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相变致裂煤的孔-裂隙结构特征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899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相变致裂(CO2PTF)煤层,作为一种新兴的增透消突方法,具有安全性能高、避免了水力化措施的负面效应等独特的技术优势。致裂后,煤的孔裂隙结构会发生变化,但是,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CO2致裂煤层宏观裂隙的变化特征,而对于微观孔裂隙的变化以及增渗特征缺乏系统的研究。鉴于此,在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平顶山八矿煤样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煤样基础参数分析、孔-裂隙结构参数测试分析和分形维数表征、渗透率测试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煤岩学、瓦斯(煤层气)地质学、物理化学、热力学和数值分析等学科理论,探索研究不同CO2相变致裂压力下煤的裂隙-孔隙演化规律以及增渗特征。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经过120MPa、150MPa、185MPa致裂压力冲击后,煤表面裂隙拍照与扫描电镜形态观察显示,随着致裂压力的增大,煤的破碎程度越高。工业CT测试与裂隙分形维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煤内部裂隙体积分数变化率与致裂压力呈线性正相关,裂隙体积分数变化率分别为397.62%、2587.50%、3933.33%;致裂后煤裂隙分形维数增大且与致裂压力呈正相关。(2)高压压汞(HPMI)、低温液氮吸附(LTLNA)、CO2吸附(CDA)孔隙参数测试与孔隙分形维数分析结果显示,煤孔隙平均孔径随致裂压力增大而增大。致裂后煤孔隙孔容、比表面积,在2-100nm范围内明显降低,孔容变化与致裂压力呈负相关;在孔径>100nm范围内增大,孔容变化与致裂压力呈正相关。致裂后煤2-50nm、100-10000nm孔隙的分形维数明显降低,与致裂压力呈现明显的负相关;50-100nm孔隙分形维数大于3,可能由于压汞实验高压段引起煤基质压缩造成的。<2nm的孔隙孔容、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参数(ρ、v)、分形维数均无明显变化,推测CO2相变致裂对<2nm孔隙无明显改造作用。(3)渗透率测试结果显示,致裂前后渗透率随气源压力的增加呈正指数增加,随平均有效应力增加呈负指数降低。致裂后煤渗透率明显增大,并且煤的渗透率变化率与致裂压力呈现明显正指数相关。此项研究对完善CO2相变致裂煤层增透消突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图57幅,表17个,参考文献132篇
其他文献
煤中孔裂隙的发育、分布、形态与结构等特征是了解煤层气赋存状态和运移规律的基础,尤其是在渗流方面表现出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探究煤中孔裂隙特征对煤储层渗透性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多数受到构造应力作用,构造煤在原位条件下具有低渗性,不利于煤层气的抽采和瓦斯的防治。因此本文选取构造煤样品,基于低温液氮吸附、压汞测孔、扫描电镜、X-ray CT等测试技术,对煤中孔隙的孔
学位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是青海省沙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域,也是我国沙化分布海拔最高的地区。近些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人口增加,盆地内采盐、石油等工业活动频繁,导致盆地湿地面积减少、冰雪融化,地表景观遭受破坏,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地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亟需探究土地沙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响应机制,以期为土地沙化与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科
学位
<正>昆虫虽小,但作为世界上已知物种最多的一类动物,它们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有着“面面俱到”的影响。在食物链中,昆虫扮演着各级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的角色。它们的存在赋予了微观世界无与伦比的活力,让植物转化的能量被传递给更大的动物,也让众多动植物的残骸被迅速分解,重新进入循环。
期刊
阳泉矿区新景矿和新元矿为突出矿井,为实现区域消突目的采用了地面井大液量水力压裂技术,实现了大范围煤层消突效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突措施和掘进工程之间的时-空矛盾。但是目前对于地面井大液量水力压裂技术缺乏实验数据验证,导致工程设计缺少理论支撑。本文通过研究区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及突出危险性评价,采用煤岩煤质测试、模拟水力压裂实验、含水率对煤体物理力学性质影响实验及瓦斯吸附解吸对外加水分响应实验,研究了水
学位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巴音河流域原有的生态地质环境平衡遭到破坏,加上城市用水与工业用水水资源的开采、灌溉用水、市区河床硬质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内出现了土壤盐碱化、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湖泊水体面积缩减等问题,导致流域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严重影响了流域居民生产、生活。前人在巴音河流域开展了一系列地质与水文地质地质调查、面向生态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最小生态需水量、植被与水文动态变化等研究工作,但
学位
文中主要围绕中深层地热能原位换热开发技术展开,分析了开发传统能源与地热能的利弊;了解到常规地热能开采会污染环境,破坏地热水,不能规避地热井水量差异性大,易导致地热能利用效率低下的经济风险。因此提出了地热能原位换热“取热不取水”的地热能开发模式,具有较明显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在华北平原地热水资源差异性较大的区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绿博新城2-1地热井为基础建立同轴套管井模型,以入口温度为边界条件
学位
本研究以焦作市4个不同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学校区、工业区)的道路灰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12条道路的道路灰尘样品和道旁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r、Ni、Cu、Zn、As、Cd、Pb、Hg)的含量,并利用地质积累指数、污染负荷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健康风险指数对道路灰尘中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道路灰尘中8种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河南省的土壤环境背景
学位
超临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扩散性与热力学性质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其在煤中的赋存状态和吸附能力与亚临界条件下相比明显不同。只有精确测定超临界甲烷的密度和吸附能力,认清它们随温度与压力的变化规律,揭示它们在煤中的吸附机理,才能准确地预测原位储量,评价深部煤层气的资源量与开发潜力。为了研究超临界甲烷在煤中的赋存空间、赋存状态与吸附量,本文采用CO2、N2吸附实验和高压压汞实验测定三种煤中全尺度孔隙的比表
学位
许家沟泉域岩溶水作为鹤壁重要的饮用水源,受气候变化和采煤活动影响,补径排条件已发生改变,水质不断恶化,微量元素特征尚不清晰,有毒有害微量元素是否已威胁居民饮水安全?尚不知晓。针对此,本文采用数理统计和等值线图解法分析岩溶水微量元素含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了水质参数对微量元素的影响以及微量元素来源问题;进一步分析特征微量元素Sr的富集成因及所蕴含的水文地质意义;最
学位
汞(Hg)是一种全球性的重金属污染物,其有机态甲基汞(Me Hg)具有很强的神经性毒性,并极易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在生物体内蓄积,从而造成高营养级生物的潜在甲基汞高暴露风险。研究显示,即使水体甲基汞浓度远低于1 ng/L,鱼体内甲基汞浓度亦会超过水体甲基汞含量百万倍以上。汞矿区作为典型的汞污染场地,其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汞生物放大效应、生物积累特征、营养级传递,以及对陆地环境生物的影响等问题,目前仍不清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