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软骨来源干/祖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筛选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小耳畸形是整形外科常见的疾病,影响着患者的器官功能,容貌及心理健康。自体软骨移植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修复耳软骨缺损的方法,但存在着并发症较多,移植物供体缺乏的问题。软骨组织工程为其治疗带来新的途径。软骨组织工程的主要方法是从生物体内获得少量具有成软骨能力的种子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接种于生物材料,构建出可用于人体的软骨移植物。体外构建的软骨可应用于先天性小耳畸形及疾病、外伤等造成的软骨缺损的手术修复中,也可应用于整形美容领域。但目前如何获得大量有成软骨能力的种子细胞是限制其临床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选定可用作种子细胞的具有高软骨形成潜能的干细胞来源对于实现弹性软骨的再生治疗至关重要。课题组前期对人耳软骨细胞进行单细胞测序,发现了一些可能作为耳软骨来源干细胞的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基因。进一步筛选其中可以作为特异性的软骨干/祖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特异性基因,可以为获得更理想的耳软骨组织构建种子细胞提供参考。研究目的1.明确兔及人耳软骨组织中CD93,CD271,CD202b,CD184,CD243的表达及组织定位。2.明确CD93,CD271,CD202b,CD184,CD243在体外培养的不同代次残耳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3.在体外分选出CD271+的细胞亚群,并对其细胞学特性进行鉴定,从而为后续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选取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果1.兔耳软骨及人残耳软骨中CD93,CD271,CD202b,CD184,CD243的表达及组织定位方法:通过HE染色分析兔及人耳组织横断面结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CD93,CD271,CD202b,CD184,CD243蛋白在兔及人耳软骨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组织定位。结果:兔耳软骨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展示了完整的兔耳软骨横断面,软骨层可见浅蓝色软骨基质,卵圆形边界清晰的软骨陷窝,以及深蓝色的软骨细胞核,腹侧耳软骨膜为疏松纤维层状结构,背侧耳软骨膜较腹侧致密,纤维层更少;兔耳软骨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D93在软骨组织、软骨膜及外周组织层均未见阳性染色;CD243和CD202B在软骨细胞中表达为弱阳性;CD184染色显示其显著表达于软骨细胞的细胞膜上,在背、腹侧软骨膜及外周组织中均未见表达;CD271的染色结果显示耳软骨细胞、软骨膜细胞及外周肌肉组织层均有显著阳性表达。人残耳软骨组织切片的HE染色结果显示与兔耳软骨相比,人耳软骨细胞较小,软骨膜与软骨组织的结合更加紧密,有纤维突起深入到软骨组织中。人残耳软骨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软骨细胞中,只有CD93蛋白表达为阴性,CD184、CD243均有阳性表达,CD202b及CD271表达为强阳性。同时,CD184、CD243、CD202b、CD271在血管内皮中的染色为阳性。2.CD93,CD271,CD202b,CD184,CD243标志物在体外培养的不同代次残耳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鉴定不同代次体外培养人残耳软骨细胞的CD93,CD271,CD202b,CD184,CD243标志物的阳性率。然后分选出CD271+及阴性的耳软骨细胞。结果:CD93、CD184、CD243、CD202b在体外培养的P2及P3代的耳软骨细胞中表达率较低;CD271在P1代软骨细胞中表达率较高,随体外培养传代,其阳性率逐渐减少。3.人残耳软骨来源的以CD271为标志物的不同细胞亚群的功能鉴定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CD271+及阴性的耳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及形态观察;用CCK-8试剂盒检测CD271+及CD271-两组细胞亚群的增殖能力;使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群的迁移能力;使用无限稀释法构建两组细胞的单克隆,鉴定CD271+及CD271-细胞亚群的单克隆形成能力;用成脂诱导分化的培养基对CD271+及CD271-两组细胞群进行诱导分化后使用油红O染色鉴定其成脂能力;用成骨诱导分化的培养基对CD271+及CD271-两组细胞群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后使用茜素红染色鉴定其成骨能力;用成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对CD271+及CD271-两组细胞群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后,阿利辛蓝染色鉴定其成软骨能力。结果:P1代CD271+的耳软骨细胞细胞亚群呈短梭形,增殖速度较快;用CCK-8法对比CD271+及CD271-两组细胞群的增殖能力,发现CD271+的细胞群增殖速率显著高于CD271-的细胞。CD271+的细胞具备单克隆形成能力,而CD271-的不能形成单克隆。与CD271-细胞亚群相比,CD271+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向三系分化的能力。研究结论1.在兔及人残耳软骨组织中,CD93几乎不表达,CD271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而CD184、CD243、CD202b在兔及人残耳软骨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不一致。2.在体外培养的P2及P3人残耳软骨细胞中,CD93、CD184、CD243、CD202b的阳性表达率较低,CD271在P1代软骨细胞中阳性率较高,随着细胞传代,其阳性率逐渐降低。3.CD271+的耳软骨细胞在体外具备单克隆形成能力,其增殖、迁移、分化能力均优于CD271-的细胞,提示残耳软骨组织来源的CD271+细胞可能具备干/祖细胞特性。
