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楚竹书(二)》文字考释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owen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已陸續公佈了五冊28種材料,其豐富的文字資料和文獻內容在古文字學、歷史學、哲學、文獻學等諸多相關學術領域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烈的討論,掀起了楚簡研究的又一次高潮。本篇論文以《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以下簡稱《上博楚竹書(二)》)為主要研究對象,分为緒論、文字雜釋和附錄三部分。緒論簡單介紹了《上博楚竹書(二)》的相關文獻材料和研究概況。文字雜釋包含七篇小劄。第一篇通過對楚文字“反”、“攴”、“石”三形的辨析,認爲《容成氏》簡3、簡16之“”字聲旁很可能是一個从石、从又的字。疑“”可釋作“”,讀為“役”和“疫”;或可釋作“遐”,讀為“徦”和“瘕”。第二篇通過對楚文字“則”(从鼎)、“貝”二形的考察,指出《容成氏》簡39之“”字與“則”並無關聯,原隷作“”欠妥,當隷作“”,郭店《語叢四》簡26“”字、包山簡158“”字同。《容成氏》“”字可從白於藍先生讀作“貶”,其義與典籍“惠而不費”之“費”相當。第三篇改釋《容成氏》簡6“”字為“覜”(原隷作“頫”),並討論了“頫”、“覜”兩字在形音義上的關係。第四篇對《子羔》簡11之“”字及本篇其他一些从“”之字作了分析,指出“”很可能是“土”形的繁化,其在“童”、“”、“”三字中為增繁無義偏旁,在“者”字中疑有表音作用。第五篇為《魯邦大旱》衆庶字作“”引證了更爲原始的甲骨文字形。第六篇討論了古文字“須”、“寡”二字在字形和語音上的聯係,指出二字很可能是一字之分化。第七篇對上博、郭店等楚簡中“與”、“興”二字及从“與”、从“興”諸字的隷定和釋讀作了討論和辨析。附錄為《上博楚竹書(二)》字表。字表主要由“正編”、“合文”、“重文”、“存疑字”四部分組成。字表以韻部為經,以聲紐為緯,按照諧聲偏旁排比系聯字形,便於字根的探索和文字形體的橫向比較。簡字下注明出處,首標簡稱,次標簡號,再次注簡字在單簡中的出現次序。如《民之父母》第一簡第六字標注為“民1.6”。
其他文献
通过模压发泡法制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发泡材料。运用多孔材料吸声机制分析材料孔隙率及空腔厚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率及空腔厚度对发泡材料吸声性能影响显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公认的一代国学大师。在风云激荡和急遽变迁的近代,梁启超形成了比较独特的传统文化观。研究梁启超的传统文
会议
语境是言语交际的一种客观属性,具有不可超越性,它像“天罗地网”般地笼罩着人们言语交际的全过程。我们研究语境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言语交际,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共时描写和历时考察相结合,在借鉴词汇化、语用频率效应、词类的柔性处理范式等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对比分析、变换分析、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等研
基于立式钢储罐基础设计要点,通过某一工程实例的工程力学详细计算,优化该构筑物基础的结构设计。工程实践证明,唯此才能优化选择立式钢储罐的合理的基础形式,奠定安全生产基
本文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小波变换、分形维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充分挖掘测井序列中所蕴含的地质信息,为煤成气储层的
本篇论文立足于英汉语气系统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汉语语气系统中存在的分歧进行了必要的讨论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尝试性意见和建议。在国内语言学界,有关英汉语气某一
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国内外诸多语言学家在不同的语言学分科中都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从洪堡特关于语言与民族文化精神的精辟论述到语言决定文化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再到近
介绍了卫星DVB接入因特网的应用模式,采用卫星回传信道时的系统组成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利用GDS应力路径三轴仪测定了上海第(4)层软黏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K_0,并利用弯曲元测定了K_0状态下的土体剪切波速和最大剪切模量G0。同时,测定了等向固结应力状态下的剪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