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判决之诉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存在的目的莫不在于实践其正义精神。法律系抽象的规范,正义则动态的展现于个案之中。正义有一张多变的脸,现代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应付变化,在特定情形下,应当承认当事人于情势变更发生后,而调整双方权利义务内容的必要。以情势变更为事实依据、以既判力理论作为理论根基的变更判决之诉,是处于实体法与程序法交界的法律制度。契合程序法与实体法之间的关系,弥补当下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中对于事后救济程序保障的研究与关注不足。本篇论文欲探讨当事人对于基准时后实际发生之事实,若其偏离确定判决所预测,导致原裁判文书内容因此情势变更而显失公平,是否可据以提起变更判决之诉。并在此问题的探讨中,探索变更判决之诉制度背后的诉讼法理论。导论部分通过介绍国内外变更判决之诉的立法和理论研究情况,说明本文理论和现实意义,阐释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首先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变更判决之诉的完整制度性立法,在域外制度考察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语境;对变更判决之诉的性质进行厘定;借助同相关诉讼的辨析确定其独有价值和研究意义。再次,分析变更判决之诉的事实基础——情势变更。以情势变更原则在实体法中的适用为切入点,将该原则置于诉讼中适用予以探讨。最后,剖释变更判决之诉的理论根基——既判力理论,从既判力时间范围的扩张、基准时后前诉遮断效的突破的相关程序性理论入手,继而从既判力角度分析赋予变更判决权利的可能性,分析衡平说、确认说、既判力强弱说、程序权保障说理论。第二部分,我国涉及变更判决的相关规定及实践。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制度性变更判决之诉制度,相关规定仅散见于司法解释中,对既有涉及变更判决之诉的实体法和程序法规定进行检视和评析,同时考察在规定指导下的司法实践的运行状况,总结司法实务做法,分析司法实践问题原因。第三部分,变更判决之诉的比较考察。首先考察德日及我国台湾地区相关规定,分析该制度运行适用对象、诉讼要件、程序的位阶选择、法律效果。其次考察三者的司法实践运作。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确立变更判决之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总结比较考察对于后文提出构建我国的变更判决之诉制度的设想打下基础。第四部分,我国变更判决之诉的完善。该部分首先从我国变更判决之诉的设计理念出发,明确制度宗旨,确定程序的位阶选择。其次,从变更判决之诉的适用范围、诉讼要件以及裁判三个维度出发进行具体的程序设计探讨。
其他文献
由于地震灾害带来的房屋倒塌,使得人们的财产以及生命遭到威胁,为此有许多学者对震后房屋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发现钢框架结构的破坏形式往往在梁柱节点处发生脆性断裂。为了防止此类破坏的发生,有关研究人员提出将焊缝处的塑性铰进行外移的观点,以此为目的提出很多塑性铰外移的方法。但目前还存在因节点设计不合理,在焊缝处发生开裂的现象。因此本文在已有的节点上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利用盖板-支撑进行加强的新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016-2020年吉林省肺结核和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的三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了解吉林省肺结核的流行趋势;通过描述2016-2020年吉林省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情况,分析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因素;了解吉林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分析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痰菌未阴转的影响因素;为吉林省结核病防治机构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6-2020年吉
学位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国内就业机会骤减,这使得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本文通过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出高校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着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下降明显、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成熟、毕业生缺乏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自身综合能力欠缺等困境,并依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期刊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行政应急法治具有能够突破常规法治的特点,相关应急措施往往涉及到个人利益与重大公共利益之间的权衡,对社会经济、秩序与个人自由权利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需要审慎的对其进行规制。而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各地高校的防疫措施特别是封闭式管理措施出现了规定差异大、学生意见大、存在利益损害风险三个特点,相关话题多次冲上热搜,高校防疫措施特别是封闭式管理措施的正当性,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
学位
在新《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的法律环境下,中国看似迎来了环境立法的璀璨春天,我国的环境执法也似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重视环境立法、轻视环境执法、忽视环境执法监督”的问题在实践执行中依旧广泛存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冲突矛盾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环境保护的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绿色可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而充分提高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视程度,则是满足经济体制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与能长久生产运营的关键手段
学位
本论文所讨论的问题是共同体与个体自由之间的矛盾问题,亦即政治社会中政治秩序与个体自由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问题。霍布斯、洛克、卢梭等近代政治思想家以自然状态的理论假设为逻辑起点,通过个体权利向社会契约的过渡筑起了现代人为共同体的大厦。这样一来,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政治哲学传统--从人的自然本性可以自然而然地引申出共同体,个体在共同体的生活实现了完满的德性,进而个体与共同体统一于“至善”这一伦理秩序
学位
道德是人们在生活和交往中遵循的规范,农村道德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道德建设具有特殊性,能否提高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的道德水平关系着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的成败。农村道德是乡村文明得到提升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农村道德得到有效建设,社会道德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才能推动村民致富增收,促进
学位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对党内政治亚文化的治理是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党内政治亚文化是党内政治现实中日渐凸显出来的亟待解决的一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由于党员主体的复杂性以及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党内政治文化系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异质性的政治亚文化。党内政治亚文化是部分党员在党的政治生活以及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主导型
学位
<正>降碳已成为未来建筑与城市的自觉,相应的设计理念、立意构思、策略手法、建筑技艺都将随之深刻变化,建筑学亦将迎来范式转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面对建筑未来性的低碳本质,如何在建筑设计课程体系融入低碳意识、思维和探索,将技术、美学、人文关怀、时代精神通过“建筑作品”进行表达,是建筑专业师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传道”、“悟道”的重要命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付
期刊
历经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力资源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专业型服务企业的兴起,对员工基本技能、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保证服务水平、服务项目跟上市场变化。中智H公司作为中部地区人力资源行业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国有企业,正在主动布局、高速扩张。但是,传统的员工培训问题日益突出、困难重重,严重阻碍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市场竞争力,难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