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女汉子”形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x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以来,有关“女汉子”的网络讨论热闹非常。对于这一现象,评论家们多从社会学、符号学角度评估“女汉子”形象,缺少系统性地探究小说文本的人文性内涵。本文着重从那些已经被公认的文学经典出发,在立足分析“女汉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的基础上,探讨“女汉子形象何以存在”。在分析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女汉子”形象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内涵和复杂性,可以通过不同时期作者对“女汉子”形象的表达,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第一章围绕“何为女汉子”,对“女汉子”形象进行阐释,把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女汉子”形象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五四”到新中国成立,“十七年”到“文革时期”,新时期以来。“女汉子”形象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古代文学中“女汉子”形象演变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一事实,那就是在很多小说中,“女汉子”作为一个母题形象从来没有从中国文学中退席。第二章指出不同性别视角下的“女汉子”形象有所不同。男作家笔下的“女汉子”多是一种苦难的化身,他们也描写女性的真、善、美,但弱化了女性自尊、自强、自立的意识和拼搏精神。对女性进行表达的背后,渗透着源远流长的男权意识。女作家笔下的“女汉子”,不仅是坎坷人生的承担者,更是理想人生的不懈追求者。女作家通过对“女汉子”形象的解读,打破整个社会对女性形象的角色期待,进一步思考两性和谐社会该如何构建。试图比较海峡两岸女作家塑造的“女汉子”形象的异同,来解读不同社会文化对女性形象的角色期待。第三章从妇女解放、经济变革、审美多元、职业诉求和家庭环境五个角度,归纳出20世纪中国小说中“女汉子”形象出现的原因。20世纪中国社会处于不断地变化、动荡、转型时期,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个体话语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一切构成了“女汉子”形象的多种形态。第四章着重探究“女汉子”形象研究的意义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小说向我们暗示:时至今日,男作家塑造的文学形象大多呈现出男主女次的模式,只要没从根本上摆脱男性话语的领导,女性所有的所谓追求都有可能落入男性消费的视野。一个与“女汉子”形象相关的问题就提出了,是不是今后的女性形象必须符合大众文化的需求,必须符合市场的需要而进行。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中要不要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我认为,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呈现出从司法规范重建——审判方式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司法改革不仅开启了当代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崭新历程,也有效推动了社
申诉制度在当代世界各国受到普遍重视,逐步发展为一种新型的非诉讼救济机制,并向多种行业和领域拓展,显示出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对现代传统体制、理念、程序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超
我国当前的人民法院改革面临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具体表现在法院独立还是法官独立、司法民主化还是司法职业化、司法能动还是司法克制这三个问题上。以法律方法为进路的司法
民事诉讼主管作为社会主义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一个非科学的法律术语,浸透着十分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在立法上,民事诉讼主管体现为以国家本位为理念指导;在司
主任检察官制度,是指主任检察官与多名检察官组成的办案组在检察长及检委会领导下,对授权范围内的案件依法独立行使决定权并承担相应办案责任的制度。它是为了弥补当前检察活
公司担保纠纷涉及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相关规定的解释与适用,不能片面地仅从一个角度来认定违反规定的担保合同的效力。《公司法》第16条在规范性质上属于强制性规定,但即
容美,古称容米或柘溪,也有容阳之称。鄂西容美宣慰司作为土司时期朝廷统治鄂西土家族的政治机构之一,不仅具有强大的政治实力,在文化上也成就非凡。明末清初之际,容美土司田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传授、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而且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即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汇、
海男的小说《妖娆罪》中,塑造了乌珍、姚妈等驿妓形象。这些驿妓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男性对女性肉体的渴望,她们的命运也与男性息息相关。在用身体交换金钱的过程中,这些驿妓的女性