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介质解耦近似声波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方法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_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北海油田和墨西哥湾油田等多个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均采用了基于声学各向异性假设的地震勘探方法来对油气资源进行钻探前的勘测工作。在这些已知的油气田中,目前已经基本探明了浅部常规油气藏的位置及储量,现阶段侧重于寻找页岩油气和煤层气等深部复杂储层中的非常规油气藏。就地震勘探而言,地震波在从地表激发点传播至这类深部储层的途中会穿越大量的沉积地层,其中诸如页岩地层、薄层以及天然裂隙系统等一些物理机制均会引发地震各向异性,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对传播方向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完全忽略这一性质会导致地震数据处理结果产生严重的失真现象,例如偏移成像结果模糊、储层界面产生错位以及反射系数异常等等。对此,可以通过求解弹性波波动方程来模拟出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进而实现各向异性假设下的地震反演和偏移成像等地震勘探技术。然而,对弹性波进行各向异性正演模拟需求多个参数模型并会产生庞大的计算量,而且常规地震勘探只利用了其中的纵波分量。对此,可以根据声学近似理论将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 with a vertical symmetry axis,VTI)介质中的垂直横波速度参数设为常数零来压制SV波的传播,从而将弹性地震波简化为声波,即其中的纵波分量。与弹性情况相比,求解VTI介质中的声波波动方程涉及更少的参数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基于声学近似法也可以在具有倾斜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 with a tilted symmetry axis,TTI)介质和正交(Orthorhombic,ORT)介质中实现声波正演模拟。不过,在声学近似下,横波能量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被完全消除,而是以耦合横波伪影的形式存在于声波波场中,有时甚至会引起不稳定现象。本文提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P波相速度的解耦近似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VTI介质、TTI介质以及三维ORT介质中的声波波动方程。由此可避免声学近似法所导致的耦合横波伪影问题,从而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实现准确且稳定的声波正演模拟和声波逆时偏移。本文还提出了一类混合域波动方程的计算效率优化策略,并用其改进了TTI介质中的解耦近似声波波动方程。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声学近似VTI介质中的SV波传播速度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但P波传播仍然具有合理的精度。基于这个现象,本文对VTI介质中的P波相速度表达式进行了整理并在其中定义出了一个代表SV波相速度的代数表达式。敏感性分析表明,当这个代数表达式的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P波相速度不会产生过于明显的误差。因此,本文将该代数表达式替换为一个与相角相关的变量,这样可以极大地简化P波相速度表达式,从而自然地解除了P波与SV波之间固有的耦合关系。这种解耦近似法生成了一个独立的P波相速度表达式,其具有良好的精度性能并且所需Thomsen参数的数量从4个减少至3个。在此基础上,本文推导出了VTI介质中的时间二阶声波波动方程,并给出了三类涉及谱方法的求解方案。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解耦近似法可在复杂的Hess VTI模型中实现准确且稳定的声波正演模拟和声波逆时偏移,对应的声波波场中不存在任何的耦合SV波伪影。通过旋转P波色散关系中的轴向波数,本文将解耦近似的声波波动方程从VTI介质拓展到了TTI介质中,其同样具有良好的精度性能且只涉及3个各向异性参数。不过,在使用混合法求解这个TTI介质中的声波波动方程时,在每个时间采样点需要进行10次快速傅里叶变换来计算其中的9个波数项,这导致了高昂的计算成本。对此,本文提出了混合域波动方程的优化策略,即根据傅里叶变换的线性性质对波动方程进行代数整理以减少其中波数项的数量。由此可使TTI介质中解耦近似的声波波动方程具有计算效率上的最优格式,所需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数量降低至3次。通过求解这个改进后的声波波动方程可以在TTI介质中实现准确且稳定的声波正演模拟,在对应的声波波场中不存在任何的耦合SV波伪影。这种解耦近似的声波波场延拓算子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适用于对大规模的TTI介质进行声波逆时偏移成像。本文在BP2007基准TTI模型中进行了声波逆时偏移数值实验并得到了较好的成像结果。在声学近似ORT介质中,S1波和S2波的传播速度均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但P波传播仍然具有合理的精度。因此,在ORT介质中同样可以应用解耦近似理论。本文对ORT介质中的P波相速度表达式进行了立方体近似,并在其中定义出两个分别代表S1波和S2波相速度的代数表达式。当二者的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P波相速度不会随之产生明显的改变。基于这种不敏感性,本文将两个代数表达式分别替换为设计的变量和常数零以消除P波相速度表达式中复杂的正反三角函数以及根号项。由此可解除P波与S波之间固有的耦合关系并生成一个独立的P波相速度表达式,其具有合理的精度性能并且所需各向异性参数的数量从9个减少至6个。在此基础上,本文推导出了三维ORT介质中的时间二阶声波波动方程,给出了低秩近似求解方案并就一种基于高斯消元法的有限差分求解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解耦近似法可在复杂ORT模型中实现准确且稳定的声波正演模拟,对应的声波波场中不涉及任何的耦合横波伪影。
