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薪酬体系的分析与优化设计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x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薪酬分配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谨慎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薪酬制度的优化是推动高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教师是高校的核心组成部分,针对高校教师的薪酬体系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推动高校内部改革,为高校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基于薪酬管理和薪酬激励的相关理论,以2012年CJ大学教师薪酬的样本数据为参考,通过研究高校教师薪酬分配的现状和数据模型,努力探索符合高校内部公平性和市场外部竞争性的薪酬体系,并提出了相关的绩效考核方案和保障机制。本文的研究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这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着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的意义。薪酬是人们劳动产物的一种具象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教师薪酬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事稳定性和教学质量。文献综述部分从薪酬管理和激励机制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国内外在薪酬研究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本文首先结合社会实际情况,从高校薪酬现状出发,提出优化设计高校薪酬体系的设想。第二章主要是对薪酬激励相关理论的介绍和梳理。由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引出了薪酬收入的分配问题,人力资本理论可以从员工的教育及培训角度解释不同岗位之间工资存在差异的原因,不仅关系到薪酬收入的分配,还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激励。接着通过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说明了固定收入在激励功能方面的局限性,强调了浮动薪酬的重要性,提出调整薪酬体系结构,扩大浮动薪酬的比例,提高浮动薪酬的边际效用,使劳动者的总效用趋于最大化的构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依据人的各种需求,研究人的行为,探索对人有效的激励因素,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类行为和心理之间存在的规律。弗鲁姆期望理论以期望和效价的概念对激励效果展开论述,结合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对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分析,为下面关于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的研究做准备,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论文分析问题的重点部分。先对CJ大学的基本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接着基于第二章中的理论,将高校教师的薪酬分为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两个类别,并论述了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的界定、激励效果、划分方式,以及这两个类别在CJ大学薪酬状况中的具体体现,说明了浮动薪酬中奖励绩效的重要性。在CJ大学教师奖励绩效状况分析这一节中以奖励绩效部分为重点,先是以教师奖励绩效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教师奖励性绩效差异性分析来说明教师奖励绩效整体存在的差异,接着分析了不同职称和工作量对奖励绩效的影响,最后运用SPSS19.0软件对2012年CJ大学教师各专技级别的薪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第四章是对前面所提出问题的一个解决过程。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以高校的发展战略为导向,遵循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的原则,从基本薪酬和奖励绩效2个方面提出了CJ大学教师薪酬的定价模型,为优化薪酬体系、确定合理的薪酬水平提供了建设性的设计。第五章是解决问题这一步骤的延伸。重点介绍了教师薪酬体系实施过程中的保障机制,包括绩效考核的方案以及确保高校教师薪酬分配体系的透明化、合理性、动态长效性等保障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方蛇胆川贝散治疗感冒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共76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通过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首先,对两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种面向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它的特点主要包含简洁、易于操作、安全性能高等。它所进行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招聘管理、人事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考勤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南京上学。南京市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确保符合规定的外来务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
本文运用实物期权理论研究中国风电CDM项目的投资收益评价。在研究中将CDM项目的投资视为一个递延期权,由于该期权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都具有投资可行性。因此,通过求解该期权
恐怖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现实现象,但是具有文学意味或者文化意义的"恐怖"一词却并不是所有民族的文学都具备的。在西方文学与心理学中,"恐怖"一词具有邪恶的表面特征、不可思议的美
校园文化是学校个性品格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大学作为百年名校,在利用发展传统媒体基础上,构建并利用微博、微信、“铁塔青梅”等为一体的移动新媒体信息平台网络,营造具有河大特色的校情文化和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移动新媒体平台势在必行  首先,移动新媒体的应用已成为社会主流。进入21世纪以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广泛普及,有力激发了移动新媒体的发展,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