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梦骈言》考论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醒梦骈言》是清代中晚期根据《聊斋志异》改编而成的话本小说集。本文以之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厘清其时代、版本、作者等方面的基本事实,并对其各组成部分或贴合或游离的关系进行考论。另一方面,将其作为白话话本的标准样本,与作为文言传奇典范的《聊斋志异》进行叙事、思想等维度的对比,以凸显两种文学体裁各自特点。本文分六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醒梦骈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第一章进行版本及成书方面的研究,包括《醒梦骈言》改编自《聊斋志异》青柯亭刻本、《醒梦骈言》版本研究、选材特点研究、关于其作者的推测四小节。《醒梦骈言》成书于话本衰落期,作者为功名未就的底层村儒,制作较粗糙。第二章为《醒梦骈言》思想研究,同样以《聊斋志异》为参照系,分四方面论述:天定人为的婚宦观念,和睦孝友的家居理想,善恶有报的果报观念,降格以求的平民道德。这些在话本中具代表性的观念呈现出普通民众对官方意识形态的选择性吸收,同时反映了话本相对传奇内在真实性与哲理性的弱化。第三章为《醒梦骈言》叙事研究,探讨《醒梦骈言》与《聊斋志异》两书在叙事方面的差异,其中一些结论可作为普遍规律适用于话本与传奇两种文体:细节设置上,从姑妄言之到务必求真;人物描写上,从聚焦主角到描摹群像;叙事结构上,从“橄榄形”到平均分布;叙事线索上,从“鱼贯式”到穿插散布。四者显示了话本对真实、全面、均衡、曲折的追求,折射了话本对民众心理的迎合及其通俗品格。第四章将《醒梦骈言》各部分看做相对独立的整体,探讨其间或合或离的复杂关系。一是题目、篇首、入话、篇尾与叙事的互动;二是文本、插图、题诗的互文。各部分间的冲突龃龉说明此书在各种力量牵扯下未能实现规整统一,体现了制作的粗糙随意。结语总结了文人孤愤之书与市井娱心之作的差异,认为文体规范是造成两书思想、艺术高度悬殊的主因。
其他文献
应用型高校是为国家培养、输送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十分重要,能够增强学生综合实力。近年来,多模态教学模式
全域旅游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采用2007-2016年我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协同现
以非公企业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实现非公企业党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步骤,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托与现实依据。以非公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要以正确价值导向为实践遵循,
建设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又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组成。因此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
云母(Mica)具有径厚比高、抗压、抗拉强度大,作为无机填充剂应用在高聚物中,能改善高聚物的机械强度。然而云母的表面极性大,与高聚物的相容性差,易团聚且分散不均匀,因此就
本文从“小说文本民俗研究现象”的角度,对20世纪1980年以来近三十年的文本民俗研究方式之生成、发展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整理,并探索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民俗文
本文围绕打工文学现象,分别讨论了打工文学的形成过程、创作模式、审美特征与文化价值。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里大量出现由农村而来的“新移民”,他们“走出了乡村,却走不进
苏雪林是中国现当代文坛最长寿的作家,近八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她在小说、散文、戏剧、文艺评论和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做出卓越的贡献。她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背负着儒家传统
对话理论虽说是由西方理论家提出,是西方的理论成果,但是中国文学、文论中却也不乏对话思想的存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作为我国伟大的文论著作,其中就蕴含有丰富的对话理论思想
为提高本征石墨烯的气敏特性,将锡和氧化锡薄膜蒸镀在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表面,制成石墨烯基SnOx-Sn气体传感器,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其表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