其他文献
随着核电的高速发展,我国核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核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主给水泵是核电站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回路重要的动力设备之一,它把从除氧器出来的水输送到蒸汽发生器中。目前主给水泵制造才开始国产化,国内的设计和制造经验尚不成熟。主给水泵的振动不仅产生大的噪音,而且还会影响主给水泵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核电站的安全。主给水泵由泵体、泵盖、叶轮、轴等零件构成。本文以V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力供应量和供应质量也需日益提升,加之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所以大型天然气燃气轮机机组不断投入运行。而随着燃气轮机机组容量的逐渐扩大,程序复杂性和参数控制难度也不断提高,设备间关联性渐增,机组设备的故障率也随之而上升。如果燃气轮机故障不时出现,机组设备的供电就不能保持连续,既无法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同时也会给电厂造成巨大的效益损失,甚至在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人员安全事故。基于上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的烈性传染性病毒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其病原体为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PPR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出的必须报告疫病,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目前PPR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主要依靠疫苗接种
禽腺病毒作为一种严重威胁养禽业发展的传染病病原,自2015年以来在我国大面积流行,其主要引起禽类肝炎、心包积液为特征的疾病。根据禽腺病毒垂直传播、隐性感染等传播特性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于我国养禽业存在的禽腺病毒感染不可轻视。本研究深入了解禽腺病毒不同血清型毒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建立可以覆盖所有血清型的禽腺病毒抗体监测方法,以期用于禽源活疫苗的外源病毒检验(鸡检查法),同时探索用于临床样本检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和食源性病原菌,对禽类养殖业和人类的健康危害巨大。其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对鸡的致病性不同。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使得沙门氏菌耐药水平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对我国多年代、多地区鸡源沙门氏菌血清型和耐药性的系统分析较少,因此研究我国鸡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变化趋势,有利于为我国沙门氏菌流行病学的研究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生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Contagious ecthyma,CE)又称羊口疮(Orf),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Contagious ecthyma virus,CEV)引起的一种羊接触性、嗜上皮性传染病。该病对羊的采食影响极大,导致患病羊衰弱甚至死亡。该病在世界各养羊国家均有流行,严重影响了养羊业的经济效益。CE至今仍无特效治疗药,疫苗免疫是防控该病的理想手段,但目前国内尚无安全有效的商品化CEV疫苗
该文作者在前贤时杰的基础上,又修正、完善了一百多个进士的籍贯,几乎已把清代除旗籍外的全部进士都复原到县级。这是迄今为止对清代全国进士地理分布进行的省、府、县三级之最系统、最完整、最准确的统计,为清代进士最小时空分布——县/科年的动态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喜欢招收专业素质过硬并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员工。因此,教育心理学不仅作为一门学科,更应该成为一种高校学生都应该有所了解或熟知的知识。基于此,本文作者概述了教育心理学在大学教育和课堂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并讨论了其在大学教育和课堂管理中该如何应用。
近几年,学术界对科举制度的千秋功过做了比较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科举作为一项文官考试选拔制度本身所体现的——客观性、公平性、公正性及其历史作用,平了反、正了名。遗撼的是,在科举平反热中,也出现了一股否定"废科举"的思潮,有学人把"废科举"的决策定性为"失败的政策选择",并为此进行了一
期刊
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近10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迅速上升的趋势。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基础治疗方法。虽然ADT直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其对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的潜在影响及其背后可能的机制仍不清楚。前列腺癌在不同种族人群中表现出高度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