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S中PPARγ介导自噬调控炎症反应机制及外周血转录组学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呼吸危重症的棘手问题,常由肺部或全身严重的感染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近年来,在治疗ARDS的手段和方式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治愈率和死亡率均得到改善。但目前对于哪些人群在感染时易发生ARDS缺乏预警指标,且现阶段针对ARDS依然没有特异靶向的药物治疗,救治方式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因此深入探讨ARDS的发病机制及可能的预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ARDS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感染后全身过度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炎症风暴直接损伤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肺泡腔及间质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外周循环的免疫细胞的过度激活和募集。除了AP-1(Activating protein-1)、NF-κB、STAT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等大量促炎信号通路过度激活,炎症负性调控的通路显著失衡也是加重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就是炎症负性调控中重要的一个分子,对免疫细胞的发育成熟、活化调控、炎症介质的释放均有显著的调控作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前期发现,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ARDS模型肺组织及外周血中PPRAγ表达降低,提示PPARγ的下调可能与ARDS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下调的分子机制及对ARDS的调控方式还有待明确。micro RNAs(miRNAs)是长度约为2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可以与靶mRNA的互补配对而降解靶mRNA或抑制其翻译,是生物体内抑制/降低蛋白表达的重要机制之一。我们通过高浓度LPS刺激人肺上皮细胞系来模拟ARDS,分析和筛选ARDS条件下可能参与调控PPARγ表达的miRNAs,进一步研究结果提示自噬相关通路的改变可能与PPARγ的低表达/抑制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围绕PPARγ在ARDS过程中的下调机制,及其下调后的炎症调控是否与自噬相关进行探索,为深入了解ARDS肺部的病理改变提供可能的分子机制。除了研究ARDS的发病机制外,如何便捷、快速、准确的预判ARDS的发生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脓毒症是ARDS的常见原因,但很大一部脓毒症患者并不发展成ARDS,因此比较和分析感染条件下是否发生ARDS的病理特点是预判ARDS发生的前提。由于ARDS不进行常规肺活检,不具备用大样本量的ARDS肺组织进行相关研究的客观条件。但患者的血常规及外周血白细胞的收集具有便捷性和即时性,深入挖掘患者外周白细胞的转录组特点及分子表型将为ARDS的诊断和预判提供重要的支撑。因此,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公共数据库中ARDS患者外周血相关数据进行了再发掘。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脓毒症所致ARDS的关键基因及潜在信号通路以初步探究ARDS患者的异质性问题,尝试寻求不同脓毒症患者发展成ARDS的重要转录因子。方法1.探索PPARγ在小鼠ARDS动物模型中的作用利用脂多糖LPS诱导建立小鼠ARDS动物模型,同时予以PPARγ激动剂、抑制剂刺激,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损伤情况;ELISA检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γ及Beclin1、LC3Ⅱ/LC3Ⅰ自噬相关标志蛋白的表达。2.筛选和验证对PPARγ有调控作用的Micro RNAs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靶向作用于PPARγ的Micro RNAs,在LP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炎症模型上进行验证,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3.分析ARDS患者外周血转录组的特异表征基于公共数据库中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单独脓毒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的全血样本进行基于差异表达基因和共表达网络的综合分析,以确定脓毒症发展为ARDS的关键基因和重要信号通路。结果1.PPARγ通过促进自噬和抑制炎症减轻LPS诱导的ARDS小鼠肺损伤LPS成功构建小鼠ARDS模型。同时利用GW9662和吡格列酮分别能够抑制和激活PPARγ。结果显示,GW9662拮抗PPARγ引起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升高,肺组织湿干比升高,同时降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II/LC3I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加重了肺组织损伤,吡格列酮则刚好呈相反趋势,有效缓解了LPS引起的肺损伤。2.miR-129-5p可以直接结合PPARγ的3’-UTR区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miR-129-5p与PPARγmRNA的3’-UTR之间存在靶向结合位点。