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庞德译中国古典诗歌之假象对等解决策略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kne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翻译的研究,已从最初的译本静态对比,发展到美学角度传达的比较。如此,译者注重传递诗歌中的意境,文化美学因素是理所当然的,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译作。但即使原作的美学价值被极大程度上体现,传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审美习惯的标准下,原作的文学精髓及美学价值也未必能轻易被接受。这种现象可借用文体学中的“假象对等”而定义。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习惯,假象对等的现象在诗歌翻译中是很难避免的。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未定性,读者是文本意义生成的积极参与者,而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就其未定性来说表现尤甚。在中诗英译这一领域,埃兹拉·庞德(Ezra Pond)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庞德运用创新手法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了文化和诗学兼容的创意翻译。就其表象来看,庞德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并不为广大学者普遍认同,因其并不符合一般意义上的翻译标准或原则。但,翻译活动,尤其是中诗英译中,假象对等的产生是根源于民族文化差异性,即使译者尽其所能还原原作形神面貌,也未必为译入语读者欣赏。笔者认为,庞德的创新翻译手法尽管看似天马行空,不符合一般意义上对译本忠实的翻译标准。但庞德的翻译对这一忠实情结有所质疑。某些技巧可积极地令译者对原文进行某种形式或程度的操控,打破看似忠实,实难传达原文精髓的翻译陈规,可说某种程度上解决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假象对等问题。我们可探求庞德翻译不求忠实,等值,恰以此为手段解决假象对等的问题。既然假象对等不可避免,则无需模糊双语间民族文化审美差异性,而应采用更为完善的翻译技巧,使得原语独特的文化更好的展现给目的语读者。笔者通过分析庞德的中国古典诗歌译作《华夏集》,提出中诗英译中假象对等“解决”方案,希望尽可能丰富的翻译技巧,能使得一语文化特点能更好地被另一语读者消化吸收。
其他文献
吴秀明认为,中国形象塑造从"五四"时代就开始了,持续至今,它与文化批判与文化重建同步。在批判中重建,在重建中超越,在反思中显现中国文学的真实、理性与丰沛的艺术力量。中
检验人民币/日元汇率与波动的时间序列特征,证实存在简单单位根过程及条件异方差性。计算表明,其汇率变化率的ARMA及ARMA/GARCH组合模型的建模不成立,GARCH、EGARCH、IGARCH
畜禽品种的改良,同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构建现代化畜牧业发展体系的基础与保障。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目标是要在实现优质高产的同时,兼顾生态和安全性,而畜禽品种的改良
针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普遍伦理”或“全球伦理”的探讨,本文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前提性的问题,如价值的共同性和普遍性的涵义,“普遍伦理”的主客观形态及传统观念的
作为语言研究的组成部分,专书语言研究在推动断代语言研究与整个汉语史研究方面的基础性地位,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的共识。语言学界的大方之家、有识之士,也屡次强调专书研究的重要
本文以1950—2015年中国知网收录的4126篇我国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学术论文为样本,基于高频关键词共词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利用Excel、SPSS等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出国内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从最原始的手工账到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再到我们即将进入的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的财务会计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经济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对于注重
长期以来,人们把“忠实”视为翻译的唯一标准,因而忽视了对变译的研究。近几十年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探讨翻译中的文字转换,而是开始关注文字以外的动态因素,包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变动情况。3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继续下降,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
医院执行力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是提高医院竞争力、战斗力、向心力的重要途径。从执行力文化定义和意义入手,介绍了医院执行力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取得的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