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记忆与疗愈 ——大林宣彦电影研究

来源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r__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电影界,大林宣彦被称为“影像魔术师”。回顾其创作生涯,堪称日本电影五十年代黄金时期之后的一抹异色,多次为业内带来巨大变革。大林宣彦在五六十年代率先拍摄8毫米和16毫米影片成为自主映画的先驱,七十年代末则以广告从业者的身份打破大制片厂选拔晋升模式进军拍摄商业影片,八十年代更凭借其独特的青春乡愁物语以及“大林调”影像风格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映画作家”梦。1938年大林宣彦生于广岛尾道的一个医生世家,其自传及相关书籍罗列作品年表时,总是以童年时期的胶片游戏为创作起点,直至2020年癌症去世,不但创作时间漫长,而且尤为高产,仅影院电影便有37部,甚至部分电视作品也曾在影院放映。大林宣彦虽未能继承家业成为医生,但始终致力于拍摄“药效良好”的电影,纵观其作品序列,的确能够提炼出一条以“治愈创伤、抵抗遗忘”为主题的线索。其影片通过对青春成长、故乡怀旧、灾难战争、生离死别等元素的反复书写,唤醒曾被压抑的创伤记忆,并试图通过对过去与当下的反思疗愈创伤、走向未来。本文主要分析大林宣彦的实验短片及其各个阶段相对重要的影院电影,包括商业电影首秀的《鬼怪屋》、新旧“尾道三部曲”、“战争三部曲”、遗作《海边电影院》等,并将其创作历程及影片表达融入日本历史与社会变迁的语境,聚焦大林宣彦一以贯之的“创伤、记忆与疗愈”的线索,同时基于精神分析中创伤与哀悼的理论、阿莱达·阿斯曼与扬·阿斯曼关于文化记忆与回忆现象的理论以及“怀旧”、“文化创伤”等其他理论,系统性地梳理分析大林宣彦作品的影像风格、意象符号与主题内涵,探寻其电影中试图疗愈的创伤记忆、呈现创伤记忆的媒介以及为治愈创伤采取的方式。本文第一章简要介绍大林宣彦的生平经历及其作品与日本战后历史、社会发展之间的交织,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中对“创伤性现象”的阐释——无法走出巨大刺激的持续性受阻状态,将大林宣彦作品的内在表达定位到属于日本国民包括其自身在内的创伤记忆——即“三次战败”,分别为二战创伤、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和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第二章从精神分析理论中治疗创伤的首要前提即“言说创伤”出发,参考阿莱达·阿斯曼对记忆媒介的分类与归纳,梳理并分析大林宣彦电影中唤醒创伤记忆的媒介以及其中蕴含的独特风格——包括影像与文字的游戏、故乡怀旧与变形时空、对女性身体的特殊运用以及幽灵等。第三章分析大林宣彦电影中唤醒创伤记忆之后疗愈创伤的方式,精神病学理论中创伤会对个体的自主权以及与群体之间的联系造成伤害,大林宣彦在电影中主要通过哀悼仪式等方式重获自主权、再建联系感以疗愈创伤,但同时也可以发现其电影中的哀悼仪式往往处于未完待续状态,即在创伤与哀悼之间留有记忆的缝隙,尤其在其晚年描写战争主题的影片中,既为了疗愈创伤、面向未来重构创伤记忆,同时也强调反思的重要性以及用电影疗愈创伤的有限性。
其他文献
英雄崇拜是电影这一叙事载体经久不衰的母题之一,几乎从大多数影片中都能找到英雄叙事的母题,对于电影艺术中重要的门类之一——动画电影,其不是儿童的娱乐专属,更是电影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中的重要一环。它与真人电影一样,承载了一个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纵观我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亦是从诞生之初便与英雄叙事紧密结合。在1949-2020这70多年间,我国动画电影人以一颗赤诚之心将“中国学派”的动画美学不断
学位
研究目的:探究伦巴舞课堂教学对小学生高低肩体态问题是否有改善作用。实验组进行16周的伦巴舞课堂教学,对照组进行16周的常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双肩高度差、肩部肌群肌肉肌力、身体自尊进行测试,探讨不同教学对不同程度高低肩学生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量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主要运用实验法选取存在高低肩体态的11-12岁的小学生共64人,实验组中度高低肩组16人、轻度高低肩组16人,对照组中
学位
