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家系的基因突变与临床分析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392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sleep-related hypermotor epilepsy,SHE)是一种罕见的局灶性癫痫,以前被称为夜间额叶癫痫(nocturnal frontal lobe epilepsy,NFLE),主要发生在睡眠中,常常误诊为梦魇。SHE的特征是出现短暂的癫痫发作,突发突止,且在个体间的发作形式各有不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SHE是良性癫痫,然而也有相关文章报道了该病的严重性。患者常因其不典型的临床表现而被误诊。更有甚者,患者家属会认为这只是梦游症,并不会送他们到医院就诊,从而不能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大部分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患者的病因尚不明确。SHE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脑结构异常、后天损伤和遗传因素。据我们所知,有关于基因突变引起SHE的报道,而有关编码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基因的报道相对常见。由DEPDC5和KCNQ2突变引起的癫痫的报道不少,但在SHE患者中DEPDC5和KCNQ2突变的报道却很少。本研究发现了一个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家系,通过对该家庭进行基因检查,发现先证者和其父亲均存在DEPDC5和KCNQ2基因突变。此外,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药物疗效进行了简单阐述。本研究旨在为解释基因型与表型的联系提供可能,为临床上SHE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来自XX院门诊的患儿(患者1),首先我们收集了他的病史,并询问患者1的家族史及生长发育史,得知患儿的父亲(患者2)有癫痫病史,同样采集了患者2的病史和生长发育史。其次,我们对两个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以及完善脑电图、头颅MRI、智力评估及血常规、血生化等基本化验检查。对确诊后的患者1和患者2进行了药物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此外,我们采集了患者1及其父母亲的外周血,对其进行基因测序,对所检出的突变基因,我们建立了系统进化树,并进行了同源蛋白序列比对,以判断突变的保守性。另外,利用in silico分析,对突变基因对应的致病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个癫痫家族,患儿和其父亲患病,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癫痫均于夜间睡眠中发作。对两者药物治疗的随访中发现,患者1和患者2对药物反应性良好。基因检查提示患者1和患者2在DEPDC5(c.484-1del c.484_485del)和KCNQ2(c.1164A>T)同一位点突变,且该突变均为首次报道。此外,同源蛋白对比序列显示两突变基因对应的氨基酸均为高度保守。
  结论:本研究主要报道了一个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家系,患者1和患者2均有DEPDC5和KCNQ2基因的新发突变。本研究长期的随访中发现患者对药物治疗有效。
其他文献
骨癌痛发生在众多恶性肿瘤患者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创伤。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癌症三阶梯止痛法,主要是运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与阿片类药物,但上述药物治疗存在天花板效应或耐受现象,治疗效果不理想并且许多患者存在剧烈的副作用,因而研发安全高效的骨癌痛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既往研究表明,IL-1β和IL-6是参与机体炎症调节的重要因子,IL-1β是常见神经炎性物质之一,研究证实IL-
目的:研究特异性bFGF拮抗剂—FGFR1-Fc抑制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刺激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增殖作用,以及FGFR1-Fc抑制OIR(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小鼠视网膜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探讨FGFR1-Fc抑制bFGF刺激的HRCEC增殖相关的信号通路,FGFR1-Fc与雷
目的:目前国内外小儿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iberoptic bronchoscopy,FOB)多采取保留自主呼吸的方式,丙泊酚是最常使用的麻醉药物之一。但是单纯静注丙泊酚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式,可控性较差,若丙泊酚用量不足,患儿易出现体动、呛咳、憋气,甚至喉痉挛、气管痉挛等严重并发症;若用量过大,又会导致呼吸抑制,患儿术中发生缺氧,危及患儿安全,且延长患儿在PACU停留时间。瑞芬太尼作为超短效
学位
目的:丙泊酚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引起意识消失的作用。因其具有起效快、苏醒迅速、持续输注后无蓄积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诱导、术中维持、ICU镇静以及门诊短小手术。但是关于丙泊酚镇静的中枢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尤其是其具有神经保护或是神经损害更是争论的焦点。LncRNA是指转录本长度超过200核苷酸的RN A,其具有稳定的二级结构和复杂多样的生物功能,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本
学位
期刊
目的: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持续40年的高速老龄化时期,随着中国人口转向重度老龄化和高龄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人口数越来越多。髋部骨折后由于高致残率和死亡率而显著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在中国,目前对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仍然很少。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年死亡率的相关因素,以发现改变死亡率的因素并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招募了489名患者。系统地收集了患者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方法:选择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儿100例,ASAⅠ、Ⅱ级,年龄5-10岁,随机分为四组,麻醉方式均采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各组患儿分别予以0.2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0.10μg/kg(RS1组)、0.15μg/kg(RS2组)以及0.20μg/kg(RS3组),将单独罗哌卡因组(R组)作
学位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预先镇痛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行腰椎后路手术术后早期疼痛及康复锻炼的影响。  方法:择期行1个节段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5周岁,随机分为三组(n=40):A组:空白对照组,B组:切皮前0.375%罗哌卡因20ml浸润切口,C组:缝皮前0.375%罗哌卡因20ml浸润切口。术前均未使用麻醉前药物,常规禁食8h。常规监测心电
目的:研究表明,脊柱手术术后疼痛剧烈,肠梗阻如腹胀的发生率较高。目前阿片类药物被广泛用于术后镇痛,但作为μ受体激动剂为主的传统阿片类药物往往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然而羟考酮作为κ,μ双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激动κ受体起作用,对μ受体作用较弱,已被证明用于各种手术,术后均能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胃肠道等副作用较小。本研究旨在观察羟考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手术(TLIF)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