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车轮轮辋滚压和轮辐强力旋压成形工艺分析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ad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内胎钢制车轮是重载车辆中的重要零部件,由轮辋和轮辐焊接而成,轮辋的成形是一个多工序复杂的过程,其中主要工序是扩口工序和三道次滚压工序,轮辐采用三旋轮错距强力旋压工艺,包含强力旋压和普通旋压工艺的特点。轮辋和轮辐生产企业常常是依靠经验或者采用试错法以提高工件成形质量,但该方法周期过长,成本过高。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能够实时跟踪成形过程中材料的流动情况,在预先评估工件成形性能,改进工艺设计方案,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本文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对轮辋成形过程和轮辐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究轮辋、轮辐成形过程中工件的变形机理,预测产品缺陷并控制产品缺陷,为提高轮辋和轮辐产品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基于ABAQUS软件,建立轮辋扩口工序、三道次滚压工序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仿真模型,解决了建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侧导轮边界条件、加载曲线的施加,全过程应力、应变数据的传递等关键问题。并对轮辋成形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应变分布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扩口工序中工件的应力状态,发现环向拉应力过大会造成焊缝处开裂,提出最大环向拉应力平均值的概念;发现随着摩擦系数或材料屈服强度的增大,工件最大环向拉应力平均值增大,工件焊接接头开裂倾向增大。研究了一道次滚压工序中下辊的进给速度、摩擦系数、材料厚度、滚速等对工件成形质量的影响:发现增大进给速度对轮辋滚压的成形质量有利;摩擦系数增大,会加剧凹槽圆角处的减薄;降低滚速有利于减小凹槽圆角处的减薄变形。针对轮辋成形过程轮缘跑偏的缺陷,本文对第一道次滚压模具设计进行改进,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模具改进后,轮缘跑偏缺陷都得到较大的改善。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轮辐三旋轮错距旋压过程的弹塑性有限元仿真模型。阐述了仿真模型边界条件的施加方法和旋轮轨迹曲线的加载方法。获得了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轮辐厚度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发现坯料与芯模圆角接触的区域及轮辐外缘收口处等效应力较大,等效应变在轮辐周向上分布比较均匀形成一圈一圈的应变环,板坯中心区域厚度基本不发生变化,沿母线方向厚度发生变化,沿周向厚度相同。研究轮辐错距旋压过程中工件的变形机理,利用应力偏张量的第三不变量将工件分为不变形区,已变形区,主要变形区和待变形区,对成形过程中材料的流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滚速、错距值、摩擦系数、进给速度对轮辐成形质量的影响。滚速越大,材料沿母线的流动性变好;轴向错距值越大,材料的不均匀变形变大;提高摩擦系数有利于材料沿母线方向流动;进给速度对材料成形影响复杂,在成形的前期,提高进给速度有利于材料的流动,而成形后期进给速度过大会造成材料的堆积。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随着我国经济转型进入新阶段,高职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应对挑战的良策。目前,企业与学
摘要:A356铝合金由于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铸造性能及加工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等领域,随之而来的是A356铝合金废品也越来越多。废品中杂质铁对再生A356
目的总结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l5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患者40例(40眼)作为研
本文以TC4、TC11、TC17三种钛合金为对象,系统分析了应变速率、变形温度等热变形参数对其热流变行为的影响。采用多种微观分析方法对三种钛合金的组织演变规律及再结晶机制进
建立了以9个盒子单元相互叠加的模型,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TAR-CCM+模拟软件,探讨相邻住户是否开启窗户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左右相邻住户开启窗户会使得室内风
本论文针对ZL205A合金大型薄壁筒形壳体件,采用ProCAST铸造商业化模拟软件和SYSWELD模拟软件中的热处理模块,分别对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和凝固之后的热处理淬火过程中的变形进行数
文章在对当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基础上,以时间为主线对我国"单一窗口"政策演进历程及阶段进行了回顾与讨论,分析了政策演变动因和当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
肇始于晚清开埠之后的海派绘画,经历了早期的不断吸纳和融汇,发展到民国时期业已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最为重要的画坛风貌之一。尤其在进入民国之后,社会环境的变迁催
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陶行知先生对学生自治的内涵和意义做了深入阐述,可看作是其关于学生自治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其论述对现今高校民主管理,尤其是学生参与高校
从当前电子对抗装备野战化保障的实际出发,首先简要、定性地分析了电子对抗装备当前所面临的电磁环境,提出了电子对抗部队实现装备保障野战化必须提升野战装备指挥、野战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