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不断进步,精神健康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19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目前,我国抑郁症患病数量已逾5800万,占人口总量的4.2%。WHO预测,2020年我国公共卫生最大的负担将是郁症类的精神疾病。心理健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关乎健康的个体问题,它更是足以影响和谐的社会问题。大众媒介作为信息传递者,通过新闻框架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凸显,进而影响受众对该疾病或疾患的认知。
本文以新浪网2014-2019年间172篇抑郁症报道为研究样本,运用臧国仁三层框架理论,分析媒体报道抑郁症的新闻框架,在媒体报道框架和受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新浪网所呈现的抑郁症患者形象,并通过与抑郁症患者和精神科医生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阅读抑郁症相关著作,试图分析更为接近真实的抑郁症患者形象,将其与媒介形象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关于抑郁症的报道以事实陈述框架和呼吁关注框架为主,积极抗争框架和医疗与制度框架为辅;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主题框架随着时间而不断合理,深度报道也有所增加。整体来说,我国媒介抑郁症议题如今已经进入“科学时期”,并开始向“人性时期”迈进,但是距离真正地“人性时期”和“政治时期”还有一定的距离。抑郁症媒介形象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是抑郁症报道的新闻框架。在媒介真实的影响下,受众激活或者重构认知框架主动建构主观意义的媒介形象。本文在媒介报道框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新浪网所呈现的抑郁症媒介形象为悲观消极自杀自残者,值得同情关爱者,妨碍社会秩序者,积极抗争者。与媒体报道框架一致,悲观消极自杀自残者和值得同情关爱者是媒体呈现的主要形象;妨碍社会秩序者和积极抗争者次之。媒介形象与真实的抑郁症患者敏感且自卑、积极努力生活、立体鲜活的“正常”人的形象有一定出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挖掘出新浪网抑郁症报道主题呈现片面化和报道结构简单化的问题,进而引出几点思考和建议:媒体在报道抑郁症时,应合理报道框架,平衡报道;拒绝猎奇,注重社会效益;科学归因,深度报道;政策解析,多方位报道。以此构建更为合理的抑郁症新闻报道框架,塑造全面客观的抑郁症患者形象,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的认知,弱化偏见与病耻感,促使媒体进行更为专业且有助于抑郁症疾患康复的新闻报道。
本文以新浪网2014-2019年间172篇抑郁症报道为研究样本,运用臧国仁三层框架理论,分析媒体报道抑郁症的新闻框架,在媒体报道框架和受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新浪网所呈现的抑郁症患者形象,并通过与抑郁症患者和精神科医生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阅读抑郁症相关著作,试图分析更为接近真实的抑郁症患者形象,将其与媒介形象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关于抑郁症的报道以事实陈述框架和呼吁关注框架为主,积极抗争框架和医疗与制度框架为辅;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主题框架随着时间而不断合理,深度报道也有所增加。整体来说,我国媒介抑郁症议题如今已经进入“科学时期”,并开始向“人性时期”迈进,但是距离真正地“人性时期”和“政治时期”还有一定的距离。抑郁症媒介形象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是抑郁症报道的新闻框架。在媒介真实的影响下,受众激活或者重构认知框架主动建构主观意义的媒介形象。本文在媒介报道框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新浪网所呈现的抑郁症媒介形象为悲观消极自杀自残者,值得同情关爱者,妨碍社会秩序者,积极抗争者。与媒体报道框架一致,悲观消极自杀自残者和值得同情关爱者是媒体呈现的主要形象;妨碍社会秩序者和积极抗争者次之。媒介形象与真实的抑郁症患者敏感且自卑、积极努力生活、立体鲜活的“正常”人的形象有一定出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挖掘出新浪网抑郁症报道主题呈现片面化和报道结构简单化的问题,进而引出几点思考和建议:媒体在报道抑郁症时,应合理报道框架,平衡报道;拒绝猎奇,注重社会效益;科学归因,深度报道;政策解析,多方位报道。以此构建更为合理的抑郁症新闻报道框架,塑造全面客观的抑郁症患者形象,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的认知,弱化偏见与病耻感,促使媒体进行更为专业且有助于抑郁症疾患康复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