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mT极低频磁场对PC12细胞骨架相关效应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yshe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工频磁场的非热生物效应,是当今生物电磁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目前也累积了诸多数据。前期,我们以人羊膜上皮细胞FL细胞、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为研究对象,发现0.4mT50Hz磁场辐照30min后,细胞表面EGFR受体有聚簇效应,微丝骨架也产生了应激生物效应,即细胞中心应力纤维含量减少,细胞边缘F-actin和伪足、粘连斑结构增多,细胞趋于爬行态,说明EGFR信号通路激活,细胞骨架处于应激态。除了上述非神经类细胞的研究外,国内外也有很多报道称神经细胞也是工频磁场较敏感的靶标之一。不少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证明工频磁场的职业暴露人群相比普通人群更易有疲惫、抑郁、愤怒等各种神经不适症产生。也有研究揭示早期过量的电磁暴露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症(AD)的诱导病因之一为揭示极低频磁场辐照对神经细胞骨架系统的电磁生物效应,本研究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荧光、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等方法,初步探究了0.4mT工频磁场辐照后的PC12细胞的骨架蛋白(微管、微丝、粘连斑蛋白vinculin等)的相关形态学效应和诸如EGFR和Ca2+信号通路等内在机制的变化规律。此外,由于微丝骨架自组装频率与工频磁场频率的特殊相关性,本课题也初步探讨是否存在干扰微丝组装的频率窗口效应的可能性。研究发现:0.4mT工频磁场30分钟的辐照能促进PC12和FL细胞表面EGFR的聚集,也使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并激活了与骨架相关的钙信号蛋白(CAMKII)。并发现细胞骨架也被激活,即发现调控下游微管骨架相关蛋白Tau的活性发生改变,这个改变促进了PC12和作为对照组的FL细胞微管微丝结构均发生重组,并且粘连斑结构增多。提示骨架系统的上游信号通路受到到磁场辐照后异常激活,细胞趋于爬行态。对actin在细胞水平和蛋白水平(FRET)进行检测获得的实验结果显示,骨架蛋白组装受辐照磁场频率的影响在50Hz处效果最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0.4mT极低频磁场30分钟的辐照的信号会通过EGFR和钙信号通路介导,影响神经类PC12细胞的骨架组装动态平衡,使构成细胞轴突的微管骨架趋于解聚,而位于边缘的微丝也趋于重组,荧光减弱,粘连斑相关蛋白增多。其中微管解聚效应更加明显,并导致细胞中心区边缘爬行态结构增多。频率效应的研究初步证明,50Hz工频磁场是干扰actin骨架蛋白组装效率的最明显频率。
其他文献
玉米由于其多元化的用途,在世界及中国粮食市场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其价格波动情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玉米产业发展至今,每天都会生成一定的数据记录,通过这些记录,可以
学位
随着能源需求的逐渐增加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需要,风力发电机组逐渐从陆地走向海洋,并朝着大型化和规模化发展。目前,超大直径单桩基础在全球的海上风电场中使用占比超过75%,是最常采用的基础形式。其在服役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上部结构产生的竖向荷载、风浪等水平荷载以及倾覆力矩的共同作用,受荷形式较为复杂。故在此背景下开展海上风机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承载性能研究,以期研究成果可以揭示超大直径单桩承载受荷变形规
基于传统光学全息,数字全息技术是结合了光电成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类技术。数字全息术的记录和再现理论沿用了光学全息术,用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
纤毛虫是原生动物中最为高等的类群,原因之一是其具有复杂的皮层系统。皮层纤毛器和射出胞器作为皮层系统的重要结构,一直是纤毛虫研究领域的热点。对腹毛类纤毛虫皮层纤毛器
目的:构建包含p53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重组质粒,观察肝癌细胞株HepG2中p53过表达与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研究HepG2细胞在生长环境压力下p53蛋白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真核
本课题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功率微波微等离子体的研究”(批准号:61072007)部分资助。随着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技术的日益发展,微波、微电子和等离子
我国暴雨灾害频繁,通过研究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可以揭示暴雨的演变过程,并了解其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成为气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行星边界层过程是关键的问题,边界层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变化学科中最复杂、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子决定着地表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植被类型决定着陆地生态系统,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Hideki Yukawa)提出π介子理论来解释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后来许多新粒子的不断发现,人们对介子的研究逐步展开。目前物理学家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