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同时对传统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运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运动愿望,智能化、数据化、准确化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可穿戴设备应运而生;可穿戴设备是传感器结合手机应用APP,随时记录分析使用者的行为、位置、身体生理各项指标的变化,可结合个体差异提供相应的运动建议。在传统的羽毛球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以讲解、示范为主,教学方法单一,过程枯燥;学生只有通过理解
学位
万玛才旦是中国丰富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实践中一位非常具有开创性的导演,他怀着对本民族文化的热情和自省,创作了一系列讲述原生态的藏族生活的影片。从“藏地故乡三部曲”,到斩获金马奖的《塔洛》,再到风格突破的《撞死了一只羊》和《气球》,万玛才旦以影像书写着新的时代背景下藏族文化认同的变迁。因此,对万玛才旦电影作品的研究十分有意义。本文将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主要结合文化认同相关理论,对万玛才旦导演的作品进行
学位
早期中国电影“戏中戏”是指在电影中嵌入另一叙事性表演段落,包括电影中拍摄电影、电影中的戏剧、电影中的其他表演(具有叙事情节的歌舞、曲艺、木偶戏等)。早期中国电影频繁嵌入戏中戏表演段落,根据现存影片以及能够搜集到的史料信息统计,含戏中戏的早期中国电影有123部,可看影片有51部,其中部分影片会嵌入多场戏中戏,发挥不同功用。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定义、类别和频用现象对早期中国电影“戏中戏”进行界说,
学位
西方文论史中关于“艺术”与“现实”的讨论从古希腊时期的“摹仿说”就已经开始,直到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中,以巴尔扎克、司汤达为代表的文艺作品和思想主张意味着现实主义文论的成熟,真实性、典型化、批判性等成为基本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实主义文论以暗含了无产阶级政治性、革命性的宣传需求的“新写实主义”的姿态来到中国,并在其自身的传播和发展中持续影响着中国电影;战后时期
学位
婚姻家庭影视剧在中国受众广泛,相关题材的电影创作在整个中国影史中经久不衰,伴随电影中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的讲述,一个自古以来就被压迫和歧视的女性群体——妻子,成为了银幕中十分重要但又略显黯淡的虚构角色。对婚姻危机叙事中的妻子形象进行研究,能够发现中国电影中妻子的形象特质以及塑造特点,从而对中国电影的女性主义研究做出更加细化的补充,同时希望能够对未来婚恋题材电影提供一定的创作思路。为了对妻子形象进行全
学位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日本兴起了一股名为“治愈系”的文化潮流,并渐次发展壮大。很快治愈系也渗透进了电影当中,越来越多的治愈系电影被创作了出来,逐渐形成了一种可辨的类型模式,给平成年代以来的日本电影带来了新的面貌。在这一潮流中,导演矢口史靖堪称这一电影类型的创作代表。矢口史靖是日本著名商业喜剧导演,至今已有10部长片,其创作贯穿了平成30年。从他导演的《秘密花园》(1997)开始,《五个扑水的少年
学位
作为世界闻名的邪典恐怖片导演,已年逾八旬的意大利导演达里奥·阿金图(Dario Argento)早已成为世界影坛公认的一位大师。从1970年自编自导了第一部作品《水晶羽毛的鸟》(The Bird with the Crystal Plumage,1970)算起,阿金图至今已执导了超过20部长片,其中包括最富盛名的“动物三部曲”,《夜深血红》(Deep Red,1975)以及“母亲三部曲”。这些明显
学位
婚变题材电影指的以表现婚姻关系变化为主要情节线索的影片。新时期的婚变题材电影融合了文化反思、社会变革、个人解放等多重时代话语,使得这一时期的婚变故事书写呈现出更为矛盾、复杂的态势。从发展历程上来看,新时期婚变题材电影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反思阶段的婚变通常具有“拨乱反正”的政治反思意味,徘徊阶段的婚变开始聚焦个体的情感困境,但婚姻道德仍规训着个体的情感欲望,多元阶段的婚变故事则逐渐消解了婚姻家庭的神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