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分泌生物硝化抑制物(MHPP)的机制及其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h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中氮肥的施用是影响全球氮素循环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促进作物增产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硝化作用是导致土壤中氮素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铵态氮肥经过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后,只有一小部分为植物所吸收,而大量的硝态氮被淋失,或经反硝化作用形成氮氧化物进入大气,这不仅导致氮肥利用效率降低,同时也引起了水体富营养化、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等问题。硝化抑制剂能专一抑制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在一些发达国家应用广泛,由于生产成本高,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并没有得到推广。目前,在农作物中发现高粱具有分泌生物硝化抑制物质——对羟基苯丙酸(MHPP)。因此,本试验利用高粱水培试验研究了高粱分泌生物硝化抑制物MHPP的机制,研究内容主要是不同氮素形态对高粱分泌生物硝化抑制物MHPP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其次,通过大田试验、盆栽试验、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测定了高粱分泌的生物硝化抑制物的实际应用效果,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硝化抑制剂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及其对土壤中铵硝浓度变化和温室气体N2O排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高粱在不同的氮源下水培后,铵态氮营养下的高粱根系大量分泌生物硝化抑制物MHPP,而硝态氮营养下的高粱根系几乎没有分泌MHPP。并且,MHPP的分泌速率随着铵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2.利用对质子泵具有激活作用的壳梭孢菌素(Fusicoccin)和抑制剂钒酸盐(Vanadate)处理高粱根系后发现,壳梭孢菌素能提高MHPP的分泌而机酸盐则导致其分泌降低,统计结果发现,高粱分泌MHPP与根系分泌质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3.大田试验中,种植高粱的土壤中铵、硝浓度分别为33mg/kg、98mg/kg,而对照种植玉米的土壤中铵、硝浓度分别为28mg/kg、119mg/kg;盆栽试验中,种植高粱的土壤中按硝浓度分别为17 mg/kg、208 mg/kg,而对照种植玉米的土壤中按、硝浓度分别为13mg/kg、240 mg/kg;室内土壤培养试验中,添加高粱根际分泌物的土壤中的铵态氮浓度高,硝态氮浓度低,而对照土壤中的铵态氮浓度下降较快,硝态氮浓度增加也较快。4.生物硝化抑制物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抑制土壤N2O的排放。大田试验中,种植玉米的对照土壤排放N2O的峰值为244 μgN m-2 h-1,而高粱处理排放冷值为148 μgN m-2 h-1;盆栽试验中,没有明显的排放峰,但对照盆栽玉米的N2O排放通量明显高于盆栽高粱;室内土培试验中,对照的N2O排放峰值为20Oμg N m-2 h1,而添加高粱根系分泌物的N2O排放峰值为18 μgN m-2 h-1。本研究结果说明,高粱在铵态氮营养下分泌的硝化抑制剂MHPP受铵的诱导,并且通过细胞膜质子泵的活性对其分泌加以调控。并且这些硝化抑制剂对土壤中的硝化作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对后续的硝化作用产生的N2O排放也具有抑制效果。
其他文献
打开1994年5月8日的《北京日报》,顿时被这天《星期刊》头版的“八珍闹商海”吸引住了。这不仅因为它写了八位“闹海”的女性.也不是因为八位女性的名字都恰巧有一个“珍”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城市信息系统与市场经济的多重相关关系,反思了过去我国城市信息系统建设的误区和落差,最后提出了信息系统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对接应采取的措施与步骤。 This
以现代教育的进步和发展为背景,教育事业彰显出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线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数学是学生求学路程中最主要的学科之一,教师在教
试验选用石硖龙眼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不同施用量的氯酸钾及氯酸钾与多效唑混施进行处理,目的是研究其对植株矿质元素、C/N比值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诱导反季节成花的关系,以及
由于传统堆肥技术容易造成大量的氨气挥发,导致堆肥成品中氮素含量下降,产品质量下降。因此对传统堆肥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是国内外有机肥料研究的重要方向。本课题在对不同类
针对坝上地区蔬菜产业化规模的扩大以及蔬菜硝酸盐污染的问题,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微区试验,从水肥耦合的角度,重点探讨了水肥耦合效应对收获期西芹硝酸盐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了
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土壤养分则是影响生产力以及土壤健康的重要因子。从第二次土壤普
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各种信息,为受众提供指导、服务、娱乐,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职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除了发布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等职能外,十分重视发挥新闻传播的指导作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改革后的新增内容,这部分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教者如何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说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困惑.为此,笔者重新研读了教材和新课标,反复设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