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瘫痉挛状态(Spasticity)是中风病最主要的功能障碍之一,发病率高达80%,多出现在中风后数天到数周。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肩关节内收和肘、腕和手部关节屈曲)和下肢伸肌(髋、膝关节伸直和踝关节跖屈)的肌张力增高,并经常伴有腱反射亢进、阵挛、协同肌-拮抗肌共同收缩、病理征、乏力和疲劳等。由于痉挛的出现,限制了患肢再学习随意运动的能力,甚至会出现“误用综合征”,造成关节挛缩和压疮等,阻碍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偏瘫肢体的痉挛,是当前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神经科和康复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受到世界各国医疗机构的重视。偏瘫痉挛属于中医“筋痹”范畴。祖国医学早在《内经》时期就有类似记载,如“中风”、“筋痹”等,并认为本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调、筋失濡润所致,如《难经·二十九难》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经筋刺法是在“十二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在《灵枢·官针》根据《灵枢》中恢刺的“直刺傍之”和关刺的“直刺左右,尽筋上”而形成的,验之临床,疗效甚佳,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缓解拘挛即“恢筋急”的目的。本研究采用经筋刺法,观察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状态的改善程度,并与传统针刺组相对照,从痉挛程度(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运动功能评定(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和简式Fugl-Meyer评价(FMA))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氏ADL指数法和简化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几方面,探讨二种疗法对偏瘫痉挛患者疗效,对临床更有效预防痉挛的发生及痉挛的加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1)用区组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偏瘫痉挛患者分为经筋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治疗3周,以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定,上肢以肘关节,下肢以膝关节为观测对象,进行显效、有效、改善和无效四级评判。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经Ridit检验(Z=2.15,P<0.05),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对于痉挛的改善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2)在对患者一般情况对疗效的影响中,研究发现年龄、性别、病情、病性及中医证型对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1),而病程及发病次数对疗效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病程越短、发病次数越少,则疗效越好。(3)在痉挛程度方面:两组临床痉挛指数(CSI)总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总分比较,疗效均有明显改善(P治疗组<0.001,P对照组<0.01),两组治疗后差值比较,t差值=2.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痉挛指数(CSI)各项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在腱反射、肌张力及阵挛方面,疗效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在肌张力及阵挛方面,疗效也有显著改善,而在腱反射方面,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评分差值在腱反射、肌张力及阵挛方面无明显差异。(4)在运动功能评定方面: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是临床上应用最早的半定量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方法,包括躯干、四肢、步态等方面的评定内容,每一项分为5个功能等级。该评定方法的优点是评定全面、细致、既评定息侧,也评定健侧,便于比较。我们发现经治疗后,治疗组在上、下肢Brunnstrom分级评分方面,均有改善;对照组下肢在治疗后在Brunnstrom分级评分方面也有改善,而对照组在上肢治疗后Brunnstrom分级方面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此外在下肢Brunnstrom分级的改善程度方面,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偏瘫痉挛患者在简式Fugl-Meyer评价(FMA)方面,两组上、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方面,疗效要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积分分级比较,均有显著疗效,而两组上、下肢治疗后运动功能积分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氏ADL指数法和简化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首先在Barthel氏ADL评分方面,经治疗后治疗组在ADL的分级改善及评分改善方面,均疗效显著,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而在简化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在简化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且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在进一步对简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各项分别进行对照研究时发现,治疗组治疗后在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及步行能力方面,疗效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在上肢肌力、手肌力及下肢肌力方面,疗效也有显著改善,而在步行能力方面,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评分在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及步行能力方面明显差异,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而在手肌力的改善程度方面,两组疗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