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新教材适应性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_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高中阶段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并于2004年9月在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个省区率先试行,自此,我国第八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拉开帷幕。其力度与深度较之以前都是空前的,无论是从课程标准到教材编排,从核心理念到课程目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新教材作为新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参照和依据,而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其能否完成新旧教材的转换,适应新教材,就成为了一个不得不关注的话题。本文选取了2010年开始课改的重庆市X中学的一名高中地理老师为个案,采用访谈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先对比旧教材阐释了新教材的变化特点,再按照丁朝蓬在其《教科书结构与内容质量评价》中提到的教科书评价维度分类标准:即教科书目标、教科书的内容特性(深层结构要素的选择和深层结构要素的组织)、教科书的教学特性,分别从六个方面一一考察Y老师的适应情况,然后分析影响Y老师适应性的因素,最后从教师、教材编写者、学校等角度出发,尝试性地提出相关建议。论文具体结构如下:导论部分——详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一部分——主要是在对照旧教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高中地理新教材,包括它的编制依据和所呈现的特点,初步掌握新教材在内容选择、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上的变化情况。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先对个案的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个案所在的X学校的背景和个案Y老师本身的个人情况,然后分维度地从高中地理新教材所遵循的课程标准,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组织结构,内容的呈现方式,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编写制作水平六个方面分别考察Y老师对新教材的适应与不适应的情况,侧重于Y老师在心理和行为上的转变,折射出Y老师在使用新教材时所产生的困惑和所做出的努力。第三部分——针对第二部分Y老师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适应情况,进行详细地归因分析,发现影响其适应性主要有教师本身、新教材、学校和学生四个方面的原因。第四部分——在分析了影响Y老师对高中地理新教材适应性的因素的基础上,笔者相对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从教师、教材编写者、学校、正确处理高考和新课改的关系四个角度逐一阐释,希望能够帮助Y老师更好地适应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变化,在接受、理解的前提下能够创造性地使用。
其他文献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是全国诸多高等职业院校中的普通一所,但其作为内蒙古唯一一所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肩负着向内蒙古自治区各运动队输送优秀人才重任的高等职业院校,
<正>儿童绘画的起源开始于19世纪,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A.于1997年提出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球化促发了人们的相互交流越来越紧密,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来
<正> 一佛教起源于尼泊尔、北印度,而发展却在中国。它大约在东汉时传入中国,通过佛教徒学者对佛教理论的引伸发挥,萌芽滋长在魏晋,开花结实于隋唐。它因人、因地、因事和传
<正>高科技领域科研型班组的成员,个个都是知识英才,如何把这些英才聚合为一个整体,发挥出团队的力量,这正是高科技班组管理的重要工作。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军品研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自动控制技术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两个器件-单片机与PLC也越来越被更多的设计人员所重视。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单片机与PLC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各自的
期刊
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雷伟黄耀添⒇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是一种少见畸形,其病因主要是胚胎发育时期起源于同一中胚层组织衍化出来的尺桡骨软骨块纵向分节发育障
1、组成: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2、“四最”:最安全、最高、最重、最复杂。航天员安全性指标0.997;火箭全长58.3米;起飞质量为479.8吨;
期刊
摘要:发展柔韧性素质能扩大学生的运动幅度,增强身体灵巧性,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锻炼习惯。通过“课课练”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定量与强度的柔韧练习,并采取“课外练”和
<正>古文教学历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重点。其原因有二:第一,古文考查在高考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第二,古文学习一直都是高中生学习的难点、盲区。在古文教学的方法、技巧
本文在“大资源观”(崔永华,2015)的理念下,选择当今美国流行的教育技术工具EDpuzzle互动式影音教学平台,创建一套与初级汉语教材单元话题同步的线上视频练习资源,并应用于为期一学期的海外汉语教学实践中。通过分析学生的评估结果和反馈信息,总结方法、原则、问题和改进措施,以达成两点目标:1、提供一套实用性的线上公开汉语练习微课,服务海外师生;2、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