进一步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证实了miR-129-5p直接靶向PPARγmRNA 3’-UTR。3.LPS通过诱导miR-129-5p抑制PPARγ的表达LPS刺激BEAS-2B细胞成功构建体外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结果表明,LPS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BEAS-2B细胞的生长和促进细胞凋亡。同时,LPS促进miR-129-5p的表达水平。此外,LPS呈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BEAS-2B分泌TNF-α、IL-1β和IL-6。本研究进一步检测了PPARγ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结果表明,LPS刺激显著降低了PPARγ蛋白的表达,自噬相关蛋白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4.PPARγ介导的自噬显著减轻LPS引起的肺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凋亡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LPS诱导miR-129-5p的上调和PPARγmRNA及蛋白的下调。同时,miR-129-5p抑制剂可促进PPARγmRNA及蛋白的表达。此外,si-PPARγ引起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PARγ蛋白及mRNA对miR-129-5p的水平没有显著影响。此外,下调miR-129-5p的表达可促进细胞存活并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PARγ下调可进一步增加LPS对细胞的损伤。si-PPARγ的共转染阻断miR-129-5p抑制剂对细胞的保护作用。LPS刺激转染miR-129-5p抑制剂可恢复Beclin1蛋白和LC3II/LC3I水平,促进自噬并抑制细胞分泌炎症因子。抑制PPARγ蛋白的表达可以进一步降低Beclin1和LC3II/LC3I的水平来抑制自噬,并阻断miR-129-5p抑制剂对自噬的促进作用和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提示转染miR-129-5p抑制物可提高PPARγ蛋白水平,促进自噬并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减轻LPS诱导的细胞凋亡。此外,这种作用被si-PPARγ阻断。5.ARDS患者全血转录组特异性差异基因的识别根据方法部分描述的数据处理过程,我们最终去除了19个样本作为异常值。在原始数据中检测到的47,220个基因,Illumina探针被注释为18,06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总共确定了439个差异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脓毒症单独组和对照组之间鉴定出180个DEGs,ARDS组和对照组鉴定出150个DEGs,脓毒症单独组和脓毒症所致ARDS组之间有162个基因差异表达。6.DEGs的功能和通路的富集分析与DEGs的结果一致,我们观察到脓毒症单独组和ARDS组共享7个GO功能富集和相关信号通路,并表现出一致的调节方向,如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免疫、线粒体相关代谢功能和多巴胺能相关通路。脓毒症单独组特有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线粒体能量代谢过程,如氧化磷酸化、脂肪酸代谢和一些神经通路。ARDS组特有的功能改变主要涉及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功能。7.DEGs的相互作用及ARDS预后相关性的分析我们共检测到49个共表达基因模块,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了模块-组关系,得到13个与ARDS显著相关的模块,共富集到57个显著的信号通路,包括抗原呈递通路、B细胞发育、Th1/Th2通路、IL-4信号通路等免疫/炎症相关信号通路,以及神经炎症信号通路和脂肪酸代谢通路。与对照组相比,4个基因在脓毒症单独组、脓毒症所致ARDS组均有差异表达,分别是CSF1R、HLA-DRA、IRF8和MPEG1。这四个关键基因的14个上游调控因子,MZF1、EOMES、MGA与hub基因呈显著正相关,LTF、TBX18、TBX5、TBX6与hub基因呈显著负相关。在这些转录因子中,EOMES和LTF显示出组间表达差异的趋势。因此,我们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它们的诊断效率,将脱中胚蛋白(eomesodermin,EOMES)、乳转铁蛋白(lactotransferrin,LTF)、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人白细胞抗原-DRα(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 alpha,HLA-DRA)、干扰素调节因子8(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8,IRF8)和巨噬细胞表达1(macrophage expressed 1,MPEG1)作为一个统一的诊断组合,能很好地诊断由脓毒症引起的ARDS。结论ARDS条件下,LPS诱导的miR-129-5p通过与PPARγ3’-UTR区直接结合,抑制PPARγ的表达。降低miR-129-5p或激活PPARγ可显著促进自噬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LPS引起的肺损伤。因此miR-129-5p-PPARγ参与的自噬调控可能是ARDS条件下炎症反应及肺上皮细胞损伤的新机制。同时,我们基于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确定了联合诊断基因标志物组(包括EOMES、LTF、CSF1R、HLA-DRA、IRF8和MPEG1),并利用受试者诊断曲线评估了它们的诊断效率,证实其对脓毒症及脓毒症所致的ARDS都有很好的诊断能力。
其他文献
