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疫苗是最近几年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它能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流感病毒的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具有型特异性,根据NP和M的不同,可以将流感病毒分为A、B、C三型,且它们的核苷酸序列非常保守。本实验将A型流感病毒A/PR/8/34(PR8)(H1N1)的流感病毒核蛋白基因(NP)和基质蛋白基因(M)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的DNA疫苗用小鼠模型来评估NP和M 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期望能在预防流感上取得一些成果。实验中共构建了NP基因(长1497 bp,表达49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M1基因(长759 bp,表达25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和M2基因(长322 bp,表达9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三个基因的核酸疫苗,疫苗构建鉴定正确后,通过大量提取质粒制备核酸疫苗。并将实验按下述组别进行免疫:1)用NP核酸疫苗对小鼠进行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免疫;2)用M1、M2核酸疫苗对小鼠分别进行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免疫(M2只进行了四次、五次和六次免疫);3)用NP+M1(NP和M1 DNA疫苗混合)核酸疫苗对小鼠分别进行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免疫。采集每次免疫后小鼠的血清,并在免疫完后一周进行致死量同型流感病毒感染实验,病毒感染后观察小鼠的体重丢失率和存活率,通过小鼠体内抗体滴度,存活率和体重丢失率三个指标来评价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血清中抗M1 IgG抗体含量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免疫六次时抗体含量最高,其它免疫组情况也大致相同,随着免疫次数的增长抗体呈上升趋势;在攻毒后的观察期中,体重丢失率M2>M1>NP>(NP+M1);NP DNA疫苗在六次免疫后能提供50%以上的保护;M1 DNA疫苗在六次免疫后能对小鼠提供约40%保护;M2 DNA疫苗不能为小鼠提供保护;(NP+M1)DNA疫苗免疫的小鼠保护效果最好,只三次免疫就能提供80%以上的保护,它的保护效果要比单独免疫NP和M1好。
其他文献
氮素是植物生长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氮素的来源主要包括施用化学氮肥和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固氮作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是生物固氮中效率最高的体系,豆科
目的:观察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甙对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分离肠系膜动脉1-2级分支制备离体肠系膜动脉环固
生物信息学作为一种生物数据存储、检索和分析的工具,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必可不少的研究手段,其中对基因芯片的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基因芯片在一次实验中能够检测多
细胞色素P450是参与药物I相代谢的主要酶系,目前市售80%的药物都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同时,细胞色素P450也可以被外源化合物分子诱导表达,活性增强,进而影响或改变相关药物的
帕金森(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神经变性疾病。PD疾病的发生一般以散发型为特征,被认为是基因易感性和例如暴露于毒性的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基因易感性也是单
宫颈癌(cervicalcancer)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女性肿瘤的第二位。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最新统计显示
RIP3(receptot-interactingprotein3)是RIP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之一,RIP3以一种RIP依赖的方式结合到TNFR1复合物中,一旦募集到TNFR1复合物上,RIP3即可表现出促凋亡的
为了研究发情周期牛卵巢黄体中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细胞的存在情况、DNES标志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或拮抗等互相调节作用及DNES细胞的来源,本试验采用了敏感性较高的免疫
目的: 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携带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silk-1,体外观察sFlk-1的表达分泌对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并进一步深入研究A
研究背景: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发达国家的患病率达到5~10‰,中国的患病率为3.5~4.8‰。作为临床上主要的药物难治性癫痫,内侧颞叶癫痫(mesialtemporallobeepilepsy,M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