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及概念换喻视野下的多义现象认知研究:英汉“心”的个案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3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一直倍受语言学家的关注。关于多义词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传统的研究更多地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却忽略了人类社会经验,认知方式,文化影响等因素与语言内部结构的关系,因而不能反映一词多义的本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视角出发,为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更科学、系统的解释。基于对一词多义先前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多义词Heart作为个案研究,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探讨多义词范畴的内部结构及其语义拓展机制等,旨在揭示词义扩展的认知特征和本质原因。  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概念换喻为理论依据,从多角度探讨了一词多义现象,即多义词的内部结构,语义范畴的扩展机制、本质和过程,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一词多义现象,回顾了一词多义传统研究的不足,接着从认知角度分析了一词多义现象。之后本文介绍了概念隐喻和概念换喻这两种重要的词义拓展机制,分析了它们是如何在词义拓展中起作用的。隐喻和换喻都具有认知功能,本质是概念性的,工作机制是一种映射。通过分析我们得出,隐喻和换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手段。最后本文以“心”为例,对比分析了它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义扩展结构以及其换喻和隐喻应用,并从认知和文化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异同。  通过对英汉语种“心”的一词多义现象分析,本文总结出了多义词意义构建的两个特征:一方面,无论哪种语言,多义词的意义扩展都是凭隐喻和换喻实现的,即任何语言都有相同的语义拓展机制,因此人们发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中会具有相似的意义。另一方面,多样化的文化导致人们在认知方式上存在差异,因此词义拓展的具体路径也不相同,因此语义拓展又具有文化个性。
其他文献
对于庞德翻译理论及译作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并不罕见。在众多翻译理论家中,庞德是极其特殊的一位,主要表现在两点:首先,庞德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同时也是一位译者,翻译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简要介绍了采用SolidWorks三维模型设计软件开发的挖掘机通用结构件与型钢三维模型库系统的模型分类和功能。该系统是依据钢板类零件及型钢的结构特点以及产品结构,所建立的
本文是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杜承南、曹明伦等主编的《文学翻译报》所做的一项历时性研究。它作为当时全国唯一一份文学翻译月报,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四个年头,却是当时文学
冲突话语是一种发生在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具有敌对性质的争执交际行为,普遍存在于人际交往活动中。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冲突性话语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引起了许多国
翻译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有很长一段时间译者的主体性为人们所忽视。译者被认为是作者的仆人、翻译机器、或者舌人。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从归约性
1927年6月10日,皋兰七里河区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在七里河村土地庙前召开。当时的甘肃省党组织负责人胡廷珍、王孝锡、保至善等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共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对于译作应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然而,传统翻译理论认为原文至高无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直被忠实原文的标准和译者隐形等理论束缚,大多只能对原作进行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翻译戏剧时必须全面综合考虑各个要素,其中不乏潜台词的翻译。如果将戏剧翻译比喻成画一幅人物画,潜台词翻译便是译者要画的骨。既不能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但又要让其衬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