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俗士之心到圣人之境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晋一朝,玄学盛行,玄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陶渊明作为东晋的一位文学家,不免受到玄学的影响,但他不同于一般的玄学之士,他达到了玄学之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圣人之境,成为了玄学的真正实践者。本文以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为主要论述对象,论述在玄学的影响下,陶渊明如何达到玄学的理想境界——圣人之境,成为一个玄学的真正实践者,并探讨了陶诗对玄言诗的继承与超越,力求对陶渊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全文共由四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先界定了俗士之心与圣人之境的含义。俗士指东晋玄学之士,东晋玄学之士一边功名利禄,一边追求通过悟道获得心灵自由、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的精神生活。圣人是指人生的理想人格。圣人之境就是人的内在精神修养和外在言行举止都升华到一个高于常人的境界,而且有这种境界的人格,就是人生的理想人格。本文的“圣人”是东晋士人的理想人格,“圣人之境”就是东晋理想人格达到的境界。第一章着重从人生经历分析陶渊明的超凡入圣。陶渊明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能超越一般的玄学之士,成为玄学的真正实践者,达到圣人之境。首先分析了陶渊明青年时代受到经学和玄学的影响。其次分析了陶渊明的仕宦经历。他出仕五次,屡仕屡辞。先辈显赫的功迹和传统的儒家教育使他怀着强烈的救世理想而出仕,黑暗的社会与他的政治理想不合,心向自然且不愿同流合污,使他最终对仕途绝望,回归了田园。第三节分析了陶渊明超越一般士人达到了圣人之境。他完全与仕途断绝,隐居于家乡,躬耕于田园,将自身存在与自然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全部行为同化于自然之中,将老庄及玄学追求的顺应自然从思想转化为生活实践,将庄子的凝神静虑转化为日常劳作,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自然的生命律动。第二章着重分析他归田后独特的生活方式。他独特的生活方式,使他不但能保持独立的个性,内心和谐,而且能与大自然、社会、周围的人保持和谐。陶渊明以自己的个性,吸取了道家和儒家两家精神中与自己追求相契合的成份,并用生命进行了成功实践,成为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个性。在精神上,既有深谙道家精神而获得心灵解脱的自由,还有屡践儒家道德规范、保持自我高洁节操而获得的精神充实感。在生活中,既有士人高雅的生活情趣,读书、弹琴、饮酒、赋诗、登高、交游,又有儒家的天伦之乐,邻里之和,朋友之友。达到了儒道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东晋士人理想的人格境界。第三章着重分析陶渊明对玄言诗的继承和超越。首先分析了玄言诗的基本特点:体悟玄理。其次分析了玄学对陶渊明诗文的影响。陶渊明受当时玄学的影响,诗集中:有许多谈论哲理的诗,除像《形影神》这样直接谈论哲理的诗外,其他诗大都也包含哲理的意蕴,而所表现的哲学命题,所使用的哲学词汇,有的甚至连诗的风貌都与玄言诗并无大异。但陶诗又与一般的玄言诗人不一样,他是把老庄精神转化为一种人生态度,在躬耕中体悟大道的人,他是站在哲理的高度观察人生,并把人生体验上升为哲理,因此,他能将哲理化入日常生活,化入日常景物,将情景事理巧妙融为一体,且恢复了汉魏古诗的兴寄抒怀的传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吗啡治疗晚期癌症呼吸困难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3例晚期癌症呼吸困难患者皮下注射吗啡治疗,观察其呼吸困难缓情况。结果:吗啡皮下注射治疗患者呼吸困难均有明显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因发热伴头痛、咽痛1 d,于2014年4月24日就诊。患者于2014年4月23日出现发热、呕吐症状,继而出现吞咽疼痛、全身酸困、头晕头痛症状。患者既往体
[目的]探讨Stata软件在Meta-分析发表性偏倚的识别中的应用。[方法]针对研究实例,采用Stata9软件中漏斗图法、Begg秩相关法、Egger回归法、剪补法的相应命令语句。[结果]4种
文中以2004-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的短文改错题为材料,以考点效度理论为依据,从考点分布、设疑方式、考点层次和考点焦点因素等方面入手进行历时分析,总结特点,并提出一些改
梁朝在文学史上处于“文学的自觉”期。与先秦两汉相比,此时文学思想发生较大的变化,由先秦两汉强调文学的伦理教化功能,转向注重文学自身的价值和审美规律。本文从文学的本质论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旅游业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前往中国,而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高度重视,产品的健康和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
为既保持钢丝网砂浆或小直径钢筋网砂浆加固混凝土构件的优点,又能大幅度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提出钢筋(大直径)钢丝网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思路。进行了7根钢筋钢丝网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独特性和重要性的作家,这不仅仅在于其曾经浮躁凌厉的语丝战将身份,也不仅仅因为其30年代对闲适幽默散文的提倡发展了散文的重要一脉,还不仅仅
全文共分为引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引言部分简述选题缘起和论证视角。死亡是文学永恒的话题,人们对于死后世界——“冥府”的想象构成了生死观念的重要内容,它植根于一个民族文
论文第一部分讨论超位性的定义以及社会前提。受巴赫金超视、外位思想的启发,联系网络文学写作阅读的在线状态,我们提出了网络文学写作的超位性概念,所谓网络文学“超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