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分析与控制技术及模式研究——以谭家河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广泛且迁移转化过程复杂,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水污染控制工作中的重难点所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结果显示,农业源总氮、总磷排环境量占比46.5%和67.2%,这一数据在我国降雨径流易发和水土流失敏感的丘陵山区进一步提升。但由于对农业面源来源认知不清,加之技术和应用模式不完善,致使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严重阻碍。为此,本文首先基于实地调查分析了谭家河丘陵区小流域氮磷流失来源,并针对农田氮磷流失研发了新型生态拦截沟渠技术。且围绕技术长久使用缺乏内动力的问题,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产业治污”模式,污染治理的同时带动产业发展。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谭家河流域为例,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数据表明,该区域种植业规模较大,农田每公顷化肥施用量不高,但地区间差异极大,个别区域每公顷高达1224.26 kg,并且每年产生大量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畜禽养殖业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差,对粪污收集处理力度不足。区域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分析表明,该流域畜禽存栏量远小于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农田满足对畜禽粪污消纳能力。因此,农田氮磷流失防治是治理重点。2.以载铁生物炭为填料,构建了新型生态拦截沟渠。载铁生物炭以氯化铁(Fe Cl3·6H2O)为铁源,通过浸渍法制备工业级铁改性椰壳生物炭,以袋兜形式填至生态沟渠中。XRD、XPS、FT-IR、SEM和EDS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铁以氧化铁(Fe2O3)形式成功负载于生物炭上。通过室内吸附实验结果拟合得出,载铁生物炭对氮和磷的最大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87 mg/g和2.47 mg/g,与Langmuir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相符合。在p H为3-11时,材料吸附氮磷的性能受p H影响较小。新型生态拦截沟渠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其能够对径流中的氮磷进行有效拦截,强化原有生态沟渠效果,氮磷去除率最高可达77.46%和60.24%。改性生物炭还田盆栽实验表明,该吸附剂吸附饱和后还田能够促进鸡毛菜生长。3.结合湖北省竹山县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应用的“产业治污”模式并进行了示范。示范统计结果表明,“产业治污”模式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带动污染治理,着重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能够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实施、难监管、难持续的问题,能够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为我国丘陵地区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控制模式范例。
其他文献
miRNA是一类短的、非编码的、单链RNA分子,多数miRNA在各类恶性肿瘤细胞或组织中均表达。根据环境或下游靶标的不同,充当不同的角色,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以及癌细胞的分化过程。生长停滞基因GADD45a,在细胞周期发生阻滞、凋亡、DNA修复损伤以及DNA甲基化等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miR-152-3p在乳腺癌、慢性白血病、胶质母细胞瘤等肿瘤中行使不同的功能,但关于rno-miR-152
学位
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以及极端天气下的洪涝灾害挑战,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刻不容缓。相应的实用技术中,生物滞留池因具有削减雨水径流量、延迟洪峰时间和去除污染物的作用而广受关注。由于传统生物滞留池实际应用中脱氮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通过滤柱实验筛选出综合性能较好的混合填料配比;设置双层介质生物滞留池小试模拟实验探究植物、填料和微生物综合作用,评估生物滞留池运行效果、抗水力负荷和抗污染负荷能力;利
学位
土地退化是威胁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境问题,为防止土壤质量的恶化,植被恢复被广泛应用于退化土壤的生态修复。但多数情况下退化土壤贫瘠的养分限制了植被的正常生长,降低了生态修复效果。自养微生物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大气中的CO2转化为自身营养物质,从而实现生物固碳,加速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在退化土壤植被恢复过程中,尤其是植被恢复早期,自养微生物固碳可能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养分来源。揭示退化土壤植被恢复
学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危害极强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能引起人腹泻、出血性肠炎和多种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抗生素和支持疗法。但是,随着EHEC出现耐药性增强和耐药谱变宽的现象,通过抗生素预防和治疗EHEC越发困难。而且,使用广谱抗生素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后者与多种疾病风
学位
为了保证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土壤污染源识别、污染迁移路径分析和镉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传输、镉阻控的优先级筛选尤其值得关注,土壤污染源与迁移路径、镉传输的系统整合,将为设计合适的污染源缓解战略、农产品和人类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的研究多倾向于将多种方法结合进行源识别,且仅针对土壤指标进行解析,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推广存在局限性。因此本文将以污染源解析为基础,研究土壤污染迁移路径和镉在土壤-水稻系统
学位
植物小G蛋白ROP作为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开关,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和对环境的应答。本实验室对水稻ROP基因Os Rac5的研究显示,该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的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幼穗中表达量最高,并且ABA、GA和BR等植物激素均能诱导其表达上调。为了鉴定该基因功能,实验室前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RNAi技术分别构建了Os Rac5基因敲除水稻和干扰水稻,并发现转基
学位
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反转录转座子(LTR-REs)是高等植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基因组结构形成、基因功能表达和基因组结构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单一物种的研究无法系统获得LTR-REs的分布、结构、功能等方面的规律和特征,而快速增加的物种全基因组数据为全面分析植物基因组LTR-REs的特征提供了可能。因此,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Per
学位
水文连通性是指泥沙、营养盐和生物体等各种物质以水为载体,在空间异质景观或斑块间进行迁移、传输或扩散的便利程度,其受降雨、地形、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如沟渠、道路和梯田的建设,改变了流域自然的下垫面状况和景观要素的时空分布格局,导致流域水文过程由自然主导转变为自然-人类共同主导,进而影响流域水文连通性。以往研究针对单一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多样性和水
学位
2019年12月以来,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持续蔓延,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SARS-Co V-2的快速传播主要由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患者也具有传染性,二是具有更强传染性的突变株不断出现。SARS-Co V-2的早期诊断是有效预防和控制COVID-19疫情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
学位
土壤水分是开展农业活动的基础条件。水分运移影响了土壤性质和根系分布特征,为水分运输提供通路;相对应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改变了土壤性质。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根系分布特征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土壤性质与根系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土壤水分运移受到影响。不同植物根系构型、土壤理化性质都会使剖面水文连通性反映出不同的趋势。为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坡改梯的政策,坡改梯田成为山区改善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