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ys0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基于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机制的第三代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针对当前TADF发光材料在浓度敏感性和色纯度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了以下一系列创新进展:(1)TADF发光材料的三重态激子寿命较长,容易造成浓度猝灭。因而基于TADF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性能普遍对掺杂浓度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需要精确调控掺杂浓度来实现最优的OLED器件性能。这不仅增加了OLED器件制备的复杂性,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器件制备成本。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在TADF发光材料上引入额外的空间位阻基团,以降低材料浓度敏感性的简单分子设计策略。以已报道的TADF发光材料DPS-PXZ作为原型材料,设计、合成了一个新型TADF发光材料SPFS-PXZ。芴基团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分子的刚性,降低结构弛豫引起的非辐射跃迁能量损失;而且其作为增加空间位阻的基团,能够显著抑制由于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引起的浓度猝灭。基于SPFS-PXZ的OLED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EQE)达到了 22.9%,显著优于原型材料DPS-PXZ的器件性能。并且,随着掺杂浓度的显著变化(10wt%至50wt%),其OLED器件的性能表现也十分相似,表明SPFS-PXZ具有低浓度敏感性。以上结果表明,引入额外的刚性空间位阻芴基团是发展具有低浓度敏感性的高性能TADF发光材料的有效设计策略。(2)如何抑制长寿命三重态激子的猝灭过程是发展可用于高效非掺杂OLED器件的新型TADF发光材料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一种系统性的分子设计策略,设计、合成了两种可用于高效非掺杂OLED器件的新型TADF发光材料Trz-Py-NCS和Trz-Py-SAC。该分子设计策略具有以下优势:(1)大的空间位阻可以实现相邻三重态活性中心的有效隔离,降低TADF发光材料的浓度敏感性;(2)基态下都具有两个稳定的构象,即宽带隙的近平面(QA)构象和具有TADF特性的近垂直(QE)构象。占多数的QA构象能够有效的分散少数的QE构象,从而成功构建了基于单一材料的“自掺杂”体系,进一步降低TADF发光材料的浓度敏感性;(3)长线性的分子结构在薄膜中更加趋向于水平取向,有利于器件外耦合效率的提升。基于上述优势,Trz-Py-NCS和Trz-Py-SAC的非掺杂薄膜表现出近100%的荧光量子产率(PLQY)和极高的水平偶极取向。因此,基于Trz-Py-NCS和Trz-Py-SAC的非掺杂OLED器件分别实现了 30.8%和30.3%的最大EQE,并在10000 cd m-2的超高亮度下仍然保持极小的效率滚降,这刷新了非掺杂OLED器件的效率纪录。以上结果表明了本文中采用的系统性分子设计策略的有效性,为后续发展高性能非掺杂TADF发光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3)基于多重共振(MR)机制的TADF发光材料由于可应用于高效率、高色纯度的OLED器件的制备中,是当前研究的重要热点。然而,当前已报道的MR-TADF发光材料主要集中于蓝光区域,且其反向系间窜越(RISC)效率仍然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构建高度扭曲的共轭延展分子结构,以实现高效率、高色纯度的MR-TADF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策略,并设计、合成了基于有机硼体系的新型MR-TADF发光材料DBTN-2。DBTN-2高度扭曲的共轭延展分子结构不仅可以减少其基态、激发态的弛豫能,从而实现半峰宽(FWHM)为20nm的超窄发光光谱,而且可以诱导其最低激发单重态(S1)和最低/第二激发三重态(T1/T2)分别具有不同的激发特征,从而增强了单三重态之间的自旋轨道耦合。此外,分子结构中多个咔唑基团的引入导致了其T1态和T2态呈现出电荷共振型激发特征,减小了T1态和T2态之间的能隙差,从而打开了 T2→S1的上转换通道,实现了快速的RISC过程。基于DBTN-2的OLED器件实现了高效(最大EQE为35.2%)、高色度(FWHM为29 nm)的超纯绿光发光。以上结果表明DBTN-2具有改善当前OLED技术显示性能的潜力,为后续高效率、高色纯度MR-TADF发光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4)目前发展的高效、高色纯度MR-TADF发光材料主要集中在短波长发光区域,而在长波长区域却鲜有报道。常用的共轭延展的分子设计策略虽然可以实现发射光谱的红移,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却会降低MR体系的色纯度,因此亟需发展新的分子设计策略。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具有MR特性的骨架TOAT作为受体片段,设计、合成了三个具有三给体-受体(D3-A)型分子结构的TADF发光材料mBDPA-TOAT、pBDPA-TOAT 和 DMAC-TOAT。与母核 TOAT 相比,它们的发射光谱都成功红移至红光区域。然而,由于给体(D)片段的不同,它们的激发态具有不同的MR和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贡献。虽然近正交的分子结构使得DMAC-TOAT具有最小的交换能(ΔEST)和最快速的RISC过程,但是由于其激发态由ICT主导,因而在OLED器件中表现出低效率、低色纯度。而mBDPA-TOAT和pBDPA-TOAT则由于合适的分子结构使得相应的最低激发态均由MR主导,因此基于mBDPA-TOAT和pBDPA-TOAT的OLED器件均实现了高效率(最大EQE分别为17.3%和11.3%)、高色纯度(FWHM分别为45和62 nm)的红光发光。此外,基于pBDPA-TOAT的OLED器件的CIE坐标为(0.66,0.34),非常接近NTSC规定的红光标准(0.67,0.33)。以上结果表明采用MR骨架构筑D-A型高色纯度TADF发光材料时,分子激发态的特征决定了其最终的发光性质。该工作为后续长波长的高效、高色纯度MR-TADF发光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研究一 基于DN患者转录组及临床表征的ZDHHC6分子发现研究背景和目的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和进展机制亟待更深入地理解。近年来,棕榈酰化及其催化酶ZDHHC家族的相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棕榈酰化修饰在各种病理和生理过程中的地位愈发受到重视,而目前尚未见到其与DN有关的研究报道。在此,我们使用DN患者转录组数据,对DN相关的ZDHHC家族分子进行
