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和平外交新理念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时代潮头,审时度势,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数次外交场合中,发表一百余篇讲话和文章,期间提到600多次“和平”。“和平”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理念的代名词。和平外交新理念的提出,为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明确了方向。为了呼应时代理论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回应现实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主要围绕“十八大以来和平外交新理念从何处来”、“当代中国和平外交新理念是什么”以及“和平外交新理念有怎样的时代价值”这一主线展开。
  首先,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中国贯彻和平外交理念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和平外交新理念的提出不仅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和平外交理念发展和落实也为新时代下的和平外交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基础。其次,揭示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和平外交新理念的主要内容。具体从和平外交新理念的时代基础、内涵以及新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再次,阐明了和平外交新理念在中国外交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十八大以来,在和平外交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外交实践,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打造新安全观、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每一个外交实践都铿锵有力地反映和证实了和平外交新理念。最后,探讨了十八大以来和平外交理念的时代价值。和平外交新理念的发展落实,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对中国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章期望通过理论化、系统化、全面化地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和平外交新理念,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系列具体举措以及进一步提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认识。
其他文献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因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意识也由此催生。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但是长期把视线聚焦在经济发展上,生态环境由于未受到重视而遭到肆意破坏。虽然近些年来,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理想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人
话语是思想的外壳和情感的再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彼此相互理解的有效媒介,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伴随而来的多元化、个性化、娱乐化话语需求的“陌生人社会”对过去“熟人共同体”逐渐解构,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与渗透,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与冲击,话语场域的不断开拓与更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有待提升。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窘,从在国内外广受欢
期刊
期刊
期刊
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也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刘伯承以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能,组织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不仅战功卓著,对军队建设也做出卓越贡献,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兵之胜败本在于政”,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政治工作,认为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刘伯承作为坚贞的共产主义者
学位
重视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聚焦新时代,立足新方位,突出强调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根本上筑牢党的思想防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  新时代背景下,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回答时代之问。关注思想建党,深化思想
期刊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和灵魂。坚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是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精髓。1845年,从批判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何为世界的本原出发,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解释世界是不够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当我们回顾近五百年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总是不能不追溯到王阳明及其“致良知”学说。致良知学说坚持“知行合一”,强调在做中体悟、在事上磨炼来致良知。由此看来,二者都将无畏无惧探索真理、身体力行
学位
生活世界是验证人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各个时代的哲学界广泛研究且普遍指向的概念。古希腊时期,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促使哲学家们发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意识到对象和人有主客二分的关系,从而展开向“本体论”的探秘。中世纪经院哲学所引发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随着人类启蒙意识的觉醒发生了主体性的转向。近代自然科学,在击倒上帝权威的同时,推崇客观主义的实验证明,但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对立关系使得哲学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