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的人之存在思考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畅销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因其作品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和阿富汗地域特色,而被认为是阿富汗的代言人。虽然其笔下的异域书写是他作品畅销重要原因之一,但其作品最成功之处却在于他对人之存在的思考。在文本中,胡赛尼并非单纯界定存在,而是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社会)、人与国家三个关系维度来为存在圈定活动范围,在变与不变的动态平衡中寻找人的本质特性及价值意义。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即自我建构。这一部分主要挖掘变化的自我认同与不变的外在评判之间的关系,强调二者对自我建构的作用。小说人物常因刻意追求自我实现而走向对他人的恶待,进而导致外在评判与主体自我认同的分离。正是在这种表达中,胡赛尼指明了个人价值实现与外在社会认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自我建构并非只建立在自我之上,同样也离不开他人价值视野的介入。因此人与他人关系这一部分,本文着重梳理个体与他人关系的变化过程,以及个体与家庭成员关系的扭曲状态,找寻破解方法。胡赛尼笔下的人物交往关系常处于“失衡”状态。但是书写并非认同,胡赛尼通过文本不断强调交往的重要性,试图以交互主体性的交往实践为基础,建立起理想化的人际关系。此外,主体间的交往变相促进了主体背后文化价值取向的交流,使得主体在多元文化交融中逐渐形成客观多元的文化视野。因此,在人与国家的关系中,本文深入研究了人与国家交往实践背后的家国情怀,探析多元文化融合下的存在特质。胡赛尼小说中的人物大多与胡赛尼本人一样,流散经历让他们身处文化的夹缝,在现居住国无法获得安全感。恰恰是这种不安全感和多元文化身份使他们更贴近故国文化,在他国文化冲击与故国记忆支撑的张力中对故国文化给予认同与反思。这不仅是胡赛尼为重建故国阿富汗提出的合理设想,也是其对世界迈向整体同一性的预判。这三者的关系实际上揭示出存在的外延,在动态的“交往”关系中展示出存在的本质——动态的主体际性。这种主体际性具有十足的现实启示,是一种互惠互利、开放包容的动态主体际关系。这种“关系”存在表现出一种动态发展的特征,是变化的交往关系与恒定的交互主体性的结合。
其他文献
梁晓声是新时期以来重要的作家,其作品的主要特征在于对北大荒知青群体的刻画以及对于理想主义的书写。纵观梁晓声小说的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其前期知青小说的理想主义叙事,九十年代以来小说的平民立场以及近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世间》的研究等方面。更深入的细读文本可以发现,不论是梁晓声前期的知青小说还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平民立场小说,都离不开青年这一群体,且理想主义也都以不同的内涵形式渗透在其作品中。正因为如此,本
学位
文艺大众化是探索中国现代文学走向大众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上承“五四”“人”学的发现,下接延安时期成熟的体制化大众文学实践;更承载着严肃的历史使命,即让文学是人学真正落实到底层大众,让人成为文学的真正主体,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文学的本质所在。文学、革命、知识分子和大众间的关系是文艺大众化论争的核心话题,“大众化”与“化大众”是对实现这一目标方式的探讨,二者既不互相抵牾,也无本质性矛盾,
学位
晚清以降,伴随着文化转型与社会变迁,存续两千余年的士绅阶层逐渐流向其他社会阶层,由分化走向消亡。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通过强调“短时段”内激烈的阶级斗争来勾勒历史主线,相对忽视了社会阶层在“长时段”内的“慢变化”,隐去了阶层之间分化流动的历史细节。作为曾经的士绅子弟、后来的知识分子革命者,丁玲对士绅阶层的命运有忍不住的关怀。丁玲以文学形式再现士绅嬗变的历史细节,融入作为“逆子贰臣”的身世之感,留下关于传
学位
谌容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其核心特征在于以现实主义精神展开对“问题小说”的书写。针对谌容小说的现有研究,多集中在问题多样性的梳理,并分析其现实主义手法和理性批判精神等方面。更深入的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谌容小说在描述各种问题的具体症候时,都离不开“单位”这个审美视野。正因为如此,本论文从“单位症候”切入,总体上形成一种对谌容小说问题多样性与内在统一性的整体学术认知。谌容小说的问题意识与“单位”视
学位
张恨水创作的小说在进入到成熟期之后,其创作心态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由早年的大胆和自信转变为矛盾和纠结。后来时局有变,随着抗战的深入,这种矛盾又消失不见,转而变为忧患与狂放。张恨水创作心态的转变给研究者以重要启示:其一是在创作时不能人云亦云,始终要保持思想上的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带给作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其二是不能固守唯一的创作模式,要学会寻求对自我的不断突破,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又要注意连续性和恒定
学位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政治话语纷繁复杂,在那样一种尚未形成统一政治共同体的创作环境下,作家的文学追求背后都有其潜在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张爱玲异于启蒙、革命的创作立场背后,也隐含着她深层次的政治文化。本文旨在通过“政治文化”的视角,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得失作一深入的研究分析。第一章具体分析张爱玲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政治文化。包括在家族政治亚文化的影响下,她对家族荣誉的强烈维护和对世俗化立场的坚守;在上
学位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赵树理的独特性在于持续关注着乡村问题,并将其融入到小说创作中。本文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结合作家本人的杂谈、政论、书信对小说进行文本细读,主要通过政治秩序、伦理秩序以及经济秩序的变化来展现乡村秩序嬗变与构建的过程。在赵树理前期小说创作中,以宋秉颖、福贵为代表的农民在地主把持的乡村旧政权下无法生存,不得已远走他乡。当老杨、小常式的干部以革命力量介入乡村,打
学位
论文以迟子建小说中的死亡书写为切入点,探讨迟子建小说中死亡美学的特征和死亡书写的价值建构。第一章从对死亡的理解、死亡的仪式、死亡的时空幻境三方面分析迟子建小说中死亡书写的特征。从抽象的死亡理解到直观的死亡仪式的阐释再到主观性的死亡想象,以递进的方式展示迟子建对于“死亡”的超脱认知与悲悯情怀。第二章,主要探讨迟子建小说中“伤怀之美”的死亡美学特征。从生命的本色层面体验“淡淡忧伤下的悲剧之美”,从艺术
学位
本文以儒家文化为切入角度,揭示唐浩明历史小说的丰富内涵。围绕唐浩明历史小说“书写了什么样的近代儒家文化转型”、“如何书写近代儒家文化转型”等问题展开探讨。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呈现了近代儒家文化的转型,在文本的张力中彰显了对儒家文化的反思。这种文化转型的呈现并非是全景式的,而是片段式的,给读者见微知著的窥视角度。它具体表现为近代儒家文化观念内涵的嬗变,有传统道器观念的变革、中体西用理论的出台、君主观念的
学位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是一位真切思考人类命运的写作者,他的小说不仅洞悉繁芜的生活现实,而且表露出对人类生存这一本源问题的关怀。冯内古特看到人类生存现状的尴尬不堪,以其特有的道德眼光描绘了后现代社会中恐惧不安的人类主体。在对冯内古特小说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本文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物主体性危机进行探讨,提炼冯内古特文本世界所展示的后现代人类的主体性多维度裂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