学位
鼠类介导的种子传播对植物更新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观点认为植物种子是否传播取决于鼠类的行为,而最新的观点则认为植物可以改变种子的性状,增加鼠类的贮藏行为,最终提高种子的扩散适合度。鼠类介导的种子传播过程可分为贮藏前和贮藏后两个阶段。已有许多理论和假说表明在贮藏前阶段植物可以通过改变种子性状的策略来刺激鼠类对种子的贮藏,然而,在贮藏后阶段,植物是否在进化过程中还能继续调控种子性状,降低
学位
外来物种入侵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且过去200年间全球物种入侵形势日益严峻。因此,探明物种入侵机制、提高人们预测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植物功能性状能够调控种间相互作用和外来植物入侵进程,具有用于预测外来植物入侵风险的潜力。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侧重比较外来和本土植物功能性状和对非生物环境响应,而功能性状如何影响生物间相互作用进而调控外来植物入侵目前尚不清楚。有鉴于此,选
学位
研究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反复上气道塌陷,间歇缺氧和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有关,常伴发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缺氧是根本原因,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研究发现在OSA动物模型中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而肠道菌群失衡增加OSA诱导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由此认为OSA患者中也可能存在菌群失调现象,而肠道屏障损伤可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或受其影响。研究目的评估OSA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以妊娠20周出现高血压为主要症状,临床常合并尿蛋白及全身多器官功能损伤,是全球母胎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治疗欠佳,以终止妊娠、胎盘娩出为唯一有效治疗手段,严重影响围产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纤维化是子痫前期胎盘重要病理改变,研究表明子痫前期胎盘存在体积减少及绒毛纤维化改变;此外,既往研
学位
背景生存数据(survivaldata)在是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经济学和人口学等领域常见的一种数据类型。生存时间是指从某一起始事件(如:患病)的时间点开始,到某一关注事件(event of interest,如:死亡)发生的时间间隔。生存数据的最大特点是存在删失(censoring),删失是指无法观察到研究对象发生关注事件的准确时间。最常见的删失类型是右删失(rightcensoring),即
学位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它是指生态系统所形成和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为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所有收益。近些年来,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整合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家公园建设是践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保障生态文明制度落地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我国
学位
微电子机械系统将精密机械与微电子电路融合,近些年来在以微型传感器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与以超导量子器件为代表的基础物理领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机械振子作为一种典型的微纳米机电系统,继承了它微尺度、低功耗、高灵敏度、强拓展性的优势,在精密测量、声子晶体、拓扑物理、量子计算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在诸如观测绝热动力学、研究非平衡态物理等具体领域对系统的可控强耦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应力耦合方
学位
背景:帕金森病(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与中脑的黑质(Substantianigra,SN)纹状体(Striatum,STR)通路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有关。细胞凋亡是PD的发病机制假说之一。目前治疗PD主要以左旋多巴替代疗法为主,尽管可以改善患者的行为症状,但却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且长期使用还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因其具有来源丰富、取材
学位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密度和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继而导致骨强度下降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基于双能量X射线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全身或重点部位如髋部(股骨颈和全髋)和脊柱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用于OP诊断、未来骨折风险的预测和动态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