其他文献
空间电荷转移高分子荧光材料是一类利用电子给体与电子受体的空间π-堆积实现电荷转移发光的高分子荧光材料,在化学结构上具有给体与受体之间采用非共轭连接的特征,在发光特性方面具有易于实现热活化延迟荧光效应的特点,是构建高效高分子荧光材料的新途径。论文工作围绕调控聚苯乙烯类空间电荷转移高分子荧光材料的发光颜色和提高聚苯乙烯类空间电荷转移高分子荧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两个关键问题展开,通过调控给体与受体之间的空间
信息隐藏分支中的隐写术是一种“行为安全”技术,其与注重“内容安全”的加密技术一起构成了保密通信技术的基础。传统的隐写术通过“不可见”的方式修改特定的宿主信号以嵌入秘密信息,其本质是将隐蔽通信行为伪装成正常行为以避免攻击者的怀疑。然而,随着隐写分析技术的发展,隐写术只要对载体进行了修改,就存在被隐写分析方法检测出的可能。为了抵御隐写分析,无载体隐写应运而生,其以秘密信息为驱动直接“获取/生成”含密对
在排放稳定阶段气溶胶重污染的变化过程中,湍流扩散和水平输送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现有的中尺度气象—化学模式中没有气溶胶湍流扩散项,以往气溶胶重污染过程的变化机制研究中也缺少将长期边界层垂直结构观测与包括气溶胶湍流扩散项的中尺度模式相结合的工作,特别是在地形较复杂、污染过程较容易受到区域输送影响的安徽地区,认识重污染形成、变化的机制更为复杂。本研究瞄准上述有关气溶胶重污染变化机制的重要问题,选择我国中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持续受到关注。本文以江苏省典型地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气象、空气污染、死因、流感样病例等资料,现场检测儿童肺功能,采集PM2.5滤膜进行成分分析,对江苏省典型地区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效应的影响进行模型分析,探讨空气污染物对流感样病例、儿童肺功能的急性影响,空气污染对人群死因的影响,归因于PM2.5、PM10、NO2及未来情景的分病种超额死亡数,以及P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性真菌。核盘菌可以侵染600多种植物,它所引起的菌核病分布范围广且危害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核盘菌菌核是一种富含黑色素的休眠体,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长时存活多年,并成为菌核病主要侵染源。FKH是forkhead家族转录因子,作为真核生物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转录因子。目前,对FKH蛋白在植物病原真菌中作用报道较少。S
在当前“双碳”政策能源背景下,排放法规对发动机在瞬变工况下的排放要求日益加严,尤其是未来国七排放法规中微粒数量及质量的排放限值越来越成为关注重点,同时以压燃式发动机为代表的车用柴油机的微粒排放又是交通行业微粒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压燃发动机瞬变工况性能及微粒排放的优化控制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一台2.8L车用压燃式增压柴油机为研究改装对象,利用瞬变工况测试控制系统、自行搭建的进气道和缸内双喷射系统、定
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对肿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然而由于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高度复杂性过程,导致多数肿瘤疾病在诊断发现时就已经进入晚期,加大了临床干预的难度,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此,亟需探索适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的有效方法,尽早攻克癌症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攀升,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智能汽车可以根据实时路况辅助甚至完全代替驾驶员完成主要的驾驶操纵,逐步成为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理想方案。环境感知是智能汽车综合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相当于车辆的“眼睛”,直接影响决策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是智能车辆安全行驶的先决条件。相比于其他车载传感器,以摄像头为主的视觉传感器可以获得最为丰富的环境信息,且成本低廉,硬
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60%,是我国两大主栽粮食作物。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侵染水稻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上最严重的真菌病害,水稻主产区稻瘟病频繁爆发,可导致水稻严重减产,给水稻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侵染玉米引起的玉米炭疽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玉米炭疽病日趋严重,呈现流行与爆发趋势。作为半活
气体传感器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检测污染气体成分、浓度的重要载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检测等领域。其中敏感材料的选择,是决定气体传感器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本论文以典型的n型半导体氧化锌(ZnO)为主体材料,通过改变合成条件,构筑出一系列形貌特殊、尺寸均一的异质结构。相比于纯ZnO气体传感器,基于这些异质结构制备的气体传感器不仅在对于特定目标气体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上提升明显,而且有效缩短了响应/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