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症中精子DNA碎片率增高的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将男性不育症患者分为精子DNA碎片率(DNAFragmentationIndex,简称DFI)正常和精子DNA碎片率增高组,对两组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证素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精子DNA碎片率增高的影响因素和中医病位、病性的分布规律,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精子DNA碎片率增高的男性不育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研究以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其中因病情需要在三级甲等医院行精子DFI检测并有具体结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精子DFI的检查结果分为精子DFI正常组与精子DFI增高组,精子DFI正常组为99例,精子DFI增高组为115例。研究者根据《证候信息采集表》,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证候信息搜集,将相关数据录入Excel2013办公软件,参照“证候辨证素量表”所提示的证素分别进行加权求和(含减负值),以对各证素做出判断。应用SPSS24.0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2或Fisher’s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P<0.05有统汁学意义。
  结果:
  (1)对不良生活习惯行单因素分析,抽烟、熬夜、久坐的P值分别为:0.018、0.027、0.036,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抽烟是精子DNA碎片率增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8<0.05。
  (2)精子DFI正常组的病位证素分布规律:肾(68.69%)、脾(40.40%)、肝(16.16%)、肺(12.12%)、胃(7.07%)、心神(3.03%),精子DFI增高组的病位证素分布规律:肾(79.13%)、脾(57.39%)、肝(17.39%)、肺(11.30%)、胃(6.96%)、心神(4.35%),两组中脾的出现频数与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精子DFI正常组的病性证素分布规律:气虚(42.42%)、阳虚(39.39%)、阴虚(34.34%)、湿(30.30%)、气滞(11.11%)、精亏(8.08%)、热(8.08%)、血虚(6.06%)、血淤(5.05%)、痰(4.04%)、寒(2.02%),精子DFI增高组的病性证素分布规律:阳虚(47.83%)、湿(45.22%)、气虚(31.30%)、阴虚(24.35%)、气滞(12.17%)、热(12.17%)、痰(10.43%)、精亏(8.70%)、血虚(3.48%)、血淤(2.61%)、寒(0.87%),两组中湿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病位组合规律:精子DFI正常组的病位证素组合以单一病位出现的频率最高(53.54%),精子DFI增高组以二病位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57.39%),两组在单一病位、二病位组合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病性组合规律:精子DFI正常组的病性证素组合以单一病性出现的频率最高(32.32%),精子DFI增高组以二病性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54.78%),两组在单一病性、二病性组合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病位与病性组合规律:精子DFI正常组的证素组合以三证素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30.30%),精子DFI增高组以四证素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44.35%),三证素组合、四证素组合在两组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精子DFI增高组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证素组合是肾+脾+阳虚+湿(16.52%),精子DFI正常组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证素组合是肾+阴虚(10.10%),而肾+脾+阳虚+湿出现的频率为4.04%,经连续性修正卡方检验,P=0.007<0.05,肾+脾+阳虚+湿在两组的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抽烟是精子DNA碎片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2)精子DFI增高的男性不育患者的病位证素以肾、脾为主,涉及肝、肺、心神、胃;病性证素以阳虚、湿为主,涉及气虚、阴虚、热、气滞、痰、精亏等;本病的证素组合较为丰富,以肾+脾+阳虚+湿的证素组合较为常见。
  (3)在治疗精子DFI增高性不育患者时,如果补肾治疗效果不佳,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考虑配合温阳、健脾、祛湿之法。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对幼草鱼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头肾和脾脏)和粘膜免疫组织(肠道、鳃和皮肤)的结构完整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选择均重为12.96±0.03g的健康草鱼1440尾,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用AFB1含量为0.04、29.48、58.66、85.94、110.43和143.92μg/kg的饲粮饲喂60天,生长试验结束后,进行嗜水气单胞菌和柱状黄杆
学位
藏鸡作为研究高原适应的典型模式动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其已适应了高原低压、低氧、高寒及高辐射的恶劣自然环境。为了探索藏鸡高原适应性的遗传调控机制,本研究以饲养在高海拔的藏鸡(TC)、低海拔的藏鸡(LTC)、高海拔的彭县黄鸡(HLC)和低海拔的彭县黄鸡(LC)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心、肝、肺和脑等4个组织(3个生物学重复),一共48个组织样本。通过对48个组织样本构建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RN
学位
目的:评价国产新型口服O霍乱疫苗(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灭活全菌体,recombinant-subunit-B/killed Cholera whole cell,rBS-WC)的安全性、免疫原性以及对受试者肠道菌群的影响.结论:1.OrBS-WC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免疫3剂量比2剂量的免疫效果好.2.疫苗对受试者的肠道菌群有一定的影响,其作用是对肠道有益菌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中间菌
学位
目的:  以接受过根治性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辅助化疗依从性以及中医药治疗时间各自对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并对多个可能的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从而为患者探索更多的辅助治疗模式。  方法:  通过对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诊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17例Ⅱ-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首先分别根据辅助化疗依从性情况(有
第一部分输卵管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输卵管重复异位妊娠对育龄期妇女的生命健康、生育结局和心理状况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输卵管妊娠发病率的上升,以及中国内地二胎政策的开放,输卵管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本研究致力于探讨输卵管重复异位妊娠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以便及早干预和二级预防,改善有输卵管妊娠病史患者的生殖健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
目的:  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ICU获得性肌无力(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患者与急性骨骼肌肉萎缩进程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9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的符合纳排标准的94例ICUAW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中ICUAW的中医证型分布包括脾胃虚弱证(37例)、肺热津伤证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真实世界中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growth factor,VEGF)治疗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wAMD)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不同中医证型wAMD患者经抗VEGF治疗后其各项疗效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性,以进一步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数据来源:2019年8月-2020年1月
目的:  观察健脾生髓膏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疲乏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纳入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化疗后疲乏的气血亏虚型患者120名。120名患者随机分为膏方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膏方组采用健脾生髓膏方联合含铂双药化疗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含铂双药化疗进行干预。两组
目的  基于“痊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提供我院中药复方治疗Ⅲ期大肠癌的临床数据及疗效;挖掘导师治疗Ⅰ-Ⅲ期大肠癌根治术后瘀毒蕴结证型患者的用药规律,意在研究导师诊治过程中的理法方药及组方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诊疗思路和治疗方案。从网络药理学角度探讨祛瘀解毒方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初步阐释祛瘀解毒法治疗大肠癌的理论内涵,进一步指导祛瘀解毒方对炎症微环境下肠癌小鼠的抑瘤作用机制研究。  方法  (一
研究目的:  探究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高频中药的用药分布特点。  资料与方法:  本课题通过以“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中西医治疗+支气管扩张”为关键词,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进行文献检索,运用Excel365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文献整理,收集文献的篇名、中西医诊断、证型、治法、处方、中药、性味归经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