步探讨特发性羊水过多可能的形成机制。方法:1.选择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诊断科就诊,已行产前诊断排除常见染色体及基因异常,并已完成分娩的产妇中,随机选择特发性羊水过多孕妇88例为特发性羊水
目的:探究柚皮苷(Naringin)改善CC类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2,CCL2)诱导大鼠学习记忆和认知损伤及其机制,为针对CCL2诱导的记忆和认知障碍有抑制或者阻断作用的药物的开发提供见解。方法:(1)7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5ng CCL2)、阳性药美金刚组(5ng CCL2+meman
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2018年全球统计数据中,CRC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在肿瘤致死率中排名第二。在中国,CRC发病率在逐渐上升。由于复发及转移等原因,一些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预后较差,许多学者对结直肠癌预后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是一个简单、有效且方便的途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
研究目的在大鼠背部设计超长任意皮瓣模拟缺血皮瓣模型,通过设置水蛭素组和对照组对皮瓣进行不同的干预,比较两组皮瓣成活面积及光镜显微镜下两组皮瓣微血管的数量、组织结构层次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同时利用Micro-CT及三维重建技术再现皮瓣微循环网络,观察并利用机器自带软件测量两组皮瓣血管生成的情况,从微观及直观的角度探讨天然水蛭素对大鼠缺血皮瓣血管生成的影响。实验方法选取32只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不限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移植术实现面部轮廓重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门诊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4例面部老化患者行自体游离脂肪颗粒移植术治疗。利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移植的方法于面部不同部位脂肪注射。术后随访并留存照片,对手术前后照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面部轮廓变化、有无并发症,记录患者及术者满意度,总结自体游离脂肪移植在面部轮廓重塑中的技术应用要点、并发症及疗效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相关问
目的: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一种因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伤/功能障碍而导致的慢性和潜在致残性疼痛,因其治疗方案有限和预后不良而臭名昭著。以往研究表明MicroRNA(miRNA)与神经性疼痛的发生有关。但是,尚未建立全面的miRNA-mRNA调控网络。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miRNA和mRNA微阵列数据集。然后,我们采用R软件工具对miRNA和mRNA微阵列数据集进
目的:大量的研究证明肿瘤的发生与组织循环中的mi RNA的表达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相关的mi RNA并分析其作用的靶基因在NSCLC预后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NSCLC患者的mi RNA表达谱数据和临床信息共1051例(961个NSCLC样本和90个正常样本)。通过R语言的“edge R”包,获取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