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调停使命之东北调停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是二战胜利后的第一年,也是牵系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面临战争与和平的历史抉择,国共关系的处理问题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和当时的远东国际关系格局。此时马歇尔带着和平的使命来调处国共之间可能引发的内战,而马歇尔调处使命的重点和难点是东北问题。本文通过对1945年12月马歇尔来华,到1947年1月离开中国这段时间,马歇尔对中国东北的调停过程作了简单的梳理,尤其是对调停开始到东北六月停战这一段时间马歇尔对东北内战的态度和奉行的策略以及东北调停的成功与失败作了粗浅的探讨。纵观马歇尔东北调停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5年12月至3月,经历了马歇尔与国共之间的初次会谈、一月谈判、政协会议和整军谈判几个时期,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使中国局势包括东北局势暂时得以稳定,国共冲突得以控制,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局面,在这一阶段马歇尔对东北的调停是积极有效的;第二阶段是1946年3月至6月,从有名无实的东北军调小组徒劳地调停到东北战事愈演愈烈,直至于事无补的六月停战,在这一阶段,协议不断遭到践踏,冲突逐步升级,调停陷入僵局,最终爆发全面内战:最后一阶段,1946年7月到1947年1月,表面是谈判,实际是战酣,所谓调停已并无实际意义。本文在论述中,主要侧重于对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东北调停。笔者认为马歇尔在调停过程中始终愿意保持客观公正的调处态度和方式,只不过马歇尔的个人意愿和美国的政策之间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使得马歇尔越到调处后期越具有压共助蒋的倾向。在调处过程中,东北若停战,则关内相安无事,东北若大打,关内就容易兵戎相见,东北内战是国共内战的缩影也是影响全局的关键。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一个独立的政党,在东北问题上又都十分看重,都希望在停战谈判中获得更多的权益,最终的结果是国民党认为马歇尔没有全力支持国民政府,共产党责怪马歇尔是促蒋挑起内战。在调处时期,大多数时期是共产党处于优势,国民党自恃武力,经常最先发难,导致马歇尔在个人情感上往往同情共产党,责怪国民党,但出于美国战略利益考虑,马歇尔又实际上支持国民党,逼迫共产党。由此,形成了复杂的、矛盾的、变幻的东北局势。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东北问题上支持国民党,使得国民党最终敢于发动内战。苏联采取不干预政策,对中共也有很大助力,它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美国对东北国民党军队的援助,也提供了中共要求美国完全退出中国的有力借口。总之,东北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在当时国际环境中,在马歇尔所代表的美国的影响下,又成为美苏角力的场所。
其他文献
从远古时代人类就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甄别谎言,辨别真伪。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古代的测谎方式带有很强的主观主义色彩,随着生产力水平地提高,近现代的测谎技术得到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又称松树萎焉病或松树枯萎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原产北美,但该病害首先在日本发现并暴
诉讼费用制度是一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诉权的实现程度。当代世界各国为了降低诉讼成本,使公民更好的接近司法,均展开大规模的司法改革。我国的诉讼
武侠的历史在中华大地延绵千年,从先秦的游侠原型到现在大众娱乐的武侠电影类型,武侠一直是中华民族特别熟悉的形象。武侠电影也是两岸三地乃至全球华人所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
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农业基础设施,水利的发展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承担着农田灌溉和排水的功能,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提供基础性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三农问题”(农民、农村、农业)的关注,农村教育和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了人们谈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举国上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
刑法解释问题是一个亘古而常新的法律难题,不仅关乎刑法的生命力,还关系到公民的生命与自由。本文立足于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试图对刑法解释的立场和方法问题进行全面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已进入千家万户。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频发的交通事故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疫病频发,疫死率高,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伴随着近代化的加深,经济交往的增多,引发疫病的因素也更加复杂和多样。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
19世纪的意大利受到受到欧洲浪漫主义文化的影响,以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威尔第、普契尼为代表的知名歌剧作曲家们立足意大利歌剧百年的传统,创作了一部又一部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