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问题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我国出现了一大批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而成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摆脱旧有模式的束缚,明确理念、整合资源、办出特色,走上理性发展轨道,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比较、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借鉴东莞理工学院办学特色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策略。本文除绪论外分四部分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首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及“办学特色”的概念进行界定,以此作为论述的基础。然后以“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理论”、“组织整合理论”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首先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层面对其办学特色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办学思想存在误区、办学基本条件不容乐观、师资力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工作存在问题、科研力量较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存在问题的外部原因主要有: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主体的单一性、相关政策法规未真正落实、单一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不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内部原因主要有:办学价值取向不合理、大学精神的失落、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第三部分,对东莞理工学院办学特色建设进行个案分析,探寻其办学特色建设经验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启示。东莞理工学院是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办学特色建设的经验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四部分,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策略思考。本文认为首先要改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外部环境,即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单一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增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分工协作战略、完善大学之间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改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然后要发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坚持正确的办学价值取向、多渠道的教育资金筹措方式、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院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塑造。
其他文献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肇始自将传统媒介融合于一体的想象,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的媒介形态不断涌现,这也使媒介融合呈现出诸多全
腐败是一颗毒瘤,更是一场似乎无休止的瘟疫,腐蚀着人类社会,破坏了民主、法制、人权。为此,我们要打击腐败,更要预防腐败,而要预防腐败,就应当而且必须要建立预防腐败长效机
<正>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惊讶。在汉英词汇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很丰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学校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看到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
1.研究背景蛋白质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无处不在,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础,其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我国现行的蛋白质参考摄入量,从事轻体力活动的青年女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家对大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的权力结构是大学管理的核心,研究大学组织中的权力结构是深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本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的特色和灵魂,也是培养未来教师职业素养的基石,其质量高低对教师教育质量乃至基础教育教师的质量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学校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积极对课堂进行改革创新,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学中的重点教学部分,更是
校园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它是社会文化的精英部分。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首善区与辐射源,高校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将对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坚实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古今中外,感恩一直都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伦理思想,是存在于任何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是不同文化都褒扬的美德,所以感恩教育也是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