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华北日侨问题研究(1871-1946)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是近代日侨在华史的起点。从此,日人旅居中国有了近代国际法意义上的根据和保障,其侨民的合法地位也得以确立。此后,伴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步步深入,日人也不断渗入到华北地区。本文即以近代华北日侨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日本向华北的移民及其特点、华北日侨的职业及其组织、日侨与日本谋占华北的关系以及战后日侨的遣返等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以祈弥补国内学术界对华北日侨研究的不足。   日本向华北地区的移民,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九一八”事变之前的缓慢发展期,“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之前的逐渐扩散期,“七七”事变后至日本战败之前的急剧增长期。早在晚清时期,就有日侨在华北居住,但数量不多且变动较小。进入20世纪后,日本在加紧侵略中国的同时,还积极推行殖民政策,于是日本移民开始源源不断的进入华北地区。特别是在“七七”事变之后,为配合其侵华的国策,日人很快大举移民至其占领区,华北日侨人数因而急剧增长。日本向华北地区的移民,从分布来看,华北各城市是日侨的主要聚居地;从移民规模及组织性来看,“七七”事变是日本向华北移民的一道分水岭;从移民动因看,日本向华北的移民带有浓厚的政治、经济、军事目的;日侨还是构成不同时期华北外侨人口变化的决定因素。   人口迁移是一种与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相互关联的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就近代日本向华北的移民而言,它是在多个层面的动机的共同推动下进行的。日本向华北地区的移民,是日本谋占华北的重要手段;是日本排解国内矛盾与危机即“人口问题”与“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日本政府对向华北地区的移民活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推动;海外移民的受限则间接推动了日本向华北的移民;日本在中国所拥有的治外法权也吸引着日本移民的不断到来。   作为日本政府所鼓励的扩张性移民,华北地区的日本移民主要由出于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的移民组成。此外,还有一些因从事宗教及文化活动等原因而来到华北的日侨。这些日侨在华北地区所从事的职业可谓多种多样。他们所从事的职业由最初的小商业、服务业等最终发展至广泛而周全,特别是到中日战争期间,日侨的职业类别繁杂,涉及到华北沦陷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为确保经济上的优势及追求更多的政治权益,华北日侨成立了众多的社团组织。在进入华北地区不久,日侨即相继成立了以居留民团为主的各种自治组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特别是日本居留民团,可谓是在中国境内的“小日本”。从本质上看,日侨的社团组织是在日本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形成的,是日本殖民扩张的一部分。   在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下,日侨的活动与华北社会问题密切相关。20世纪30年代,出于图谋华北的需要,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日侨在华北地区猖狂的进行烟毒买卖及走私等活动,给华北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堪称日本侵略华北的“先锋”。在沦陷时期,日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了华北沦陷区的“开发”之中,将经济活动的触角深入到了华北社会的各个角落;在日本占领军对华北民众的奴化教育中,日侨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华北日侨还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大东亚圣战”之中,除积极以财力、物力协助日军作战外,部分日侨直接转化为日军战斗人员。总之,在日本当局殖民政策的推动下,华北日侨尾随日军而来,他们给全华北的人民带来的是“日本军队而外的劫掠,战争而外的祸害”。华北日侨为所欲为,给中国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使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如何处理滞留在华的大批日侨成为战后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该问题上,中国政府从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出发,提出了“以德报怨”的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将在华日侨集中、管理,并最终平安的遣送回日本。北平市对日侨的遣返工作,是战后华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日俘侨大遣返中的一个典型。北平市在日伪时期是日人的聚集地之一。战后,北平市日侨集中管理处应北平市遣返日侨的需要而成立,随即着手开办了西郊日侨集中管理所、西苑日侨集中管理所、东城日侨集中管理所等三个日侨管理所。之后管理处及各管理所即遵照上级的政策,全力以赴的展开了一系列复杂而颇有成效的工作:策划拟订组织规程及办事细则并予以实施;由西苑、西郊、东城三所办理集中、管理等各项事务;保障日侨的安全,采取诸多措施对其进行教育以纠正其谬误思想;根据实际需要对相关的日籍技术人员予以留用,利用日侨从事清洁工作;并最终将日侨平安遣送回国,顺利完成遣侨任务,管理处也随之结束。在遣返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以德报怨”政策的贯彻执行及对日侨的宽厚仁爱表现了其博大胸怀。   本文结论认为,与正常的国际移民不同,近代日本向华北的移民,属于带有侵略性的殖民活动。近代以来日本向华北的移民及其活动是日本侵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日本侵华政策的参与者,华北日侨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责任。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由传统教育步入近代西式教育的开端,作为教育行为中介的教科书乃新教育制度实施的必备工具,为迎合教育制度改革的新式中国历史教科书则应运而生。这批
本文以一个江南市镇为例,试图讨论太平天国后期地方政治建设的情况。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讨论太平军到来前该镇的政治结构与军事化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讨论太平军征税
学位
本文试图对民国年间中学国学教材做较系统的梳理,分析其编纂体例、内容结构,以此来反映民国时期“国学”所受西方学科体系的冲击以及国学思潮的社会影响,并对当今中小学的国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是中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南隔图们江与朝鲜邻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是朝鲜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秦汉河东文化直接继承先秦时期以法家文化为主体的晋文化。河东落入秦人之手,秦人重视其战略地位,加之秦国本身强烈的法家政治特色,强化了河东地区的法家文化。这是秦汉河东
光学微谐振腔是指尺度可与光波长比拟且具有高品质因数Q的谐振腔.目前人们制备的光学微腔主要有F-P谐振腔、小球、微盘、微环等.实验中制备光学微谐振腔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其Q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清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其中,教育改革在民间力
为进一步提高照明电器的质量,促进我国照明电器产品的国际大循环,实施对部分照明电器产品“3C认证”的新举措,满足广大照明电器(光源、灯具、配套电器及元器件)生产企业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