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蝉唾液腺比较转录组及触角转录组研究(半翅目:蝉科)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枯蝉Subpsaltria yangi隶属于半翅目、蝉科,是中国特有物种。该种稀有昆虫分布范围小,以刺吸式口器取食植物木质部汁液。陕西种群主要取食酸枣Zizy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而宁夏种群取食斑子麻黄Ephedra lepidosperma C.Y.Cheng(Ephedraceae)。斑子麻黄含有麻黄生物碱,可以刺激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肌肉收缩。截止目前,有关枯蝉选择和转换寄主植物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枯蝉陕西种群和宁夏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对其唾液腺和触角进行高通量测序,构建唾液腺中差异基因表达图谱,筛选消化和解毒相关差异基因,并鉴定触角中嗅觉相关基因,发现与枯蝉寻找和适应寄主相关的重要基因。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3个枯蝉地理种群的唾液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66.7 G高质量的测序数据,经拼接得到180,765个独立基因(Unigenes)。经微卫星位点(SSR)预测,在48,173个Unigenes中鉴定出64,395个SSRs,其中有11,976个Unigenes含有超过一个SSR位点。对3个种群差异基因两两比较,共得到2,86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贺兰山种群和韩城种群比较组(HL vs HC)有2,208个,贺兰山种群和凤翔种群比较组(HL vs FX)有659个,凤翔种群和韩城种群比较组(FX vs HC)有632个。经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注释分析,并结合基因注释结果,共筛选得到38个消化相关的差异基因和21个解毒相关的差异基因。这些结果表明,贺兰山的枯蝉种群通过调控消化和解毒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适应寄主植物斑子麻黄,这将为以后枯蝉食性分化相关研究提供分子基础。2.从贺兰山的枯蝉种群唾液腺转录组数据库中共搜索鉴定13个完整的胞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基因,经过序列分析发现有6个属于Sigma家族,4个属于Delta家族,还有3个分别属于Zeta、Theta和Epsilon家族成员,未发现Omega家族成员。利用软件对该13个胞质GSTs进行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发现13条GSTs脂溶性指数均超过80,并且疏水性值低于0,预测为亲水性蛋白;Sy GSTd4为胞外分泌蛋白,其余12条GSTs均为胞内非分泌蛋白。GSTs二级、三级结构和活性位点分析结果揭示了枯蝉取食斑子麻黄后的催化特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枯蝉对寄主植物有毒物质的代谢机制及麻黄生物碱毒理作用相关研究提供了信息。3.本研究对枯蝉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共筛选获得10个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基因、10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基因、8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29个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OR)基因、13个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IR)基因和7个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基因。利用软件分别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了嗅觉感受基因重要的理化性质。利用q RT-PCR对3个OBP基因、3个CSP基因和2个IR基因进行组织相对表达量的分析,结果表明,OBPs主要在触角和口器中表现出很高的表达量,CSPs基因在头部、胸部、触角、口器和足中均有广泛表达,ORs基因在触角和头部组织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它组织,枯蝉嗅觉感受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量的差异与其行使的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是枯蝉嗅觉感受基因的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为枯蝉感受寄主植物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中的小麦专化型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一类具有发病频率高、传播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的病害,大面积爆发时可以导致小麦90%以上的减产。一般情况下,病原物入侵植物会引起细胞内Ca2+的变化,Ca2+的时空变化被称作“钙信号”。钙信号通过各种Ca2+结合蛋白传递给转运蛋白、细胞结构蛋白、代谢酶、信号蛋白和转录因子等
学位
叶表皮毛除了对白菜的生理特征和抗逆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白菜外观品质的重要组成之一。GL1(GLABRA1)属于MYB家族转录因子,在表皮毛起始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本实验室前期利用无毛自交系14XS23-20和其有毛突变体14XS23-73对叶表皮毛性状进行了基因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推测定位区间GL1为候选基因。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克隆了GL1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
学位
窄足真蚋Simulium(Eusimulium)angustipes Edwards,1915,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Nematocera、蚋科Simuliidae,是原生动物寄生虫住白细胞虫和鸟类锥虫病的传播媒介,同时还是螺旋体的携带者,其中一些螺旋体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目前,国内外关于窄足真蚋的报道仅限于分类学、生态习性以及流行病学等基础研究,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则鲜有报道。现代
学位
晋陕蒙能源开发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风蚀水蚀交错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大规模煤炭开采以来,在风蚀水蚀侵蚀严重基础上,叠加上强烈的人为活动,致使该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与严酷。“七五”期间,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查明该区土壤侵蚀最严重的根源与分布特征,首次提出了风水水蚀交错带的概念与界限。1995中科院水保所组织了“神木东胜矿区一二期环境效应考察”,
学位
RNA沉默抑制子通过抑制或者干扰寄主RNA沉默通路,提高了病原物侵染效率。到现在,研究已表明病毒、细菌和真菌均可编码RNA沉默抑制子。沉默抑制子的研究在揭示病原物与寄主互作,以及在病害防控上均有较大意义。植原体也可能也编码RNA沉默抑制子去提高自身侵染的效率。但到目前,植原体上没有RNA沉默抑制子相关的研究报道。随着小麦蓝矮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我们鉴定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对小麦蓝矮植原体编码的分泌
学位
遥感技术在林业上的广泛应用使大尺度范围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成为可能,多光谱遥感数据在森林冠层信息的获取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地物的空间结构信息则可以由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已有不少学者通过将多光谱数据中提取出来的植被指数与由LiDAR点云数据中提取出来的LiDAR变量融合起来反演森林地上生物量,但是目前采用影像纹理信息和LiDAR数据的融合数据估测生物量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大野口林区为研
学位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危害小麦安全生产。由于小麦条锈菌变异快,导致抗病品种抗病性不断丧失,引发病害频繁发生。作为活体营养专性寄生真菌,小麦条锈菌在侵染过程中向寄主细胞释放效应蛋白调控寄主的免疫反应,促进病菌致病。因而,解析效应蛋白的转运与作用机理对揭示病菌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病菌效应蛋白的功能与致病机理研究
学位
刺吸式昆虫唾液腺分泌的蛋白质不同程度参与了寄主营养物质的吸取与消化、植物防御机制的抵抗与抑制以及植物次生有害物质的氧化和分解。唾液腺也是病原体离开介体进入寄主植物前的最后一个“战场”。因此,对唾液腺的生理研究是探索病原生物——介体昆虫——寄主植物互作机制的最重要的环节。小麦矮缩病毒(WDV)是小麦矮缩病的病原物,以持久循环非增殖方式利用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Linna
学位
细菌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分泌系统用于效应子的外泌。Ⅵ型分泌系统(typeⅥsecretion system,T6SS)为革兰氏阴性菌中新发现的一类分泌系统,在人类致病菌、动物致病菌以及植物致病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显著影响病菌的致病力。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已成为世界猕猴桃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本研
学位
樱桃果实营养丰富,但采收后容易腐烂变质,影响果实的食用及贮藏品质。本文以‘红灯’和‘先锋’甜樱桃为试材,根据果皮色泽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综合判断,将樱桃划分为六成熟(粉色)、七成熟(浅红色)、八成熟(正红色)、九成熟(紫红色)四个采收成熟度,在0±1℃、RH90±5%条件下进行贮藏,每隔10 d取样,研究贮藏过程中不同采收成熟度樱桃可溶性固形物、呼吸速率、硬度、色彩饱和度、抗坏血酸、钙、镁、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