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杂咏诗的文体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99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峤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共存一百二十首单题杂咏诗(即“咏物诗”,又称“百咏诗”,以下简称杂咏)。李氏的杂咏诗深受初唐诗体律化之风的影响,其合律程度之高,令初唐其他诗人难以望其项背。目前学界对李峤的杂咏诗研究不足,因此,笔者将从文体学的角度,对其杂咏诗成就进行客观评价,并在近体诗发展史上予以准确定位,以期对李峤的杂咏诗有更准确的认识。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状况和研究的角度。在这部分里,难点是文体学的研究方法。笔者从前人对文体的界定入手,不局限于杂咏诗的形式研究,更注重从历史和文化视野中去探求它应运而生的环境。第一章李峤杂咏诗的性质与创作成因。初唐编撰类书之风对李峤杂咏诗的创作影响巨大,其诗歌具有类书咏物诗的特征:在体例和内容上多借鉴《艺文类聚》等;从内容和形式上李峤杂咏诗具有“标题隶事”的类书特点。对于杂咏诗的创作成因,从两方面考察:其一,科举诗赋的考察,考证进士试诗赋当在高宗朝,导致学子应试须作合律的诗歌;其二是李峤国子监祭酒职责及诗坛地位。这些导致李峤创作了如此多的“谕于幼学”的杂咏诗。第二章对偶论。从近体诗的主要特征之一的对偶,来分析其在初唐发展状况及李峤杂咏诗的运用状况。其一,对偶理论的发展及初唐诗歌对仗整饬之风盛行;其二,通过对初唐诗格中对偶理论的研究,表明对偶理论在初唐时已趋成熟,为李峤杂咏诗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三,初唐诗人对偶理论在诗歌中的应用,主要分析有理论和创作实践的上官仪、崔融为代表的初唐诗人,以及对李峤的影响;其四,对李峤杂咏诗的对偶分析,考察其诗歌对对偶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形式的多样性和运用的娴熟。第三章声律论。首先探寻唐前声律理论的发展及初唐诗格中声律理论的成熟,理论的建设是李峤杂咏诗律化的基础之一;其次探讨律诗在初唐上官仪、元兢、“四杰”、崔融等人手中一步步趋向成熟,是李峤杂咏诗应运而生的条件;其三考察李峤诗文中重“情”、重音韵声律美的诗学观;同时对其杂咏诗进行声律分析,李峤杂咏物是其诗学观的实践探索;最后考察李峤在近体诗发展中的贡献,近体诗的定型是李峤、沈宋等一批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符合诗体演变发展规律的。
其他文献
超宽带穿墙探测雷达是一种基于超宽带技术的脉冲雷达,它主要用于实现对短距离内隐藏在墙体等非金属障碍物后面的运动目标进行探测和定位。超宽带穿墙探测雷达以持续时间极短
传声器技术以换能方式来分,可以分为电阻式、电感式、静电式、压电式四种类型,这是一种传统概念的分类法,本文从传输的信号类型来分,提出了模拟式、模拟/数字混合式、全数字
本文以航天相机镜筒组件轴承环为研究对象,就合作单位实际生产中因加工变形导致废品率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轴承环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专用夹具并对其进行了优化,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天津地区人群CETP-629C/A基因多态性、血清CETP含量、脂蛋白代谢及与CHD发病风险相互之间的关系;采用体外分子克隆重组研究方法,探讨启动子区基因变异对C
通过分析地基雷达观测资料研究登陆华南地区前的处于季风环境切变的热带气旋眼的几何特征。结果表明,除强台风外,眼面积随热带气旋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眼的大小随高度的增大而
我国近20年针织服装企业的发展大部分都是依靠对外出口贸易,行业利润率较低。近几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叠加影响,针织服装企业
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美国学者杜宾斯基(E. Dubinsky)提出的APOS理论,是以
轴类零件在机械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组成机器的重要零件。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零件加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细长轴精加工阶段一般采用磨削和车削的方法
党政公文一体化设想是为了减轻公文写作难度、提高公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数次修订后面貌的趋同以及国内
比较广告是广告的一种形式,消费者可以通过它获得有效信息,经营者通过它抢占市场,获得竞争优势。但是,比较广告也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比较广告采用对比的方式将特定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