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人际信任与教师支持对中学生社会快感缺失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ve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欺凌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校园欺凌是导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危险因素,也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往倾向,甚至增加了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社会快感缺失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体验快乐的能力降低,是多种精神疾病的核心症状。因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为对象探究校园欺凌对中学生社会快感缺失的影响,以及人际信任和教师支持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社会快感缺失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感知教师支持问卷》对陕西省西安市和安康市63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中学生遭受欺凌得分显著高于实施欺凌,言语欺凌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形式欺凌,社会快感缺失整体程度较轻。中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下,对特殊他人的信任程度高于对无关他人的信任程度。中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总体处于较高水平,感知到的学习支持和情感支持高于能力支持。(2)在性别上,实施欺凌和人际信任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实施欺凌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人际信任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年级上,人际信任和社会快感缺失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人际信任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高中生社会快感缺失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在是否独生子女上,教师支持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感知教师支持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3)中学生校园欺凌、人际信任、教师支持和社会快感缺失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具体而言,遭受欺凌、实施欺凌与社会快感缺失呈正相关;遭受欺凌、实施欺凌与人际信任和教师支持呈负相关;人际信任与社会快感缺失呈负相关;人际信任与教师支持呈正相关。(4)中学生遭受欺凌与实施欺凌对社会快感缺失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人际信任对社会快感缺失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教师支持对社会快感缺失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5)人际信任在遭受欺凌与社会快感缺失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实施欺凌与社会快感缺失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6)教师支持在人际信任与社会快感缺失间起调节作用,感知到的教师支持越多,人际信任对社会快感缺失的预测作用越弱。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遭受欺凌与实施欺凌均可导致中学生社会快感缺失。(2)人际信任在校园欺凌对中学生社会快感缺失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当遭受欺凌与实施欺凌程度增加时,会使人际信任随之减少,进而导致中学生社会快感缺失程度增加。(3)校园欺凌影响中学生社会快感缺失的过程受到教师支持的调节,表现为教师支持在人际信任与社会快感缺失之间起调节作用,即与高感知教师支持的中学生相比,人际信任对社会快感缺失的影响在低感知教师支持的中学生中更强。高感知教师支持对于低人际信任水平的中学生有更积极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裕。但只注重经济增长,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发展模式使得人类无视了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为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生态休闲应运而生。生态休闲是新时代人类满足自身休闲需求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休闲方式。从词源字义角度探究生态休闲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生态休闲的特
学位
二战后,澳大利亚部队作为英联邦占领军的一部分在日本驻扎了十年之久。最初,澳大利亚对日本的态度是敌对和强硬的,驻扎期间澳大利亚军人被禁止访问或参与日本人的家庭生活。尽管有反亲和政策的约束,但澳大利亚军人还是通过就业、黑市、娱乐和观光等方式与日本人交往,其中许多互动导致了浪漫的关系。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65年,大约650名日本妇女作为澳大利亚军人的妻子和未婚妻移民到澳大利亚。这些日本妇女移民澳大
学位
“和合”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思想精髓,是融合对立事物之间冲突、使对立事物相互渗透、统一的动态平衡过程。《理惑论》不仅记录了一场佛、儒、道三教之间的思想辩论,更记录了三教思想和合的过程。牟子在和合佛与儒、佛与道的过程中首先承认了和合事物的多元多样性,摆脱了简单的二元对立,其次利用了“和而不同”的中和之道去融合佛与儒之间的思想冲突,使之成为三教思想生生不息的根据,最后追求了佛、道两家最高境界、最高觉悟者
学位
民国时期,中国报业迅速发展,苏州报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苏州发行的报纸中,除了聚焦政治、时事新闻的大型报纸以外,还有一些小型报纸。这些小型报纸不同于大型报纸,主要是对社会新闻、名人轶事等进行报道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光明》就是这样一种报纸。本文通过对《大光明》的个案研究,窥测民国时期苏州的思想文化氛围。全面抗战前的近代苏州报业经历了起步(1900—1911年)、繁荣(1912—1927年
学位
佛教典籍中不仅包含普渡众生的经文,还囊括了丰富的医学内容。佛被称为“大医王”,祛除一切生灵之痛苦是佛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僧人中的医生是将佛教思想落实在行动中的重要力量。僧医在佛教思想的指引下,一方面学法习禅,另一方面还兼顾医学事业,他们有着僧人和医生的双重身份。僧医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后在中国土壤上生根发芽,从后汉出现的外来僧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土僧医,其发展呈现出本土化的趋势。中国古代瘟疫频
学位
赵烈文为曾国藩主要幕僚之一,就曾国藩咸丰时期所遇到的问题,怎样压制太平天国,怎样处置外患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其许多建议受到曾国藩的肯定与赞扬。赵烈文的军事思想主要来源于经世思潮,传统文化熏陶与人际交往三个方面。由于嘉道之际社会危机的不断涌现,经世之学开始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赵烈文在经世思潮的影响下养成了关注时务的习惯,经常和朋友一起谈论当下时务。赵烈文熟读经史,有非常严谨的读书治学精神,每
学位
在我国两个一百年发展阶段的历史交汇时刻,时代叩问我们:如何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发展?面对这个“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指认数字化、生态化是我们这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两大趋势。全新的数字化、生态化空间生产形态正在变革、超越传统的工业空间形态,生产出微观智慧空间,每一个微观智慧空间组装成智慧城市,每一个时代都会生产出与时代要求相匹配的空间形态。从工业文明时代的传统菜场向信息化时代智慧菜场转变的
学位
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研究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一个新问题、新趋势。已有研究从理论、实践、人格、道德认知和课程论视角展开了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建构,这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针对性、有效性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一直以来,学习所导致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如何从学习本身入手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心理素质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学习品质为切入点,构
学位
针对当前跨学科主题学习存在的“只学不用”“只用不学”“学用分离”等学用割裂的现实困境,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应以学用合一为旨归,并提炼出实现学用合一的关键路径:以大概念为聚合器,以真实情境为深层纽带,以项目式任务为推进器,以核心素养为检测器。
期刊
作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儒学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当代日本人一方面接受现代科学与民主思想的洗礼,另一方面又受到儒学伦理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现象的产生既得益于日本社会对外来文化异乎寻常的容受能力,于表层之下亦与日本儒学独特的哲学体系息息相关。日本儒学的发展历史,本质上就是中国儒学日本化的过程,是日本社会在一以贯之的神道思想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儒学哲学体系不断扬弃和理性批判的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