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联合VR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w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一门跟随现代医学的不断进展同步与时俱进的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各亚专业疾病的特殊性和各自诊治技术的发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各自的快车道上迅速发展[1]。在鼻科学方面,由于鼻鼻窦外伤可导致面部骨折移位和明显的面部畸形,并伴有眼部症状和牙齿咬合关系错位,因此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案设计的难度较大,术中在减少手术再次损伤的前提下,快速准确暴露骨折部位,精准的赝复体修复缺损,是鼻鼻窦外伤手术的重点[2,3]。鼻鼻窦的良、恶性肿瘤临床很常见,由于多数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就诊时肿瘤已经侵犯周围组织结构,手术切除后会造成较大的组织缺损,进而导致患者部分器官的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从而影响其心身健康和生存质量[4],因此,术前细致的检查和手术设计,精确的赝复体制作,术中对肿瘤和周围邻近组织精准的定位,以及术后康复训练,都是患者能否全面康复的关键[5]。在耳科手术学方面,颞骨手术因其在解剖学方面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因此手术的风险性较高,也很具有挑战性。颞骨手术强调完美的解剖理解和技术磨炼,因此耳科手术医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指导,还需要有大量颞骨解剖训练,而且尸体颞骨的获取也是非常有限的[6],如何缩短耳科手术学习曲线曲线,增加医生对颞骨解剖的理解和认识,一个颞骨模拟解剖和手术训练平台就显得非常必要了[7]。在头颈外科方面,颈动脉体瘤虽然发病率较低,但是因其危险性大手术难度高的原因,一直是头颈外科医生需要攻克的难题[8]。颈动脉体瘤起源于颈动脉体,发生于人体最大的副神经节,是一种较少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是由于瘤体血供非常丰富,病变部位紧邻大动脉,手术风险大、出血多[9],如何有效的进行术前评估和手术设计,减低手术风险,模拟手术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10,11]。
  3D打印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具有数字化设计、逐层制造、快速成型、精细程度高等优点,突破了传统制造业的限制,达到了材料的多样性、功能的复杂性和产品的精准性等更高的产业要求[12]。由于该技术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因此在倡导精准治疗和转化医学的今天,3D打印技术为临床医疗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13]。早期由于材料的限制,3D打印主要是应用在口腔颌面外科和骨科,后来随着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该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其它临床领域,如神经外科、肝胆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血管外科、整形外科等等[14]。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数码图像处理和三维仿真视频等相关技术手段,在特定场景内生成与真实环境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高度仿真的模拟化数字化环境[15]。近20年随着VR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VR已经被运用到各行各业,因为其特有的场景还原和互动参与的特点,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6]。VR技术已经被应用在虚拟手术系统、临床医学教育、远程医疗会诊、虚拟军事医学和远程灾害救治等方面,并展示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未来的医学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15-17]。
  因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剖基础的复杂性和手术的高风险性,如何利用最新的前沿科学技术为不同的患者制定最优的个性化手术方案设计,同时为手术医生提供最便捷和真实性最高的手术训练平台,为临床教学提高一种创新性的方法,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第一部分3D打印联合VR技术在鼻鼻窦创伤、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3D打印联合VR技术在鼻鼻窦创伤修复和肿瘤术后重建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2019年8月在我科收治的鼻眶筛区外伤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其中接受3D打印联合VR技术进行手术的患者有25例,设为实验组,未接受3D打印联合VR技术而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的患者有25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球突出度和眼眶容积来评估手术修复眼眶的效果,测量眶下孔、颧突、额颧缝的距离来了解面前区、面部立体观和眼眶外侧壁的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咬合关系、开口情况、视力受累等情况,以此了解两组手术方法效果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如伤口感染、移植物移位、鼻塞等情况,以此了解两组手术方式恢复情况的不同之处。
  收集2013年4月-2019年6月在我科收治确诊上颌窦肿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0例。计算传统手术方法和3D打印联合VR手术方法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来评估两种手术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眼球突出度和眼眶容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实验组术后眶下孔、颧突和额颧缝与中线距离差值更小,提示面部结构恢复更理想,3D打印联合VR技术能够使术后复视和植入物移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还可以明显缩短上颌窦肿瘤手术时间和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
  结论:
  采用3D打印联合VR技术在鼻鼻窦创伤和肿瘤外科中比传统手术方法,具有精准度高、损伤小、耗时短、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鼻科领域推广。
  第二部分3D打印联合VR技术在头颈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3D打印联合VR技术在头颈外科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9年9月在我科收治的确诊颈动脉体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3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传统手术方式组,3D打印联合VR技术辅助手术方式组。通过测量两种手术方法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来评估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
  结果:
  3D打印联合VR技术可以明显缩短颈动脉体瘤患者的手术时间,并且术中出血量有明显的减少。
  结论:
  采用3D打印联合VR技术在头颈外科中对颈动脉体瘤行手术治疗,比传统手术方法,具有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案、手术进行更加顺利、术中损伤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在头颈外科推广。
  第三部分3D打印联合VR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和耳科手术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D打印联合VR技术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和耳科手术训练中的应用。
  方法:
  将我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学生共68人分为实验组(34人)和对照组(34人)。实验组采用3D打印联合VR技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标准化OSCE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两组学生随机选取10人进行VR模拟耳科基本手术训练,采用学习曲线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采用SPSS20.0对组间数据进行成组t检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有显著差异标准。
  结果:
  实验组标准化临床OSCE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3D打印结合VR技术教学法创新性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效率,增强动手能力和临床技能,且并没有增加学习负担(P<0.05),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实习氛围活跃性和师生互动性无明显差异(P>0.05)。学习曲线对比可以得出实验组学生能够较早的学会并熟练掌握模拟耳科基本手术操作技能。
  结论: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3D打印联合VR技术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并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技能,而VR模拟耳科手术训练能够明显优化耳科医师的学习曲线,提高学习效率,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生物钟基因在颅脑损伤后睡眠紊乱患者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后期可出现的睡眠紊乱,是困扰其生活的重要后遗症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干预办法,给患者生活造成诸多困扰。有研究表明,生物节律紊乱是影响睡眠的非常重要因素。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主要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后期出现睡眠紊乱与中枢生物节律的关系。  方法选取28例轻或中型颅脑损伤后期患者,按临床症状分为睡眠正常和睡眠紊乱分为两组,每
研究背景  卵巢癌是三大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但是预后最差死亡率最高,因此深入探索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发现有效的治疗靶标,刻不容缓。代谢重编程是肿瘤新的“十大特征”之一,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等多种生物学行为。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主要体现为糖酵解与脂肪酸合成的异常活跃,以支持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侵袭、转移及其对化疗的抵抗。因而阐明肿瘤代谢重编程的发生机制,对于开展以代谢为靶标的治疗具有十分
学位
目的与意义:  肺及支气管肿瘤的5年生存率仅为19.4%;近57%的病例在确诊时就已发生转移,而该人群5年生存率为5.2%。因此,肿瘤转移为肺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肿瘤转移机制,对改善肺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转移的发生可基于一系列侵袭-转移级联反应,而上皮间质转化可促使上皮来源肿瘤细胞获得侵袭、抵制凋亡、播散等有助于细胞转移的能力,从而参与侵袭-转移级联反应的大部分过程,发挥调节肿瘤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治疗策略是溶栓等血液再灌注以及神经保护治疗。然而血栓自溶与溶栓治疗继发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却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成为病情加重的关键因素。CI/RI的病理机制复杂,并且互为因果,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快速的逐级连锁反应,这些反应主要包括能量障碍、兴奋性氨
会议
期刊
背景:  异常活跃的有氧糖酵解,即著名的“Warburg效应”,是肿瘤细胞最显著的代谢特点,其主要表现为:即使在氧气充足的状态下,肿瘤细胞仍主要以糖酵解方式代谢葡萄糖并产生大量乳酸,而非通过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方式代谢葡萄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有氧糖酵解增强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高度相关,主要通过如下机制参与肿瘤恶性进展:首先,葡萄糖经糖酵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为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提供氨基酸、核苷酸及脂类
学位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急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社会节奏的加快,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随之逐年升高。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外的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3大慢性疾病之一。长期的慢性高血糖,可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发病后的10年左右,30%~40%的人会发生至少一种并发症,而且并发症一旦产生,用药物来治疗很难逆转。长期的慢性高血糖会导致很多并发症,其中,心血管并发
报纸
卵巢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位居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病因的榜首,5年生存率不足40%。由于卵巢癌疾病本身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等特点,早期诊断卵巢癌较为困难,绝大多数患者因肿瘤晚期并发症方能发现本病,此时,患者已出现疾病进展或广泛转移,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因此,寻找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特异而高效的靶向分子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Dysbindin蛋白,又名营养不良性短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