地下鼠通常在地下缺氧环境中仍保持正常活动。作为我国特有地下鼠,实验室条件下甘肃鼢鼠(Eospalax cansus)能够在4%氧气浓度下存活10小时以上且无明显损伤,而SD大鼠(Sprague-Dawley rats)同样条件下仅存活不到6个小时,显示甘肃鼢鼠具有良好的低氧适应性。为探索甘肃鼢鼠的低氧适应机制,我们对暴露于多个氧气浓度(6.5%6h,10.5%44h,21%一周)的甘肃鼢鼠多个组织
学位
电子的连续-连续光吸收及其逆过程轫致辐射是十分重要的原子分子物理过程。在恒星系统、惯性约束聚变、磁约束聚变、武器爆炸等等离子体环境中,它们是主要的能量交换途径。该物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对于恒星性质的理解、聚变反应实验的推进以及等离子体能量沉积和状态方程等课题的研究至关重要。与孤立原子分子系统相比,自然系统大多是包含电子、离子、光子等多种粒子的复杂等离子体环境,环境中粒子的库仑作用通常会受到其他粒子的屏
学位
研究背景随着肥胖型人口的增加、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和全民运动的开展,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软骨缺损可继发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引起关节疼痛,严重者肢体残障、劳动力丧失。OA已成为目前全球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慢性致残性疾病,造成重大的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关节软骨由于无血管、神经、缺少干细胞或软骨祖细胞以及结构较为复杂,其磨损退变或缺损直径大于2 mm后几乎没有自我再
学位
研究背景:砷(arsenic,As)是自然界与职业环境中一种常见的类金属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食物、空气、土壤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和矿石开采过程中,其中无机砷饮水暴露已经对全球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孟加拉国、印度、南美、中国以及美国的部分地区地下水中,均发现了无机As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与美国环境保护署(United States E
学位
研究背景:科学高效地对日益增加的各类化学物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是毒理学面对的重大挑战。基于动物实验的传统毒性测试模式周期长、通量低、成本高、不确定性大,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大量化学物的毒性测试需求。2007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了一项题为《21世纪毒性测试:策略与愿景》(Toxicity Testing in the 21st Century,TT21C)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阐述了传统毒理
学位
研究背景:骨骼是一种动态的组织,其不断地经历重塑过程以维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骨重塑(Bone remodeling)涉及到多种类型细胞的参与,这些细胞共同组成骨重塑发生的活跃区域,该区域被称为基本多细胞单位(Basic multicellular units,BMU)。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是BMU中参与骨重塑的两种主要细胞,其中破骨细胞负责老化骨质的吸收,成骨细胞则负责新骨形成。在生理条件下,骨吸收
学位
背景与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爆发以来迅速蔓延世界各地,高传染率及死亡率已经造成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人员感染,死亡病例日渐增多。COVID-19爆发下对于医疗资源以及核酸筛查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一种补充性辅助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判断肺部病变的类型、程度及变化方面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
学位
背景与研究目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也是临床最常见的膀胱储尿期的兴奋性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OAB在全球的总发病人数约为4.55亿人次,每年造成的医疗经济负担高达826亿美元。我国OAB的发病率高达15.1%,其中男性发病率约为15.9%。女性约为14.3%。膀胱储尿期兴奋性改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
学位
研究背景和意义: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类多发于东南亚和东亚的头颈上皮恶性实体瘤。由于鼻咽癌细胞对电离辐射比较灵敏,故这是鼻咽癌的常规杀灭方法。尽管如此,仍有部分鼻咽癌患者经治疗后肿瘤不消退,或出现复发转移,而放疗抵抗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敏感性、优化治疗方案对增加放疗杀伤性、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关键的临床价值。代谢状态紊乱
学位
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纤维化(Renal fibrosis,RF),尤其是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不仅是各种CKD进行性损伤的标志和共同途径,也是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决定因素和可靠的预后指标,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CKD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损伤,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