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FSEC在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两大癌症,许多因素可导致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研究发现存在前列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另外,一级亲属中患有这两种癌症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寻找这两种癌症中的共同的致病基因为探究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硒代半胱氨酸t RNA特异性真核延伸因子(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selenocysteine-t RNA specific,EEFSEC)编码的蛋白是一种全细胞定位蛋白,参与硒蛋白的合成。许多癌症的发生与真核延伸因子相关,但是EEFSEC作为真核延伸因子家族的一员,其在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中的功能,至今还未见报道,因此探索EEFSEC在这两大癌症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对于寻找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研究EEFSEC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利用前列腺癌样本数据库分析了EEFSEC的表达水平,发现其在前列腺癌样本中高表达,且EEFSEC高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相关。随后收集并分别检测了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前列腺癌细胞系中EEFSEC的表达水平,结果进一步证明EEFSEC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进一步分析了EEFSEC在前列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发现在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中敲低EEFSEC可显著降低c-Myc和CCNB1的表达水平,而促进p15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并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此外,本论文还初步探究了EEFSEC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乳腺癌细胞分为激素受体阳性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敲低EEFSEC可抑制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但不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不同于前列腺癌,敲低EEFSEC能够促进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迁移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EEFSEC与雌激素受体的核亚型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存在表达正相关性。在MCF-7细胞中敲低EEFSEC可显著降低ESR1的蛋白表达水平。相应地,过表达EEFSEC可增加ESR1的蛋白表达水平,提示EEFSEC可能通过调控ESR1的表达来发挥作用。随后,本研究检测了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发现敲低EEFSEC可明显减弱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EEFSEC对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十分重要,其可通过影响周期相关蛋白c-Myc的表达进而调节前列腺癌的进程。敲低EEFSEC可抑制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而不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EEFSEC可影响ERK1/2的磷酸化水平进而调控ESR1介导的基因转录,提示EEFSEC参与调控了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进展。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据GLOBOCAN统计,消化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居于高位,并且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胃癌(Gastric cancer,GC)、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始终位于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前5的癌症行列。消化道癌症发病的诱因多,发病机制也涉及不同的基因表达及多种信号通路的变化。消化道癌症早期不易被诊断,导致
学位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是一类以异戊二烯为基本结构单元的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多,结构多样。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萜类合成酶(Terpene synthase,TPS)是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因子。除了典型的植物萜类合成酶,在江南卷柏中首次发现了微生物型萜类合成酶(Microbial terpene synthase-li
学位
附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子根的加工品,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重要药用价值。近年来附子种植已成为陕西汉中地区重要经济产业。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害及连作障碍等问题已严重影响附子产量和质量,不合理施肥且盲目用药等现象更是成为困扰附子种植业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在汉中市城固县附子种植区开展系统调查,运用病害诊断、致病菌分子检测及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并结合气候及土壤环境数据,从附子主要病原鉴定、附子
学位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ex A.Murray)Rchb是兰科(Orchidaceae)白及属(Bletilla)多年生药用植物。白及入药部位为其干燥假鳞茎,因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在临床常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等症的治疗。白及喜阴,最佳适生环境为山坡、林缘,因自然资源短缺造成了人工种植规模日益扩大,且逐步形成了“南药北移”的趋势,使得白及在
学位
Herbaspirillum huttiense 5-28(草螺菌H.5-28,简称为H.5-28)是本实验室从药用植物附子中分离出来的一种Herbaspirillum属细菌。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草螺菌H.5-28可以缓解外源病原体对植物造成的病害,但是该菌调控植物抗病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本文以烟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给烟草接种草螺菌H.5-28和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
学位
附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主要分布于中国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其关键次生代谢物生物碱的含量是衡量附子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附子最主要的药效成分。附子生长及生物碱的积累除了与自身遗传特性密切相关外,与附子根际土壤养分同样密切相关。然而,附子传统施肥方式主要为过量施加氮肥或复合肥,不仅容易造成土壤养分中氮、磷、钾含量超标和土壤板结,引发土壤
学位
Guamerin是从日本医蛭中鉴定的一类抗凝血物质。它与Antistasin属于同一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由一个或多个Antistasin-like结构域组成。目前对Guamerin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作用模式上。本研究采用Pacbio测序平台分析了宽体金线蛭的全长转录组,筛选了新的可以产生抗凝血蛋白的基因,并筛选出了其Guamerin基因。并在转录组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克隆了菲牛蛭的Guamerin
学位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丹参蕴含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其药用部位为根茎,有效成分主要是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丹参酮类和酚酸类次生代谢产物。丹参分布范围广泛,不同地区形态差异明显,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随着人们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它的商业价值逐渐被认识到,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是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人工种
学位
报纸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也是利用现代医学技术进行多方面研究的主要中药之一。丹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为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丹酚酸类化合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丹酚酸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通路不断得到解析,但是丹酚酸B合成通路的下游途径仍未明确。有学者推测漆酶催化迷迭香酸(RA)生成丹酚酸B(Sal B)。漆酶(Laccas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