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及干预措施断面调查研究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nhu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蒽环类中肿瘤药物心脏毒性进行研究,探讨心脏毒性发生的高危因素,制定更好的干预措施。
  方法:
  将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2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保护组(右雷佐生加多柔比星)和非保护组(多柔比星),对比两组化疗前后实验室指标以及心脏超声数据,以判断和比较两组的心脏毒性,并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结合SCORE评分模型所计算的高危、中危与低危,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高危因素和保护因素等。
  结果:
  (1)在实验室检验中,非保护组的BNP,cTNI在化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且化疗后保护组和非保护组之间的BNP,cTNI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01)。
  (2)非保护组化疗前后的LVEF表达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两组在化疗前后的BNP水平变化与LVEF、LVFS变化之间无直接关系(P>0.05)。
  (4)非保护组中有11例发生心肌毒性反应,心肌毒性发生率为20%(11/55),远高于保护组的4.62%(3/65),两组心肌毒性反应发生率相比呈现明显差异(P<0.05)。
  (5)两组治疗一个疗程后心律失常和心衰率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四个疗程后一年内的死亡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保护组和非保护组相比,两组因心血管原因死亡率有明显差异(P<0.05),且死亡的中位时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
  (6)本研究中有高危风险32人,中危风险34人,低危风险54人将风险值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向前逐步法进行高危因素的筛选,得出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血管危险发生与保护类药物,肌毒性反应,BNP,年龄以及LVEF呈现明显的相关性(sig.P<0.05且95%C不等于1)。
  结论:
  BNP,cTNI指标在化疗前后有明显升高反应,可以作为ANT化疗过程中心脏毒性的观察指标;EF或可作为部分心脏毒性高危患者的早期预警监测指标之一;而肌毒性反应表达高,BNP表达升高,年龄55-65岁以及LVEF降低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血管危险发生的高危因素,保护类药物的应用则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血管危险发生的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通过采用充气式加温毯对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实施体温保护,观察体温保护对老年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的改善作用,探讨体温保护对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纳入需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体温保护组(T组)和对照组(C组),体温保护组的老年患者采用充气式加温毯为其保温,对照组患者则未使用加温毯。术前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性别、
学位
期刊
学位
期刊
学位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镜窦椎神经射频消融与经皮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n=30)和B组(n=30)。A组在C型臂透视下,射频针芯穿刺到达责任椎间隙的后方,分别在85℃、90℃下两次射频热凝纤维环90s。B组在椎间孔镜下,使用射频电极探查椎间孔、分离窦椎神经返支并切断,
期刊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